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傅雷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巴尔扎克步入中国的九十多年里,众多传播者为之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佼佼者首数傅雷.他译介的巴氏作品独具魅力,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他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是多方位的.既有译文的生成,也有对文本的阐释,更有深层的影响与传递.正是他的坚忍与执著、艰辛与勤奋,才使巴尔扎克的中国之旅变得如此灿烂夺目.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巴尔扎克研究处于发轫期。有限的研析文章,呈现出多维立体的巴氏研究概貌。国外重要学者的成果支撑着我国的研究天地。国内的研究者通过对巴氏几部重要作品的剖析,肯定了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和文学魅力,阐明了对巴尔扎克的独特感受,为开启新中国巴尔扎克研究空间作了准备。  相似文献   

3.
巴尔扎克是世界级文学大师,在中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代,他的<人间喜剧>传进我国,对我国的文学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巴氏在我国"新时期"的接受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欧叶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小说<欧叶妮*葛朗台>的中心人物,在作者的诗意描绘和理想化处理下,她给人以纯洁天使般的印象,成为黑暗污浊的金钱社会中的一抹亮光.这表明,巴尔扎克不仅严格解剖、批判现实,也热切赞美希望和理想,他的现实主义艺术染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无疑,欧叶妮*葛朗台这一形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理应得到充分阐释与关注.  相似文献   

5.
蒋芳的《巴尔扎克在中国》一书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巴尔扎克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的专门著作,对近百年来巴尔扎克在中国的翻译、评论、研究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做了全面系统的评述。作者运用比较文学传播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将动态的历史梳理与接受分析结合起来,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真正做到了辩证求真,全面系统,阐释精当,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辩证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 年以后,巴尔扎克的作品在我国大量出版,我国学者在巴尔扎克的介绍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50年来,我国在巴尔扎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研究逐步向深、广发展;对巴尔扎克矛盾复杂的世界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作品研究方面选题比较集中。当然,对巴尔扎克的研究也存在着不足:有价值的研究性文章不多;不重视方法论;研究范围也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7.
杨昌龙是我国重要的巴尔扎克传播者.20世纪末期,他选择"现实主义创作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性、针对性、辩证性、科学性为特色,历时十余年,对巴尔扎克作了新的解析.他的研究立于作者作品之中又超乎其上,使巴尔扎克传播上升到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和创作的影响层面,为文学青年的成才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8.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对世界文学的贡献是卓越的。然而在他身后,人们对其作品的研究和批评从未停止,对巴尔扎克文艺思想中的某些问题还阐释得不够清楚。本文拟在现实主义的框架外,对巴尔扎克的文艺思想进行一些研究,以期勾勒出一个徜徉在文学创作中的巴尔扎克,领悟其伟大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欧叶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小说《欧叶妮·葛朗台》的中心人物,在作者的诗意描绘和理想化处理下,她给人以纯洁天使般的印象,成为黑暗污浊的金钱社会中的一抹亮光。这表明,巴尔扎克不仅严格解剖、批判现实,也热切赞美希望和理想,他的现实主义艺术染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无疑,欧叶妮·葛朗台这一形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理应得到充分阐释与关注。  相似文献   

10.
秦平 《成人教育》2012,32(3):51-52
我国古代书院教育是一种介于官方和私学间的教育与学术研究形式,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我国古代书院教育为学术背景,从学术性、开放性、主动性、沟通性及道德性等五个切入点,以史论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中国古代书院对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以期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通过2400个生动的艺术形象,相当精确地记录了19世纪前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描写了金钱给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造成的致命影响。由于金钱,导致出各种阴谋犯罪和道德堕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现金交易。《人间喜剧》创作的显特点之一就是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本对巴尔扎克笔下的艺术形象进行评论分析,如:吝啬鬼葛朗台,充满父爱的高老头。  相似文献   

12.
王木千 《双语学习》2007,(5M):100-100,102
巴尔扎克是世界文坛的巨人,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但伟大的巴尔扎克先生对于金钱也有着深邃和真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巴尔扎克是世界文坛的巨人,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但伟大的巴尔扎克先生对于金钱也有着深邃和真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人间喜剧》的基石,它充分显示了巴尔扎克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成就,集中体现了巴尔扎克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分析论述《高老头》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5.
周迅是国际知名的中国演员和歌手。在电影《苏州河》以及《巴尔扎克的小裁缝》中的表演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她还是一名歌手,已经发行了两张个人专辑。“我经常在世界各地旅行,遏见形形色色的人,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有这样的时候——许多镜头对准了站在聚光灯下的我。这会让我一下子就迷失了自己。回到宾馆,  相似文献   

16.
近代作家吕碧城是作为积极的政治活动家和著名的女词人,诗人而受到人们关注的,对于她的散文则少有人提及.事实上,她也是一位成就突出的散文作家.她的散文主要有应用文章和纪游篇什两类,这些文章详细记录了她广泛的社会活动.反映了她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对社会事业尤其是妇女,环境及动物保护事业的关注.文章从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方面论述其散文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进一步说明她在近代文坛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巴尔扎克在中国》一书以优秀学术专著的水准勾勒了百年来巴尔扎克在中国的行走足迹,梳理了学界对他的译介、研究及其对中国文人、学人的影响与渗透,侧重于对其传播途径与学术交流"研究的研究"、"反响的反响"以及"影响的回响"。该书的优点体现在: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结构清晰,方法得当;行文流畅,干净漂亮。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前巴尔扎克传播史述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巴尔扎克从1914年开始传入中国,随着国内文学“土壤”的变化,受众层面的更新,现实主义文学的渐以重视,经林纾、周瘦鹃、穆木天等几十位传播者的共同努力,巴尔扎克著作及国外研究成果在我国的译介,取得了可喜成绩。至建国前,传播已初显端倪。文章在整理、归结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中国近现代文学流变的背景、传播者和接受者实际等方面对传播情状、特征及成因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