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闻采写不能忽视了细节的描写,在一篇新闻中,细节的描写至关重要,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细节,就是真实、细腻地对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进行的描写,也可以是新闻人物的一个面部表情、一个手势、一句话,甚至是人物穿着打扮,也可以是对现场场景、周围环境的描写。逼真、传神的细节描写不但能弥补鲜活场面的缺失,使读者远离平淡无...  相似文献   

2.
些广播新闻作品往往在写作上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枯燥、呆板的套话来叙述新闻事件或人物活动的过程,因而唤不起受众兴趣.缺乏细节描写是这些新闻作品可听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丰富而传神的细节描写,往往能使一篇新闻作品鲜活起来,增强广播新闻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提升广播新闻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正>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新闻前辈穆青:"细节是通讯的生命。一个好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真",现于细节;"情",凝于细节。什么是细节?细节: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为,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新闻作品离不开细节的运用,好的细节描写可以起到"以鸟鸣春,以虫鸣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作用。会使一篇新闻报道更加鲜活、精彩。在当今传播新闻信息中,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报纸若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语言表  相似文献   

4.
怎样写活新闻,是许多新闻工作者热心探索而又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笔者体会到,要写好一条新闻,一个重要方面即必须善于抓细节描写。先举一个例子:1985年全国优秀广播节目中,有一篇获一等奖的新闻《六孔秤盘卖鱼翁》。这篇新闻不长,不妨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细节是新闻作品的神经,好的细节能使新闻更逼近“真实”的内核有的时候,我们读完一篇新闻作品,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记住的,不仅是主要的新闻事实本身.还附带着那些生动、鲜明的细节。细节和事实血肉相连,彼此不可分割,构成了那些历史名篇不朽的画面。好的新闻作品,尤其是西方的新闻作品常常很注意细节描写。新闻作品崇尚简洁,但为什么还要给细节描写留有一席之地呢?因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些事实首先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其次是有权威性的。第三,还应当是具有可读性的。这三点一常常离不开细节描写。生动、真实的细节描写,可…  相似文献   

6.
受新闻真实性的制约,细节在新闻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关系到一篇新闻报道写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可看着一张报纸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新闻工作者来说,采写好新闻细节,意义重大: 一、细节可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这是时代和读者对文字报道的要求。在当代,电子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电视机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只要坐在家里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看到、听到世界上发生的最新最重大的事情,因此,人们对新闻报道的要求,口味也大大提高了。他们不仅对新闻的时效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希望能切身体会和感受这些事件。比如,当人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装甲车驰聘在波黑塞族的土地上,就会感到战争风云的紧迫。当人们看到拉宾在一阵枪声中倒下的混乱场面,就会震惊,并体会到中东和平的艰难。由此看来,加强新闻的现场感,是时代和读者给文字报道提出的一个强烈要求。而细节由于是细枝末节方面的描写,它最能表现新闻现场,使人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报道中,细节是指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场景、新闻背景中出现的最有特点、独具特色的事物和人物的具体描写。无论哪一类新闻文本,细节都是重要的表述内容:鲜活的细节把人们带到现实的情景之中,让人们更为真实地感受着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不会捕捉细节,是记者能力不足的表现,是新闻作品苍白的根源。但是,新闻报道不是细节的组合,细节无法代替整体性陈述的功能和作用,而且细节的描写不是随意的渲染,要有一个恰当的度,不允许离开生活的真实去随意想象和描写细节。希望本栏5篇探讨新闻细节的文章对您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细节在新闻写作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总有那么几个耐人寻味、生动感人的细节。这是因为,新闻作为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它必须完全真实,准确无误,而作为再现事物的状貌、神采和动态的细节,它能给人以毋庸置疑的真实感。 细节在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新闻体裁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但是,细节在新闻文体的主力军——消息中的运用,似乎还未引起新闻工作者应有的重视。或许有人认为,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宜用过多的笔墨来描写细节。其实,消息中适当地运用一些细节,更能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本文仅以荣获1990-1992年湖北新闻奖和1992年全国省、自治区党报新闻奖中的部分作品,对细节在消息中的运用作点例析。  相似文献   

9.
你有没有注意到文学作品、新闻作品中的这么一个现象:每当作者要描写一个细节,表现一种事物,斟酌  相似文献   

10.
细节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细节往往胜过长篇的议论、大段的描写,尤其在富有人情味的社会新闻中。在写人物报道的新闻时,细节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披露一个人心底的秘密,同时也最能打动人;在写事件性新闻时.细节的描写也最能使事件的表述清晰明确,增强事件的逻辑性.让人看完后既能清楚明白地了解事件,又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细节,本身是一个文学术语。传统新闻写作,要求把新闻的五要素写全,即为一篇完整的新闻。细节描写,在这里颇有画蛇添足之感。电视新闻虽然受报纸、广播新闻的影响很大,对细节的运用也不够重视,但是在优秀电视新闻中,我们还是不难发现运用  相似文献   

