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前言国家的职能是什么?一提出这个问题,人们很自然地想起恩格斯的名言:“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①列宁也说过:“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②经典作家对国家本质概括所下的定义无疑是正确的。阶级压迫是国家的根本任务,也是国家的主要职能。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观点。但是,如果据此认为,国家除了这个阶级压迫职能之外,就没有其他职能了;或者虽然肯定国家阶级压迫职能之外还有其他职能,又以非本质方面为理由而排除出国家职  相似文献   

2.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这部光辉著作中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是建立一种‘秩序’,来使这种压迫合法化、固定化,使阶级冲突得到缓和。”依据列宁的观点,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压迫农民阶级的机关。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在封建国家中,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各地方分设官职以掌兵、刑、钱、谷等  相似文献   

3.
国家的本质是什么?一提这个问题,人们往往用这样的名言作为其最后定义:“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马克思主义在百余年前作出的这一科学论断,无疑是正确的,它清算了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在这个问题上制造的种种混乱,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然而,我们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问世百年后,世界历史的政治面貌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当今实践已越过马克思和列宁的时代。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民族国家的出现,“一国两制”大政方针的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是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伟大著作。在当前深入开展对《水浒》的评论和讨论中,重新学习列宁的这篇光辉著作,分析批判《水浒》所宣扬的投降主义路线,进一步认清宋江投降主义、修正主义的真面目,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列宁强调指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列宁的指示精辟地阐明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的国家是地主阶级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然而,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总是竭力掩盖其国家的本质,抹煞其国家的阶级属性,妄图维护其反动统治。《水浒》作者正是出于这种反动目的,  相似文献   

5.
2.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民主的科学概念,用列宁的话来表述就是:“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这就是说,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一方面意味着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也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另一方面意味着民主与集中的辨证统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按少数服从多数的  相似文献   

6.
<正> 在阶级社会里,政治是有阶级性的,是为阶级服务的。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政治。也就是说一定的阶级有一定阶级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为了弄清正确的政治观点是人的灵魂,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政治?列宁指出:“政治就是参预同事,指导国家,确定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①国家制度、国家管理,对阶级的领导和党派斗争等问题,都属于政治范畴。同时列宁又下了这样的定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  相似文献   

7.
121年前的5月,巴黎人民唱着公社诗人克勒芒的《樱花时节》投入了保卫巴黎公社的战斗。在“5月流血周”的最后一天,即5月28日,最后一批战士全部被反动军队屠杀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东北角的墙下。“公社战士墙”至今矗立在那里,牵引着一代又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者深思。一、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巴黎公社的主要经验,是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必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列宁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是镇压、统治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是适应剥削阶级镇  相似文献   

8.
1.列宁说:“在多数情况下,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P.71(1)“现代的文明国家”是指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由政党掌握政权的国家,即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不包括古代的君主制国家和现代的极少数没有政党和禁止政党活动的国家、“政教合一”的国家、“军人统治的国家。”(2)“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政党与阶级的关系,另一层是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原来的人类共同体就演变为阶级社会。到了近代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就产生了政党。政党是由一定阶级或阶层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分子所组成的,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阶级是政党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一、阶级的定义问题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阶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且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其理由是:1.社会的阶级划分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关系,所以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但是阶级一经产生以后,它总要表现在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通过政治、思想对经济的反作用,来维护和巩固它的经济基础,所以阶级又不单是一个经济范畴。2.阶级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有一个从自  相似文献   

10.
阶级和阶级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本世纪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特别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所谓“中间阶级”的发展壮大,使得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阶级理论受到严重挑战。由此,当代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这一理论的再探讨。作者对探讨过程中涌现出的几种阶级定义和“中间阶级”理论略作介绍,并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对其作出评论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阶级的定义和关于知识分子不是一个完整的阶级的观点,更加注重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及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旧知识分子要采取团结教育加盐酸政策,溶化他们.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给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提供了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含义爱国主义是人类高举的一面旗帜,但不同的国家、民族、阶级对爱国主义的理解、阐述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作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就必须对爱国主义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列宁曾说过一段非常著名的、常被人们所引用的话:“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列宁这段话究其本意并不是对爱国主义作权威性的科学定义,但却阐明了爱国主义的最基本含义,即爱国主义作为人们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首先是人类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的反映,这种主观反映的客观对象是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的…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必须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未来社会国家的设想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即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讲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二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不仅消灭了剥削阶级,而且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也就不需要国家这种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了,即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社会主义仍存在的“国家”,不是本意义上的国家(政治国家),而是“非政治国家”,国家实行阶级统治的政治特征不复存在。实践经验已证明,马克  相似文献   

14.
列宁的阶级分析理论认为,阶级的划分应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为首要标准。这一理论长期被奉为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分析的唯一经典。但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叉国家出现的“新中间阶级”、“政治权力寻租”等现象、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暴富阶层”的出现等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我们在运用这一阶级分析理论时遭遇到了现实难题。财产、收入、知识、政治权力等因素在阶级分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彰显,任何单一划分阶级的标准都已无法解释越来越复杂的阶级现象。因此,探讨列宁的阶级分析理论及其在当代的不适用性。建构适合于当代社会尤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社会阶级结构的阶级分析理论,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无阶级的原始社会之后,进入了阶级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奴隶与奴隶主是奴隶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奴隶主是剥削阶级,奴隶是被剥削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对奴隶阶级的统治,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因此,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具体说来就是指奴隶、奴隶主两个阶级的产生和奴隶制国家的出现.为了弄清阶级的产生,首先得认识阶级是什么?列宁给阶级下了十分科学的定义,他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必须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来来社会国家的设想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即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讲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二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不仅消灭了剥削阶级,而且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也就不需要国家这种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了,即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社会主义仍存在的“国家”,不是本意义上的国家(政治国家),而是“非政治国家”,国家实行阶级统治的政治特征不复存在。实践经验已证明,马克思对政治国家的消亡进程设想过于急速,没有预  相似文献   

17.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列宁学”已逐渐形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它同西方“马克思学”类似,并不是一种统一的学派或系统的学科。西方“列宁学”各派别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通过研究列宁主义和列宁的生平活动,试图否定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杰出继承人的列宁和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列宁主义。本文将就其起源、主要流派、基本手法以及它的阶级性质等方面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对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作历史考察时 ,便会联系到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劳动者是“最强大的生产力”“首要生产力”的思想。马克思说 :“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列宁说 :“全人类的第一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毛泽东同志也有同样的论断 :“世间一切事物中 ,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那么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劳动者第一”的思想与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第一”的论断是否矛盾 ?二者的关系如何呢 ?马克思说 :“劳动生产力 ,即由于生产条件发展程度的不同 ,等量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提供较多或较少…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适应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 ,掌握一定生产资料的私营企业主已经出现 ,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如何看待这一群体的阶级属性 ,本文试着从以下三方面做些探讨。一、私营企业主阶层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 ,更不是新生的资产阶级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明确指出 :“所谓阶级 ,就是这样一些集团 ,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的上述论断 ,为我们指明了划分阶级的客观…  相似文献   

20.
在重新认识列宁关于阶级定义内含的阶级划分标准基础上,认为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而且是无产阶级中最先进的阶层,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最先进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