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代表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一种代表全体家长和幼儿利益的常设性组织,也是幼儿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织,在家园共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各幼儿园都设有家长委员会,但存在不少问题:对家长委员会定位不清、家长  相似文献   

2.
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就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让家长自愿、直接参与到班级事务和半日活动中,与班级保教人员共同管理班级的一种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这种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开辟了家园合作的一条新渠道,促进了幼儿、家长和幼儿园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晶晶 《新课程研究》2012,(12):158-160
瑞吉欧教育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幼儿教育方式,它最大的特色是:拥有艺术工作室和艺术工作室教师;注重教学团队的建设;家长的参与;幼儿教育系统制定过程中有官员的参与;强调研究、实验、交流和记录。[1]其中,家长的参与尤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学习瑞吉欧家园共育思想,对解决我国目前家园共育中家长参与不充分,家长与幼儿园联系脱节等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通过对它的学习,并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园共育经验,可以为家长提供经验,可以更好地促进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在“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我园(乡镇中心园)与对口帮扶的大林幼儿园(深丘农村园)共同进行了农村幼儿园家园互动策略的探索研究。主要探索两个问题:一是农村幼儿园与家长多向互动的方法与策略。主要指本园与所服务的家长间的互动,即“家园互动”;二是尝试两园间的互动。主要涉及两园教师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幼儿与幼儿之间跨园所的互动。即“园际互动”。  相似文献   

5.
陈茜 《考试周刊》2012,(30):186-187
教育一体化是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而家园环保一体化教育就是幼儿园、家庭、社区对环境保护一致认识、一致方法、一致活动的教育,促进幼儿环保知识、意识、情感的发展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们要将环保教育渗透在家长工作中,实现环保家园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黄瑾 《学前教育》2005,(2):32-33
如何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主动性,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实践中我发现,做家长工作时,教师一定要善于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搭建适合于家长的家园联系桥梁。  相似文献   

7.
当前,家园共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成为幼儿园管理中的一项值得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兰州石化幼教中心蓝鑫幼儿园作为一所新建幼儿园,也在积极探索家园共育的新模式。努力寻求家园共育的突破口。幼儿园尝试利用各种方式挖掘家长资源,形成了以幼儿园、家庭、社区共育的合力教育大环境,为家园共育探索出不少鲜活的例证和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我园在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我们探索出了以下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9.
陆英 《师道》2014,(11):44-46
家园合作是近几年许多幼儿园着力探索的热点问题,新《纲要》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是对家园合作的肯定和认同。但是,多数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存在着“教师指挥多,家长参与少;单向灌输多,双方互动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家园共育工作的有效展开。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一直秉着“家园共育、通力合作”的理念,在沟通中求理解,在管理中求合作,更多地采用“理、引、赞”的形式,为家园双方共同推进孩子的进步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实施家园合作教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单靠学校或家庭任何一方独立去实施教育是不可能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家园配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幼儿园坚持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在家长开放月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 ,家园一体化是各国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家园共育是大教育观念的体现。然而 ,对于家长参与幼我园教育的专题研究 ,在中华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会的“八五”和“九五”研究项目中均未见立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是指家长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幼儿园管理及保教活动 ,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和加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达到变幼儿园封闭式管理为立体开放式管理模式 ,实现家园一体化。目前 ,此问题已引起一部分幼教人士的思考。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已有一些经验介绍 ,但缺乏系统性和高层次的研究。近几年介…  相似文献   

12.
黄瑾 《山东教育》2005,(5):82-83
如何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主动性,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实践中我发现,做家长工作时,教师一定要善于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搭建适合于家长的家园联系桥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促进家庭和美、学校发展与社会和谐。目前的家长与学校合作进行学生管理仅仅停留在中小学生的家长与中小学合作这个层面,没有扩展到大学生家长参与高校学生管理这个领域,家长游走在高校学生管理的边缘。本文描述了家长游走在高校学生管理边缘的现状并从终身教育、人才竞争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等层面阐述了通过家长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家长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育的职责是由家长与幼儿园共同承担的,缺一不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然而当前的很多幼儿园虽然遵循此纲要的精神,开展了一些家园共育的活动,但是成效却并不明显。为此,基于幼儿园管理的角度,学校应开展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网上家长论坛等多项活动,使家园共建活动一体化,真正提高家园共育的成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近年来,我园根据本地区家庭教育的具体问题,如有些家长过于娇惯孩子,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有些家长单纯希望孩子多识一些字,多做几道算式题,多学到些书本知识等一系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对新时期家园工作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多方的研究,注重以信任与尊重、引导与帮助、培养与鼓励为策略,全方位调动家长在家园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和谐的家园关系,使幼儿在统一的、愉悦的、科学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徐元春 《考试周刊》2014,(75):186-186
<正>《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因此,怎样有效地将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连接,形成家园同步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的积极性,提高家长工作质量,便成为家长工作的一个重心。一、参与式活动,提高认识教育一体化是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其表现是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上,促使家长与教师建立伙伴关系,尤其幼儿教育的课程是幼儿经验的内部组织与建构,必须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那么如何有效整合家长资源,让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理念,笔者以幼儿园主题活动为突破口,尝试让家长参与孩子的活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整合家长资源来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树立新的教育资源观,使孩子获得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张红梅 《考试周刊》2010,(46):229-229,38
家长是幼儿园和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可通过各种家园合作平台,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使家长在诸方面与幼儿教师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有效促进孩子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生家长参与中小学管理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长参与中小学管理是美国密切家校关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鼓励和吸收家长参与管理成为美国中小学管理改革趋势之一。尤其是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计划把家庭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家长在学校管理中角色的变化,成为在学校中提高家长参与权力的推动力量。其实,家长参与是美国学校教育社会化的历史反映。美国人历来有参与教育的传统,他们深信自己有权去干预公众的教育。美国家长觉得自己可对教育政策、课程、教法,以及一切与学校有关的事务提出批评。虽然,美国中小学教师对于家长干预教育的做法褒贬不一,但它对教育的民主性而言,仍有其积极的意义;特别是有一种观点认为,父母主动的参与可促进崇高教育目标与实际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协调、稳定与平衡。可以说,这正是家长参与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乐章一、尊重家长。注重情感交流,营造良好氛围家园合作的核心是幼儿,同时也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教育的对象,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作为教育要尊重幼儿,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中体验快乐,健康成长。作为教师要注重和家长在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平等、和谐的合作环境,这是开展家园合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