12.
新闻和想象     
经常有同志提出这样的问题:新闻能不能搿合理想象”?我觉得,这是有关维护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报道的差错、失实甚至虚假就很可能发生。作为研究和讨论,我想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所谓合理想象,大概是指:在新闻的基本材料是真实的情况下,对于若干情节(story)和细节(detail)进行想象的描写,而这种想象又是合理的、不是随心所欲的。  相似文献   

13.
一些优秀的西方新闻作品,大都具有生动细腻、实感性强的特点,这主要在于记者注意了对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观察与描写,注意了描写有关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细节。他们勿需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便能使文章写得引人入胜。 重视现场描写,成为西方新闻写作的一条重要规律。美国新闻学教授曼切尔说:“记者的第一信条也许是:要表现,不要陈述。”他认为,平铺直叙的叙述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状况,表现主人公的言语和行动,会使人身历其境。由此,西方记者在写作中很注意在现场气氛的渲染、细节的选择与描写上下功夫。在作人物的现场描写方面,他们运用了  相似文献   

14.
一篇新闻,只有事实的陈述而不含细节描写,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没有中景和近景.内容再好,也难以吸引、感染和打动听众。有生动传神的细节,人物会鲜明丰富,事物就会栩栩如生,环境就会典型传神。细节对广播尤为重要。如果有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就可以把发生新闻事实当时的场景、情景、人物、乃至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性格等等历历浮现在听众的眼前。可见新闻中的细节描写,自有其一般事实叙述所没有的传神的威力。  相似文献   

15.
细节描写被新闻界公认为是使报纸新闻形象化、生动化的一种较好的方法,一篇成功的通讯,必须具有震撼人心的细节描写,并通过细节播种感动,以细节描写来传事实之神韵,特别是人物通讯,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的。细节虽小,能量很大。《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那把焦裕禄为抑制肝区疼痛,而顶出一个窟窿的破藤椅;《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中孔繁森殉职后,身边只找到8元6角钱。细节是构成情节的最基本、最细小的单位。优秀的通讯,几乎每篇都有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能把发生新闻事实当时的场面、情景展现出来,刻画出人物和事物的特点,使整篇通讯散发出神韵。  相似文献   

16.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切原本是由细节组成的。细节,存在于生活之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展现着人们的精神风貌。细节,也是增强新闻报道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内涵。细节,是最能感动人的,而要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就要努力展现新闻事实中的细节。如果把一篇优秀的新闻通讯比作一件绚丽多彩的衣裳,那么,细节就是镶嵌在这件衣裳上熠熠发光的宝珠。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篇通讯记述的故事,年深日久,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但是,它精彩的细节,却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在一个大雪铺天盖地的清晨,焦裕禄走进梁孙庄一对无儿无女的老两口的柴门。"焦裕禄一进门,就坐在老人家的床头问饥问寒。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你的儿子。’老大爷问他下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你老人家。’"共产党是人民的儿子,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写作中,除了要有宏观的概括性的描述外,细节性的描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感动人的,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往往是细节部分。一篇没有细节的新闻作品,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没有中景和近景,内容再好,也只能是雾中的花,远处的山,难以吸引、感染、打动观众,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语作为一篇新闻的开头,凝聚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成功的导语,用只字片言便带给读者很多核心内容的提示,是一篇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细节描写是导语写作的一种常见手法,用细节写导语能让新闻更夺人眼球,更具有现场感,可读性更强。新闻想要在开篇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必须仔细琢磨,写出精练的导语。  相似文献   

19.
<正>谈及一篇新闻作品,人们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那些可观的数据、作者溢美的赞誉,而是那些朴实无华、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生动鲜活的细节在人的头脑中历久而弥新,甚至能使人由此回忆起整个作品的情节和内容。尤其在人物通讯的写作中,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说,细节是新闻作品鲜活的"金钥匙",细节描写更是人物通讯的生命之所在。细节让典型人物报道常报常新田纪民是中原油田乃至石油石化系统极为难得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一个好的细节能抓住人或事物最具个性和代表性的细微之处。调动读者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引起共鸣。在新闻写作中,细节描写通常作为通讯写作的特有手段,用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近来。细节描写在消息写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许多记者在写作消息时“引进”细节描写手法.使消息具有了更强的可信性和可读性。但无论是在通讯还是在消息中,细节都被认为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抢了主体新闻的风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