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假肢是那些失去上肢或下肢的肢残人常用的一种替代肢体的用具,分为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两大类,它可以替代肢残人失去的整体或部分肢体的功能。四肢中任何一条肢体部位的丧失,不仅会给截肢者造成外观上的缺陷,还会令他们在生理、生活、工作和社交上遇到不小的困难和障碍。截肢者装上假肢后,不仅弥补了外观上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太极拳中运动和平衡的对立统一太极拳要求在保持平衡的条件下进行运动和在运动中保持平衡。太极拳中有这样三句话:一是“一动无有不动”。它不象有的体操动作,上肢动,下肢不动,太极拳要求上肢、下肢、腰部、头部,甚至手指同时都要动。二是“上下相随”。即肢体上部和下部的运动要结合起来。三是“内外相合”。不但肢体外部要结合着动,而且外部和内部也要结合着动。所谓内部,主要指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肢体外部动作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和呼吸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太极拳是具有高度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整体运动。太极拳对于平衡的要…  相似文献   

3.
每一次剧烈的体育活动,都使肌体从安静状态迅速过渡到剧烈活动的工作状态,此时循环血量明显增加,存储血量明显减少,心率和脉搏输出量增加,致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血流速度加快,四肢血流量增加,以便提供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如果剧烈运动后(如跑动、球赛等)立刻停下来,大量回心血量由于重力作用停留在下肢舒张血管中,就会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引起暂时性大脑缺血,出现头晕目旋,严重时出现“重力休克”现象。所以,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停止,而应该做一些有利于心脏血量充盈的放松活动,又称为“活动性休息”。比如:慢跑,上肢运动后下肢运动,一侧肢体运动完后另一侧肢体交替运动等,都能使恢复加快。  相似文献   

4.
1、短跑的动力 对短跑运动而论,摆动腿着地后到脚离地时,脚固定于地面的支撑腿转动,为下肢肌肉止点端肢体固定的肌肉收缩,即脚固定的下肢肉收缩。下肢肌肉这种收缩产生的力矩,不仅使近端肢体绕远端肢体运动或下肢体运动或下肢绕固定点运动,而且还带动躯干和身体的其它部分肢体发生位移运动,即不仅能改变身体总重心的位置,还能使整个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移运动。因此,下肢肌肉这种收缩产生的力矩能成为短跑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风或者其它原因造成偏瘫,病人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入康复训练阶段,把握好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康复训练以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防止瘫痪肢体的挛缩、改善身体状况为原则。这里根据偏瘫的特点辖制一组适用于偏瘫、截瘫和肌肉萎缩、肌无力等身体状况的简易康复训练方案。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掌握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能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生理学和训练学两个角度探讨分析了散手运动员协调性的组成结构与分类模式。理论分析表明:散手运动员协调性是机体平衡能力、视觉感知能力、听觉感知能力、本体感知能力、控制上肢和下肢动作能力的5大能力的综合表现。按照完成具体散手动作时肢体间的相互关系划分为:全身动作协调,上肢和下肢动作协调;左-右上肢间动作协调,左-右下肢间动作协调;按照完成散手动作时感觉器官与运动器官的联系划分为:平衡-身体动作协调,视觉-身体动作协调,本体感觉-身体动作协调,听觉-身体动作协调、上肢和下肢-身体动作协调。  相似文献   

