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集合、聚合、竞合、融合是现代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合”成为中国广播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需求。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的“联合”还具有独特性合作是广播媒体弥补产业缺陷、寻求自身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广播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突破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需要通过积极探索转型发展路径、推动自身信息传播形态多元化发展,来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应对新型媒体带来的挑战,只有如此,广播媒体才能够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实现突破、持续发展。本文以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出发点,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转型建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产生了改变,而如何依托转型发展适应新的环境,则成为了广播媒体需要关注与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从内容形式的创新、传播技术的革新、盈利模式的拓展三个方面,对广播媒体转型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推进广播媒体更好地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并在持续发展中展现出更大活力。  相似文献   

4.
肖啸越  周清平 《传媒》2016,(8):87-88
在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下,我国的媒体融合主要有两大驱动力,一是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二是当前媒介文化的改变.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编辑转型也受到这两股力量的驱动.因此,笔者从技术发展和媒介文化两方面探讨我国传统媒体的编辑转型.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发展也相应取得了很大进步,这就直接促进了新媒体时代到来,人们借助于新媒体进行信息获取时速度更快,途径更多,因此对于广播电视台依赖性越来越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广播电视台带来很大冲击,但是两种媒介形式都各自有其发展优势,因此媒体融合便成为当前发展趋势,在融媒体发展背景下,县级广播电视台也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继续转型,抓住媒体融合发展机遇,通过创新转型来增强发展活力,实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梦娟 《视听界》2007,(6):41-44
精品节目,是媒体节目品质的核心体现,也是国内媒体综合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实施“精品战略”的理念与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一直是相伴相随。对城市台而言,实施“精品战略”,既拥有贴近本土地缘文化的优势,更面临人才、资金、传播平台等多方面的瓶颈。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转型时期,在中央台和省台“强者愈强”的背景下,在中国广播电视业探索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实施“精品战略”再度成为我国城市广电媒体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自新媒体出现并快速普及后,自媒体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倒逼传统媒体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以“老梁”及他的节目为例,阐释了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需谋求“转型”理念、强化“信息服务为王”理念、强调“以市场和受众为中心”并更加重视用户体验,从而获取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8.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习近平总书记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方向.全国各大传统媒体纷纷出台方案,各省电视产业在媒体融合道路上进入试水期.河北电视产业在这一背景下也面临发展困境、转型之痛和融合瓶颈,如何突围是其转型关键.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之初,歙县广播电视台适时提出"强化主流媒体意识形态和产业发展两大功能,打造全省一流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展目标。2012年初,以新闻转型为龙头,全力推进创收转型、管理转型、职能转型等四个转型,四年间,舆论宣传、产业发展、社会服务赢得了新时空,焕发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10.
谭天  赵敏 《新闻记者》2012,(10):38-43
在三十年中,中国广播两次转型,从农村媒体转变为城市媒体,从固定媒体转变为移动媒体,受众群体、接收方式发生根本改变。遗憾的是,转型却未能相应升级,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广播媒体的弱势地位。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要以升级带动转型,打造全新的媒介平台。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受众短信参与的危机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岩 《新闻记者》2005,(10):69-72
如何拓宽媒体的赢利渠道,一直是媒体从业者关注的问题。在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传媒改制越来越深入的今天,广播、电视不断寻找新的赢利点,从而促进了广电业的产业升级。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短信这一手机、小灵通的“副产品”,日益成为广电媒体重要的增收生力军。  相似文献   

12.
谭天  赵敏 《传媒》2012,(10):36-39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广播经历了两次转型:从农村媒体转变为城市媒体,从固定媒体转变为移动媒体。但遗憾的是,转型没能带动升级,广播媒体仍未从根本上扭转弱势地位。转型是当今广电媒体发展的核心命题之一,回顾中国广播最近十年的发展,虽然每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在整个中国传媒产业中的比例仅在1%至1.5%之间。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广播实现转型了吗?它的转型面临着什么问题?第一次转型:城市媒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电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进步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的种类丰富多彩,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既给广播等传统媒体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只有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才能使广播行业更好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广播记者的角色转型对广播转型具有重要影响。新时代广播记者只有创新发展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广播媒体发展。那么新媒体环境为广播工作带来了哪些方面的转变?广播记者如何应对潮流趋势,更好地带领广播媒体持续发展?本文将围绕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记者进行角色转型的原因、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记者进行角色转型的途径、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记者进行角色转型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充分挖掘各类信息资源的价值,深度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记者的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14.
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已成为其他产业的核心,中国经济也将在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中从“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创造”转型。广义来说,数字媒体是指传播的各种媒介的数字化形态。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产生了基于数字互动的媒介汇流和产业整合现象,数字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正在到来。中国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电子出版等,已经蓄势待发,时不我待。国家经济和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俊 《传媒》2019,(3):39-41
广播一直是和“移动”紧密相连的,广播在20世纪的复兴,靠的就是车载收听。无论是广播的“珠江模式”、还是北京交通台的发展模式,都是结合移动收听的特点,在节目、栏目上下功夫,推动了广播媒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转型与发展。在当前移动互联时代,当声音与移动互联结合和深度融合之后,声音的价值正被重新发现与挖掘——广播不再是单向度传播,而是向可交互、场景化的音频媒体嬗变。正是在这种嬗变中,传统广播的覆盖方式、运行模式、声音属性也不断重构,广播正在向新型音频媒介转型。  相似文献   

16.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体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传统广播行业的转变是很有必要的,广播记者的转型更是首重,本文以融媒体时代广播记者的转型为主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广播品牌的现实背景品牌竞争,是广播产业发展的核心。广播品牌受众接触率最高的是频率、栏目、节目,其质量高低、影响大小,决定着收听率,决定着广告创收和媒体经营,决定着产业方向。频率的价值在于核心栏目是否突出,因为单一节目无法产生品牌效应,只有精心打造栏目,使其在成为媒体(频率)中的强势品牌,由此拉动整个媒体(频率)的受众关注度,才是振兴广播的明智之举。评选中国广播“十佳栏目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和实施的。2004年6月14~16日,“十佳公共栏目奖”最先在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时代使得广播电视台传统的新闻编辑以及播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广播新闻传递信息的方式已经与当前的社会发展不相符,融媒体时代的形成和发展衍生出新形式的、便捷性更强的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台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想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作出改革和创新,将新型的理念运用在广播电视台新闻发展中,使其在新时代顺利发展,而这需要新闻编辑积极学习、积极进行转型.对此,笔者分析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在融媒体时代转型的根本原因以及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传受行为,媒体的发展更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整合创新传播方式和结构运作,以迎接新时代的新挑战。对于媒体行业而言,“场景”概念的兴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由此引发对场景传播与媒体转型关系的思考,立足于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之下,讨论场景的相关理论和传播实践如何在媒体变革中有效运用,为当前媒体的转型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媒体”成为传媒业界的热门词汇之一,传统广电媒体纷纷拓展新产业,布局全媒体,一场由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变革正在启动。在这样的全媒体战略背景下,作为媒介融合的产物——“全媒体记者”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