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关于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运动美、身体美、动作美、个性品质美;有的认为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的艺术因素、审美因素和审美规律的科学,有的认为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美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
体育美学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一门刚刚崛起的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关于体育美学研究对象问题,归纳有七种观点。体育美学是科学地揭示体育中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科学。因此,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体育运动的审美关系。本文阐述了把人对体育运动的审美关系作为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具有两大优点。  相似文献   

3.
美,象征着现实社会的进步;美,激励着人们奋发追求。体育运动闪耀着美的火花,燃点起心灵的星光。为表示对体育美的追求,下面谈点关于体育的美感特征的认识。审美对象在我们头脑里的一种能动的反映,就是通常说的审美意识。美感,是指审美意识中带有明显的情感体验的反映,换言之,美感指的是人们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感受。体育运动作为文化形态的社会现象,无论它以自我锻炼、教学训练,或以公开表演、对抗竞赛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都是极多的美感现象,都存在着人们对体育  相似文献   

4.
属于哲学社会科学范畴的美学,是研究现实中美的事物、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和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那么,体育与美学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应当进行必要的探讨。这对增进我们对体育的审美认识,促进我们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体育实践,从而提高体育的审美意义,使体育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这对建立我国的体育美学——研究体育之美的科学,发展和丰富整个体育理论体系,将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简论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运动中的美学问题,是人对体育运动的审美关系问题,是人体在运动中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问题。研究方法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进行,既不能脱离体育运动实践的需要和检验,又必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概括,同时还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 体育美学是体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科学地揭示体育运动美的本质和特征,研究体育运动美发展过程和规律,论述体育运动美的现象,探讨人在体育运动中如何进行审美活动的新兴学科。体育美学的崛起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通过对体育美学的研究,必将使体育运动实践在理论上更加充实,对发展体育运动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此,本文拟就关于体育美学对发展体育运动的新贡献问题进行论述,以求教于体苑贤达。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生命现象,而体育美学就是欲对这一生命现象进行的一种哲学解释。这种解释将把体育的美放在人的本质及人同自然的关系背景中思考。本文结合体育运动实践,运用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从体育的社会美、自然美的属性上,阐述了体育运动美的本质及特性,从而使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及美学在体育科学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使体育运动更好的进行美的创造和显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增长和提高,人们逐渐把参加体育运动和观赏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开始用艺术或美学的观点去看待它,从而使参加者和观赏者都获得美的熏陶。 体育运动是由人所显现的美的沃土,美的矿源,体育运动中有着许多美的因素,因而引起了许多美学家、体育家和体  相似文献   

9.
杨韵  邹玉玲 《体育科学》2013,33(1):89-93
在席勒美学思想关照下,依循其在人性省思基础上提出的人需要超越内在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对立状态,转而追寻作为一种审美的自由存在着的人的游戏冲动这一核心理念,对体育本质进行了与之相应的美学解读.研究认为,体育中的人是在生命潜能的释放与理性思维的运用这一内在交融,又不断冲突着的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生成着融二者于一身的游戏冲动.这一游戏冲动的实现,使人在体育的过程中,既能够切身体验着体育所给予人的生命潜能的释放,也能够在理性思维的指引下实现着体育的规范与形式,使体育运动中的人呈现出一种审美而自由的“活的形象”,而这也正是体育的审美本质之真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试论体育美学及其研究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指出体育美学的出现不仅是体育运动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体育运动的主体——人创造性活动的结果的同时,对体育美学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特点,以及它所研究的对象——体育发展过程中美的发展和规律,人体如何表现这一规律,人们如何认识、反映、掌握这些规律,乃至它的内容和任务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体育美和其他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体育美,它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恰恰相反,它同美学中的其它各种美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的。这不仅是由于体育美贯穿于人体的运动结构中,而且它也体现在人们对自身健美的追求和探索中。所以,体育美和人们的个性品质美、艺术美、健康美都有着客观的、独特的联系,它们相互制约和促进,这是体育美学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美     
体育美是一个新的概念,但体育中有美并非一个新的命题,只是过去未对它作专题研究。《体育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把体育美和体育中的审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探明体育美的特质和表现特征,并加以系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试就此作初步论述,旨在阐明笔者的基本观点,以期同仁有以教我。一、“体育美”是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体育美是在体育活动中,人体及其运动行为透射出的人的美,体育美是“美”的下位概念,是美的一个范畴。“美”的存在形式有“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和“艺术美”。自然美重形式,社会美重内  相似文献   

13.
体育运动美的本质、特征及其表现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美学是科学地揭示体育运动中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表现形态的规律的科学。通过对体育美学的研究,不仅能在体育运动中更好地对人进行审美教育,使人的身心日臻优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且还能促进运动技术趋于美化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体育运动包括两大类活动,即物质的活动与意识的活动。研究体育运动,不仅要重视物质现象与规律的研究,而且应当重视意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人是体育运动的主体,而人是物质与意识的有机统一体。意识活动是人的独特优点。只有加强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掌握人的物质运动规律和意识活动规律,使二者协调互补,才能有效地推动体育腾飞。体育的日益科学化,更加强了对体育意识现象进行研究的地位,提高了其重要性的程度。因此,我们研究体育意识问题,不仅是面对一种现实,而且是为了面向科学和未来。  相似文献   

15.
体育美学学科建设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分析了体育美学研究在国内兴起的社会人文背景,继而从体育运动这种研究对象来探讨体育运动审美过程的主客体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当下体育美学研究拓展空间、挖掘深度的两个方面,即:①体育美学研究需要在文化哲学层面得到理论支撑;②体育美学研究要脚踏实地,直面体育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16.
现代体育以其新颖而独特的魅力,正吸引和感染着越来越多的观众,体育运动的审美价值也愈来愈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肯定。然而,体育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这是当前体育美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同志提出,“体育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感性显现”;还有的同志认为,“体育美是人的自由象征。”这二种观点,大前提是正确的,都触及到体育美的本质内涵。但用来界定体育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近几年我国也开始对体育美学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体育美学仍然无法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成为推动体育运动发展的有力武器。许多从事体育美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体育美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众多的体育运动现象中研究体育美的本质、规律、研究了体育中的美感问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体育运动部门和物质生产部门之间以及体育领域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而这种经济关系制约着体育的存在和发展,并呈现出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体育经济学就是研究体育领域中的这些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体育领域中的经济关系的研究首先必须从经济关系赖以存在的物质资料生产和决定体育领域经济关系特点的体育本质的分析出发。体育活动是在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类走、跑、跳、投、攀、爬游等各种身体的基本活动技能,是在  相似文献   

19.
<正> 体育和美,自古以来就紧密相连。然而,把体育作为美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产生出比较抽象的理论,则是本世纪下半叶的事。体育运动随着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原因和条件。体育美学的产生是体育运动发展和人们对它认识深化的结果。体育运动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不断深化,愈来愈表现为人体本质的对象化,即表现为美的多样化。如运动美、动作美、素质  相似文献   

20.
体育艺术化是当代体育发展的一个显著而重要的趋势。以当代体育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体育艺术化这一现象,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体育艺术化趋势的形成原因。认为体育艺术化是时代的产物,具体的形成原因可以从现实和理论两个层面分析。从现实层面来看,体育文化自身由伦理中心转向于审美中心为体育艺术化提供现实依据。从理论层面来看,艺术概念的转变为休育艺术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