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科技类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微观层面,研究了控制方式、创新承诺对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控制方式对企业的创新承诺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有显著的影响,而企业创新承诺对企业内部控制方式和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借鉴Henry 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范式,着重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和技术创新资源配置,避免创新的两难境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文章认为开放式创新模式能减小技术创新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开放创新体系下,技术创新将吸纳更多的创新要素,形成以创新利益相关者为基准的多主体创新模式。并融合上海宝钢集团的案例加以阐述。文章提出以全面创新投入替代研发投入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将更为合理和完整。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不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差异化影响;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能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吸收能力在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作用且作用程度受外在情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倪自银  刘强 《软科学》2013,27(10):59-63
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的内涵及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论证了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相似文献   

5.
工业企业创新源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创新源的角度考察了创新发展模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首先根据对北京地区1258家大中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所作的调查,分析了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源的现状。分析表明,目前北京地区大多数企业主要采用的是依靠企业内部R&D为主要创新源的自主发展模式。进一步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企业自主发展模式与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企业创新效率不高。在此基础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创新形式与创新网络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威 《中国科技论坛》2007,(6):36-39,117
本文探讨了跨国公司线性创新与网络创新问题,分析了跨国公司多元组织创新网络、技术创新服务支持网络系统和跨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跨国公司创新网络模式及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一种创新网络视角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创新网络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技术创新的新型创新模式。它作为相关企业知识交互作用的创新平台,为企业应对复杂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本文旨在探讨创新网络交互作用特性,基于创新网络的视角,探讨技术创新的网络性,最后对我国创新网络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企业创新网络的技术路径创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创新是路径依赖的也是路径创造的。本文讨论了企业技术路径依赖创新陷阱的表现形式和基于企业创新网络的技术路径创造。认为在企业创新网络中,由于网络中的企业交互学习、新成员的加入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变化等,技术的路径创造是可能的。所以,企业创新网络可以形成技术路径创造。  相似文献   

9.
陈元志 《科学学研究》2012,30(2):194-200
 企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考虑技术要素与其他非技术要素间的协同问题。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是在渐进式创新与突变式创新交替演进的。在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概念框架,梳理宝钢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和技术能力的培育过程,从“战略-知识-组织”三个维度探讨宝钢协同创新的内涵实质,印证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企业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就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运用的组织架构,有效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培养敢于突破、敢想敢干的精神,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还应该恰当地选择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根据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这两个不同的研究思路,回顾和总结了企业创新能力理论发展的路径,并介绍了将两者结合是该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及其对我国企业创新产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刘海兵 《科学学研究》2019,37(9):1680-1693
本文基于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开放式创新实施的情境、实施路径和效应,在深入分析创新情境、开放式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轨迹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创新情境--开放式创新--创新能力”的整合分析模型。依据这一研究框架,文章对在开放式创新方面有代表的海尔集团作了2009-2018年纵向案例研究。本文研究丰富了开放式创新的内核,从作用于创新链的节点、交易逻辑和类型等三方面诠释了开放式创新的内涵;定义了开放式创新的类型,提出从驱动力、创新链开放节点、交易逻辑、知识流、卷入的创新资源、沟通方式、沟通频率和核心特征等8个维度定义开放式创新,可划分为内部依赖-内向型、主导参与-内向型、主导参与-双向型、社群共创-双向型4种类型。研究结论发现,由技术控制力和创新活跃度反映的创新情境是决定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的依据,开放式创新是一个依据企业面临环境和战略选择发生的连续的、动态的创新资源吸引、整合、利用、释放和扩散过程,随着创新情境越来越有利,开放式创新依次经历内部依赖-内向型、主导参与-内向型、主导参与-双向型、社群共创-双向型4个阶段,与之对应的创新能力则沿着“技术创新能力-整合创新能力-生态创新能力”的路径演化。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丰富了开放式创新的内核,定义了开放式创新的类型,并基于创新情境、开放式创新与创新能力动态演化路径提出了COC模型,为企业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创新环境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知识,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所用的器具;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进行制造和操作的系统知识和技艺,技术创新就是人们为了改造自然而进行制造和操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李湛  张良  罗鄂湘 《科研管理》2019,40(10):14-24
摘要:将科技创新政策归纳为六种类型,建立三阶段通径模型,以上海市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科技创新政策对企业不同创新阶段能力及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类创新政策对于企业创新产业化实现的路径影响存在异质性,财政政策、外部规范性政策只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金融政策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及创新中间转化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知识产权政策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及创新产业化实现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税收政策、人才政策对创新成果产业化三个阶段均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且六类创新政策对于促进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效应大小依次是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中间转化能力、创新产业化实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2-2006年)中的区域创新能力体系指标数据,使用计量模型从区域层面系统分别研究了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创新能力体系中知识创造、知识获取对知识应用的影响以及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这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研究发现:创新环境的五个分量对创新能力均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对知识应用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知识创造、知识获取、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均有正面促进作用,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知识应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负,但从统计上来看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Prior studies of open innovation have highligh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lows of knowledge between firms and external partners—such as flows of software code, technical solutions, or new product ideas—and how firms face a “paradox of openness” about how open to be to external sources while also appropriating value. There are increasingly flows of more provisional knowledge as well, in the form of product innovation rumors exchanged within online technology blogs. Our study objective was to understand how product innovation rumors are used by firms as both inflows and outflows of provisional knowledge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Using interview data within a high-technology firm whose forthcoming products were the subject of rumor within technology blogs, we develop propositions regarding how inflows of product innovation rumors affect innovation decisions (while addressing concerns about appropriability and intrafirm knowledge flows) and how outflows from firms may affect stakeholders outside the firm (through selective revealing and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blog editors). Product innovation rumors in part address the paradox of openness by forming an informal means of open innovation alongside formal processes, and we suggest further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this domain.  相似文献   

17.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创新研究从创新系统走向创新生态系统的历程、现状和问题,考察了目前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框架和模型,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性、栖息性与生长性,进而考虑了建设和完善创新生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创新模型与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年来合作技术创新战略被日益增多的企业所采用,相应的理论研究也成为热点之一。试图通过关于创新的两个模型——生命周期模型和创新动态模型来讨论技术创新内部化与合作型之间的边界问题,为企业选择何种技术创新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制度和管理创新看乡镇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乡镇企业的成功和失败与很多因素有关 ,乡镇企业的发展是经济制度、管理文化和竞争等环境因素与乡镇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相互作用、演化的结果。制度的拉动、激励、培育、压力是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 ,但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还有赖于乡镇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和各管理要素的适时创新 ,有赖于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形成有效的整合。澄清乡镇企业成功成长的机理 ,对乡镇企业保持持续发展 ,直至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摘要:开放式创新范式的盛行究竟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如何作用于渐进性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创新网络的嵌入性视角,以智能手机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产业2000~2014年间主要企业间的专利引用数据进行专利网络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探讨企业创新开放度对其渐进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主要受其在创新网络嵌入水平的直接影响,创新开放度通过调节二者关系间接影响渐进性创新能力;(2)在产业技术发展的萌芽期,创新开放度正向调节企业创新网络嵌入对渐进性创新能力的影响;(3)在产业技术发展的涌现期,创新开放度的调节作用消失;(4)在产业技术发展的稳定期,仅创新开放广度正向调节企业创新网络嵌入对渐进性创新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