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高职基础课教师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基础课教师是否应该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职基础课教师具有职业技能突出,专业技能欠缺的“二元制”职业特征,不可能都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因为理论上行不通,向“双师型”转变实际效果也不理想,所以他们的发展方向是“研究型”教师。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小学创造性地借鉴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教育理念,通过一系列变革实现了一所山村学校的“蝶变”,其中教师成长的突破对课程改革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学校一是引领教师突破“临界点”,勇于向优秀教师迈进,并在具体行动中培养成长型思维;二是鼓励教师挑战“不可能”,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关注成长过程、内化价值认同,使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三是彰显“激励性”,通过构建分享场域、完善激励机制,让教师的成果和成长被看见,由此续航教师的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同时,对学校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中职教育又快又强发展的关健.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呢?本文从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两方面入手,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4.
“教研场”是学校教研工作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是对学校教研工作所处的时间、空间和研究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状态的总称。学校“教研场”像一只无形的手,左右着学校教研工作的效率。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努力构建学校高效的“教研场”。转变教师的教研观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我们的许多教师是依靠经验化的方式处理教育教学。现代社会的教师需要由经验型向科研学…  相似文献   

5.
“自知者胜”,“自信者强”,其道理尽人皆知,无人不晓。然而,在生活中真正做到“自知”、“自信”,并非易事。所以,重提“自知”、“自信”,对于加速干部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是—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刘雪  杨圣利 《师道》2008,(5):48-49
一、学会合作 一撇一捺构成“人”字,如果拆开便不成字了。这个“人”字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完全分开,我们要学会合作。尤其是作为教师,更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校人力资源不敷需求,是当前学科建设的主要难点之一。这一困难通过学校层面的努力可以缓解,这正是校本培训可作为之处。教师培训早已有之,为何又要提出“校本”?这是缘于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等特点。校本培训推行中的困惑,应该如何破解?基层学校应有自己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寻求“教”和“研”的平衡点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让我们听听一些教师是如何寻求的以及学校应该怎样管理以实现教师教研的协调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职业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各种评估和建设,大部分学校其“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都远远超过了教学质量评估所要求的优秀标准。然而,当下大部分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缺少教师,缺少真正能干活的“双师型”教师,现有的“双师型”教师不实用。多年来各个学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为什么培养出的“双师型”教师不实用呢?我们的培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怎么样才能培养出我们真正所需的“双师型”教师?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华良 《班主任》2003,(7):39-40
近来,不少学校在年终考核与平时的教学调查中都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一栏目,并以此作为教师评优、晋升、聘任的一个重要依据。应该说,学校的这种做法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大势所趋。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教师尤其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甚理解,认为“学生各方面都还不成熟,要求学生完全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旨在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教学常规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紧扣教学质量提升这一核心任务。扎实的基本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根基,教师间合作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课程改革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关键,学校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成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2.
肖川 《教师博览》2005,(9):13-13
在孔子看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两个重要品质。“学而不厌”体现着教师内心的开放、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而“诲人不倦”体现着教师的爱心、耐心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很多教师害怕课堂上没有声音,没有活动,静悄悄的,尤其是公开课。要是课堂上一片安静,其结果极有可能就是听课教师听得无聊.上课教师上得惶恐。所以,“静”也就成为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大忌,“动”则顺理成章地成了我们语教师共同的追求。诚然。语课堂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分析。也不应该是教师慷慨激昂、口若悬河的讲解,而应该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于是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课堂,总是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年教师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和自身的一些原因,在“高原期”时面临着更多更大问题,作为农村教育的中流砥柱,我们更应该关注农村中年教师的“高原期”危机,寻求解决办法,促进农村中年教师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科学论坛》2006,(12B):71-72
坚持“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社会经济等领域发展的核心理念,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认为关注教师的发展是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学校管理的根本追求。几年来,我们围绕着教师自主发展这一研究目标,研究学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困惑,尝试通过制度设计和管理变革,引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动机,营造相对宽松的氛围和空间,促进了学校和教师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教师为本”的管理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把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二是教师是能发挥积极能动性的、有思想、有创造力的管理客体,而不是一种牛产要素、资源或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工具这样简单的管理客体;三是注重教师发展的管理,这种管理在本质上就是以促进教师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要以尊重人、关心人和信任人为学校教师管理的出发点,以造就人、成全人和发展人为学校教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以教师为本”的管理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把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二是教师是能发挥积极能动性的、有思想、有创造力的管理客体,而不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源或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工具这样简单的管理客体;三是注重教师发展的管理,这种管理在本质上就是以促进教师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师专业化与“双师型”教师均是我国高职教师领域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分别引起研究者们广泛讨论。事实上,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一个必经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是应该认识到,专业化才是高职教师发展的长远目标,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不应长期停滞于“双师型”教师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19.
解语 《河南教育》2005,(8):52-53
解语:我是一位中学教师,对待工作还算努力。可我并不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总想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学校,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或者干脆改行换一个职业干干。每每有“跳槽”的举动,就会遭到同事们的非议和领导的白眼,好像你这个人有点儿不安分守己,甚至是不务正业,似乎教师“跳槽”是一件可耻的事儿。难道说干上了教师这行就不能“跳槽”了吗?虞城县晓阳晓阳老师:解语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喜欢你目前的教师职业吗?如果你还执著于教师这个职业,解语不希望你轻易改行去做别的行当。与其重新挖掘一口新井,不如把你当下的这孔井挖得更深一些。如果真…  相似文献   

20.
高职“双师型”教师面临着成长的目标模糊、动力不足、条件欠缺、模式不清等成长困境,这主要缘于所在学校不遵循教师的成长规律、缺乏企业的有力支持,教师同时面临着沉重的职业压力以及自我认同欠缺等因素。为此,高职教师要立足职业生涯设计成长目标,同时相关机构应该依托高职教师所在岗位优化成长环境,构建激励机制促进高职教师自我成长,为高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创造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