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以改善民生为根本落脚点的"十二五规划"向我们走来,"包容性增长"这个新词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是胡锦涛总书记最近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的,他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社会协调发展."随即,包客性增长很快成为公众甚为关注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内涵和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9月举行的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该理论强调增长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包容性增长理论是针对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发展的特征提出的,深入研究其概念、内涵和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十二五规划及包容性增长发展理念的提出,简要阐述了包容性增长概念,并分析了长沙市经济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在转变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发展新策略。主张从政府政策、企业发展以及个人努力三方面共同促进长沙市城市包容性增长,加快长沙市向知识城市、文化城市改进。  相似文献   

4.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国家发展理念的转变和调整,是对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尝试结合中国现实和发展实践,时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含义、理论承继、蕴含价值理念等进行多维解读,以期达到对包容性增长的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5.
自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到胡锦涛主席在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提出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本文从包容性发展的概念、包容性发展的维度及践行包容性发展的环境和实现途径五个方面对包容性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实现包容性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以优质公共服务促进包容性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运用词频分析建构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框架,提出包容性增长在经济发展上体现为可持续增长,在社会发展上体现为公平正义,在人的发展上体现为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并进一步指出选择包容性增长模式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诉求。论文在分析优质公共服务特征的基础上,阐明必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以优质公共服务促进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7.
对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渊源和演变历程,包容性增长的现实旨归、实质内涵和核心指向,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和机制选择,包容性增长理念研究中的若干误区等方面问题所作的评述,将为促进人们思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崭新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已经提出了从"排他性增长"到"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这不仅给弱势群体带来了一大福音,同时也赋予了成人教育更特殊的使命——实施"全纳化"教育,这是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的现实基础。成人教育应该转变价值取向,坚持"关注弱势、促进公平"的全纳化、包容性发展理念,加强全纳成人教育政策与立法措施,构建交互式、立体性的全纳成人教育服务体系,创建开放化、市场化的全纳成人教育办学体制,实施多元化的成人教育发展模式,构筑良好的成人全纳学习环境,在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促进社会更加公平公正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包容性增长指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它更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观察,包容性增长与目前中国所倡导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等理念彼此相容。在理念上强调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理念一脉相通、相互契合,"包容性增长"是科学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为中国缩小贫富差距增添生机。伴随深入改革而出现的经济结构失衡。分配制度、社保制度、税收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导致贫富差距悬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当前必须以"包容性增长"理念为指导,寻求解决贫富差距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