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始终遵循着知情意行的发展规律,面对大学生"要"与"给"的学习差异性,"要"与"不要"的获得期待性,"要多"与"要少"的满足可能性等诸多挑战,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现知情相生,借助特定环境达到情意相融,借助学生工作落实知行合一,在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下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获得感。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指大学生基于心理预期而对教育供给生发出的一种能动的正向感受性。教师应遵循获得感“认知情感—行为—价值”生成逻辑,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偏差、教育供需矛盾和实践学习及评估工作不到位问题,采取于主客一体中推进需求侧改革、以“效为根本”促进供给侧改革、以具身学习及评估深化学习成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获得感"是对获得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是一种正向性、肯定性、积极性的评价。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指大学生感受到思政课是学有所获、学有所用[1]。聚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就是要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满足成长发展需求是聚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应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三个维度透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当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信息获取不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动态过程考察不够、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认知特点的把握不准等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不足的主要原因。为此,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模型”为参考,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认识效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引导,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以学生主体性研究为抓手,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以获得感提升为核心,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积极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相衔接,与知识传授相统一,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感三性”是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而“一感三性”的落脚点又是实效性,于是追求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育人观、效益性、着力点、接受律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以它们为“四项点”所构建的四面体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四面体”增强措施模型,其项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整合的。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阵地,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举措。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基本要求。1.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后适时捕捉和预控了“文革后遗症”、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以及多元文化冲击等各个年代的敏感事件、敏感因素可能给大学生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为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确保大学生健康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预控点的变迁,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觉探索、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过程,从中可以勾勒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实践不断成长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亲和力,指亲切亲密感、凝聚向心力、和睦相处情。常言道,是亲三分热。顾名思义,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特点和新时期的新情况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情感沟通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沈光 《江苏高教》2020,(4):96-99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可细分为教育者亲和力、教育对象亲和力、教育内容亲和力、教育目标亲和力、教育方法亲和力和教育环境亲和力。只有从要素和整体相统一、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统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显性传播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相统一着手,方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发展和提升,它不仅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而且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的内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在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遵循社会规律、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题。大学生政治素质直接体现民族政治素养,因此应遵循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从社会、学校和个人等角度预防与纠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一直是国家关注和教育的重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规范化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遵循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规律,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常抓不懈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5.
公安院校是公安教育的主要承载者,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安院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组成部分,从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入手,分析如何结合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成长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零距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学生知识获得和精神成长过程中,围绕育人中心,确立了零距离教育、零距离管理、零距离服务、零距离活动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水平的现实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是体现学科发展成果、提升教育质量层次、落实育人使命任务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学生、供给和环境等多重维度交织影响的产物。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要抓住学生参与这个行动前提,构建教育要素准备与学生接受获得的结合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贯通提升获得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亲和力是指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接受性、亲近感与吸引力的关键表征,亦是思政教育体现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铸魂育人功能的坚实基础。鉴于此,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均对思政教育亲和力展开研究,并指出当前思政教育亲和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如何顺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不断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9.
科学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核。本文从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把握科学理论的思想精髓、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探寻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内化机制、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重点、运用辩证思维方式进行创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等七方面讨论以科学精神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科学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核.本文从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把握科学理论的思想精髓、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探寻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内化机制、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重点、运用辩证思维方式进行创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等七方面讨论以科学精神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