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20年前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应保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为宜?本文对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模型、逻辑增长曲线模型、趋势模型估测了2020年前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研究发现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化等因素,今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考虑适度控制规模,逐步放缓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高等教育信息化。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是应考虑适度控制规模,还是保持当前的快速发展速度?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3.
影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速度发展的因素探析--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的50多年里,中国高等教育规模速度的发展经历了多次的剧烈波动。在对中国高等教育规模速度发展回顾的基础上,对影响高等教育规模速度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政治、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社会结构及办学条件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在论证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中国高等教育规模速度发展应综合考虑,决策者应理性地对待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避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速度的发展再次步入历史循环的怪圈——停滞或大跃进。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高等教育信息化。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是应考虑适度控制规模,还是保持当前的快速发展速度?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5.
魏晓艳 《职教通讯》2015,(10):37-41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是高等教育学与人口学交叉的研究领域中比较受关注的问题。21世纪初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变化,尤其是2008、2009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达到峰值之后的持续下降,必然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影响。在这种影响下,高等教育可能产生一些与之相关的发展趋势变化。通过梳理适龄人口变化,了解适龄人口对高等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在适龄人口变化语境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本文对2020年前我国适龄人口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高等教育规模年平均增长率应控制在1.1%~5.5%之间为宜。到2020年左右,我国高等教育将开始向普及化阶段迈进。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了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适龄人口下降对高等教育的生源数量、办学效益、教育结构、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等带来影响。要减少这些影响,高等教育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应对。应对的措施应该是政府统筹与市场竞争机制相结合,保持适度的办学规模,改革人事制度,拓展高等教育功能,调整高校发展思路,拓展生源市场,同时采取保护性措施扶持高职教育、民办教育和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统计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了数据拟合和回归分析原理,分别建立了基于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和在校生数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建立的第三产业结构指数分布预测模型,利用Spss及Excel预测了2010~2025年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进而探讨了适龄人口变化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适龄人口低峰的到来将对以规模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极大压力,部分院校将在生源竞争中遭淘汰出局.但适龄人口低蜂的到来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有序配置和教育结构的调整、优化.从此意义上说,适龄人口低峰的到来将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发展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0.
人口结构、GDP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人口结构中的第二产业人口产业结构比重和第三产业人口产业结构比重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着显著影响.通过构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规模预测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在2008年前后达到最大值,此后逐年下降,这将导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年增长率在2.5%左右,到2020年前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我国将初步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是决定高等教育规模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出生人口数计算适龄人口预测模型和小学入学人口数计算适龄人口预测模型的比较,获取真实、准确的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参数。依据在校生数和毛入学率两个重要指标衡量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并预测未来十年在校学生数量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1%左右,到2020年河南省高等教育将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
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影响因素,选取毛入学率、适龄人口、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四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协整检验,构建回归模型,对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规模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接受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存、发展造成压力、带来不安。本文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日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小浩 《教育与经济》2002,(2):24-28,43
本文拟就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相关的问题对中国和日本两国进行对比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补偿的途径、力度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居民高等教育经济负担状况,成本补偿与高等教育就学机会以及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等。  相似文献   

15.
少子化(低生育水平)是人口发展的阶段性状态,由之引发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减少将人口问题与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日本的高等教育先后于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经历了少子化时代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的压力。根据有关人口预测的相关研究,2008年后我国进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由增转减的阶段,这一趋势将持续至少10年。诚然,美日等国高等教育在少子化时代的改革举措为我国高等教育应对少子化时代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人口—教育—经济"是一个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系统。加快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实现高教强省目标,应审视分析"人口新常态"背景下吉林省人口增长缓慢、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人口产业结构调整、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等诸多变化对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处理好人口和教育的关系,处理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改革投入方式等措施,努力实现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源是高等学校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根据山东省小学入学人数或人口出生数的变化趋势初步预计,2009年开始,山东省高等教育适龄生源基数的绝对数量将在短期内骤减.大约在2013年降至最低,届时全省18—19岁青年人口仅100万左右,比2007年减少100万,之后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与此同时,适龄生源的高等教育需求亦会逐渐理性化和多元化。适龄生源绝对数量的短期骤减及高等教育需求的理性化与多元化将带来高等教育生源供求关系的根本变化,这一根本变化极有可能成为高等教育竞争机制建立的强劲动力,并将广泛而深远地影响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个世纪末期以来,河北省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7.85万剧增到2011年的48.53万,高校数量由48所增至110所。通过对河北省未来10年的人口预测分析表明,未来几年普通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快速减少,到2015年将降至374.51万人,不及2008年峰值725.27万人的52%;适龄人口迅速锐减与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剪刀式"发展趋势,将导致高考录取率在2015年突破百分之百,千军万马拥挤"高考独木桥"的历史行将结束,高等学校将面临生源短缺危机。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未来高等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中高等教育规模总量控制和适龄人口的变化,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甚大。尽管如此,辽宁民办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仍有巨大潜在的客观需求,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储备了相当丰厚的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辽宁省的民办高等教育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与公办高等教育竞争而带来的巨大压力。其中,既有生源上的压力,也有投资上的压力,还有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辽宁民办高等教育如果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必须寻找到自己的优势路径,定好位,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猛增,人口、资源、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制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论述了人口、资源、环境对高等教育影响与制约的关系,探讨了教育生态视角下的这四者是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