7.
<正> 本操共十节,适用于小学低年级。每节均为四个八拍,可配以节奏明快的儿童乐曲。全套操注意选择发展上肢、下肢、头颈和躯干各部位上下左右前后不同的交替动作,进行合理搭配和组合。在操的名称上进行了一些变动,如把常用的“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等,改为“头臂运动”、“臂肩运动”、“肩胸运动”等等,前一个字为主要活动部位,第二个字为辅助活动部位。在整套操中都由队形的变化贯穿,新颖活泼。全操平均心率为120.5次/分。操后5分钟可以恢复到操前平均脉搏。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各种,科学资料技术录像提出了短跑运动中的摆臂技术,并对国内外选手上肢、下肢力量的比例上差异,应如何通过训练来加以改进,从而使运动成绩得到提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SIMI录像解析系统对受试者原地掷标枪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了解人体在掷标枪过程中,上下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相关参数特征,并以此为例,分析人体在完成模式化动作过程中,肢体各环节之间以及身体整体协调性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合理有效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变某些肢体的运动协调性,通过掷标枪训练,可以提高下肢向上肢传递能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高强度间歇训练(HIT)方案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生理适应以及肌肉损伤的影响。方法 45名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上肢HIT组、下肢HIT组和对照组,每组n=15。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上肢HIT组和下肢HIT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分别进行4周(2次/周)上肢或下肢HIT方案训练。于实验前后通过递增负荷实验测定有氧运动能力,Wingate实验测定无氧运动能力,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睾酮(T)和皮质醇(C)含量。结果上肢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时,上肢HIT组最大有氧功率(MAP)增加(P<0.05),下肢HIT组乳酸阈功率(P_(LT))升高(P<0.05)。下肢Wingate实验时,下肢HIT组第4次全力蹬车时的平均功率(MP)和峰值功率(PP)上升(P<0.05),第3和第4次全力蹬车时的血乳酸下降(P<0.05)。下肢HIT组T/C比值上调(P<0.05)。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上肢HIT仅改善上肢有氧运动能力,而下肢HIT则同时提高上肢有氧运动能力和下肢无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腰腹快速屈伸力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10岁组上肢与躯干综合力量素质得到全面协调训练,但下肢爆发力良莠不齐,整体水平欠佳。(2)训练周期内容安排上,两个年龄组均应重点发展上肢支撑与拉引力量素质,且9岁组还应突出发展上肢快速推撑与屈伸力量素质;(3)发展目标上,下一阶段两个年龄组都应加强下肢爆发力和躯干专项力量的科学训练,且10岁组还应重点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上肢支撑力量的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2.
投掷运动是一种人体全身施力的活动,要求在瞬间动员和发挥最大的潜能。所以必须遵守人体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规律;首先由人体重心附近的大块肌群开始发动用力,然后再向两头的中小肌群扩展,最后由下肢的伸膝屈踝——上肢的伸肘、屈腕和肢体末稍的屈趾扒地——屈指拔球(饼、枪)来完成投掷动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张玉山 《体育师友》2009,32(4):73-74
疲劳是竞技运动中必须的和必然的。在运动过程中,没有疲劳发生,就没有超量恢复;没有超量恢复,就不可能提高运动机能水平。运动恢复尤其对于青少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青少年运动员肩负着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一般疲劳大体分为肢体疲劳、内脏疲劳、神经疲劳。运动性疲劳出现时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酸困疼痛;脏腑功能失凋和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困倦厌训、虚烦不眠等症状。所以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疲劳时必须及时地予以消除,并通过机体适应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并防止过度疲劳发生。以下是我结合理论学习,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实践并不断地总结得到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小学4年级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同步反应脑电活动的脑电图(EEG)为主要测量与评价手段,分析肢体运动对EEG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特定上肢肢体运动干预,引起EEG频率的降低和波幅的升高;左侧肢体运动比右侧肢体运动更能有效地提高对大脑的活化作用;不同肢体部位运动对大脑EEG影响的程度不同,上肢各环节运动对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是指关节的复杂动作———指关节的屈伸运动———腕关节的屈伸运动。  相似文献   

15.
一、徒手体操单线图的画法: 基本体操的记写方法有完整记写法、缩写法、草图法、那么,草图如何画法呢?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易学的“火柴棒”图法,即单线图法。1、注意人体的几个解剖特点: (1)肢体的比例:画出的图应当接近肢体的近似比例关系。以各关节为界,人体的近似比例关系如下: 如图1,以髋关节为界,上体、下肢与上肢大约等长,即:上肢:下肢:上体=1:1:1上、下肢各以肘关节及膝关节为界也大约等长。即:上臂:前臂:大腿:小腿=1:1:1:1=1/2上肢=1/2上体。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腰是人体的枢纽,是连接人体上肢和下肢的纽带。因此,当人进行任何一项肢体运动时都离不开腰在其中的作用。而对于运动员来讲,腰在运动中,特别是篮球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远不仅仅是躺卧、座立、行走和屈伸了,做为一名篮球运动员,特别是作为一名高水平优秀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运动疗法,探究运动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老年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运动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鞍山市长大医院康复科30例发病4-12周的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后疗效对照,采用FMA运动功能量表和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定,比较老年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达到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目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散打运动员7个部位的BMD进行测试,分析了运动员这些部位BMD的变化趋势。其结果是:男子散打运动员的上肢骨骼和下肢骨骼的BMD都是远端低,近端高,从肢体远端到近端的BMD变化成逐渐升高的趋势;女子散打运动员的上肢骨骼的BMD变化也成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其下肢3个部位的骨骼BMD变化有所不同,从跖骨到胫腓骨是明显的升高,从胫腓骨到股骨却有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19.
男子自由操奥运会规定动作属中等强度无氧运动,运动时心率增加导致四肢每分钟血流量增值相同。运动时上肢每搏血流量增加是导致运动时上肢血流大于下肢血流的主要原因。长期体操训练显著地提高了心血管调节能力,表现为对物理因素和对机体生理影响产生显著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运动生物力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利用影像技术对有手和束手两种情况下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研究认为:上肢对跆拳道整个横踢技术动作的运用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有手和束手两种情况相比,束手横踢由于没有上肢的协调配合,技术的动作时间延长了;击打阶段横踢的速度、力量等也都相应有所减慢。文章最后指出,我国跆拳道运动员今后应注意上肢及躯干爆发力的训练,从而带动下肢的运动。使下肢获得更大的动作速度和更好的击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