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国荣  李伟 《大学教育》2023,(19):67-70
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提出的最重要、最主要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运用唯物辩证法提出和不断丰富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哲学内涵,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十八大后我党科学研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状况作出的重要论断,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党在深刻把握经济新常态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二者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根基,后者是前者的思想引领和理念指导,在双向互动与建构中实现统一。新时期,要更加注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建构,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使命担当和发展策略将发生新的变化,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入新的调试期。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应抓住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扩大高等教育开放和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等重点,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对中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全新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该准确落实"三新"要求,主要体现为在教学中通过绘蓝图、说感受和讲故事的方式,呈现新阶段,通过重效率、重关联和重素养,贯彻新理念,通过全球观、国家观和使命感,引导学生理解新格局,为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价值奠定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发展理念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指向,直指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发展积累的矛盾与问题,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的疑问。随着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完成,为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国洞察发展环境变化的主动作为,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新阶段构建新格局要基于新发展理念所引领的发展成果,而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以构建新格局为着力点,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理念的时代升华。  相似文献   

6.
引领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具有多重理解维度。在理论层面上,新发展理念是一体多元,共聚合力的完整发展观体系。在价值层面上,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在实践层面上,新发展理念化解社会主要矛盾,重点解决时代难题。在国际层面上,新发展理念能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是提出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新发展阶段并未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定位,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关键阶段;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阶段为基础,新发展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新发展格局是实现新发展阶段目标的核心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人民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新发展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战决胜阶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各项工作的重点。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是各级各类教育在本质属性上,以内涵式发展为基础实现相互融通,面向新发展格局实现相互促进。"十四五"期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以体系建设为龙头来实施,以教育体系契合经济社会来实现,重点是抓关键和补短板。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尤其是2021年,是一个充分预热年、高点定位年。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东城区要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要求,立足首都战略定位,坚持"崇文争先"理念,落实"文化+""教育+"战略,以高水平教育推动"五个东城"建设,努力建设首都教育现代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念的中国化发展,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遵循,也是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各项事业的重要方针.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面对高校在立德树人中遇到的新问题,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建设实际进一步创新发展育人理念,将"五大发展理念"及时准确地贯彻到各项工作中,不断推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环境下,河南省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构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新常态之路。合理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科学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努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正确处理理念与现实、借鉴与移植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本人结合新发展理念,为解决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借鉴,为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积极提出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与思路,促进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事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审计伦理规范是较深层面的审计价值追求和价值认同.新时代企业审计伦理建设应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中审计事业凸显的新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本文从爱国、安全、责任、绿色四个维度对新时代企业审计伦理规范进行阐释,力争寻求较具普遍意义的伦理规范要求,以期提升审计质量与审计绩效,并将之内化为审计人员的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4.
建设教育强国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对新发展格局下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辽宁省“十四五”规划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专业协作体作为一种新的政、行、企、校联盟形式,在辽宁职业教育中应运而生。专业协作体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引领,秉承中职、高职、职业本科教育协同发展理念,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搭建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完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断推进辽宁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类型,其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活跃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的图景。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新定位、肩负着新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时代背景、教育基础、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社会关切等因素分析高职教育发展环境,从类型、层次和功能等层面深入探讨高职教育新定位,从忠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积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科学把握高职教育新使命,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全过程,为“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思政课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为了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学要有新定位,努力成为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先行者、发展方向的指引者、发展共识的缔结者、发展理念的宣传者、发展格局的建设者。同时要在讲好新愿景、宣讲新思想、应对新挑战、引领新追求、担当新使命、对标新主题等方面展现新作为,为开创新发展阶段新局面谱写新的思政课教学篇章。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将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强调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时期既涉及理论层面也涉及实践层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域。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逻辑自洽性,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现实可能。“十四五”时期,亟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实现高质量发展向共同富裕的实践转向与成果转化,切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新发展理念是我国新时代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发展导向。城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域类型,高校城市地理学的教学内容设计应紧密围绕新发展理念开展。本文在分析新发展理念与当前主流城市地理学教学内容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导向下城市地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探索思路与教学内容建议。主要思路包括:探索建立新发展理念导向下的“15+1”课程内容体系;补充“创新”和“开放”内涵的课程内容;对“协调、绿色、共享”内涵支撑的完善和充实;新增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内容并融入新发展理念;通过教学内容设计,使每个章节都有相应教学内容对应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上述探索可推动城市地理学的教学内容更契合新发展理念、更符合国家需求,也可为相关教学人员提供教学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教育理论,在内容上涉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培养目标、教育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创新和发展,提出并阐释和实践了科教兴国战略、创新人才培养、素质教育问题、教育改革及创新、系统教育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使邓小平教育理论获得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