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诗文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较为头疼的事.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加之生活环境的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所以使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也使古诗文教学处于一种"假死"状态.为了激起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让古诗文教学"活"起来,并让学生能从中体会古诗文所蕴含的韵律美、形象美、意境美和构图美,将古诗文的教学与多媒体联姻,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足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利用经典古诗文教学渗透德育,应是有效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一、挖掘经典古诗文中的品德因素笔者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感受,再对语文教材中选用的经典古诗文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古诗文中蕴藏着大量的品德资源,如团结友爱、高尚情操、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3.
小学古诗文长期以来都占据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流传,她朗朗上口,字字优美,短小却囊括万千,透过古诗文,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熟悉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启迪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的审美,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要重视古诗文的魅力,做好古诗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综观我们现在的教材,小学六年古诗的总篇数不足40篇。要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扩大学生古诗文阅读的信息量,必须得拓展古诗文的阅读,增加阅读量,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文教学中采取了课内"举一反三"与课外拓展阅读相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为此,我多年来一直在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  相似文献   

6.
吟诵教学是古诗文科学的教学方法.它是学情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传统初中古诗文课堂改革的需要,更是体现古诗文本身声韵节奏特点的需要.基于此,古诗文教学需要守正创新,在"三维、九段"的吟诵教学模型和形成性评价系统中落实、落地、落细"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她滋养了无数中国人.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三千余年前,伟大教育家孔子谆谆教导年轻人应学诗;1999年的一个盎然春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劝勉我们:"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古典诗文是中华灿烂文化的源头.学习古诗文是找寻传统文化的根,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杜甫、苏轼、李白的诗篇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最直接、最形象的感受.学习古诗文可以从中获得灵感和启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语言是其重要载体,古诗文是源头,派生、滋养了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是阅读与鉴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如能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那么,学生在提高了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培养了健康的人格,并能增强对世间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使之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德行操守.  相似文献   

9.
初中古诗文教学往往有一通病:只重解词译句,疏通文意,而轻视文本解读,导致文本教学支离破碎、生硬无趣,少了本该有的"语文味"。本文以古诗文中细节的勾连拓展为突破口,拎起"言文并重"的古诗文教学。一.文眼勾连,提纲挈领谋全篇文眼是最能揭示文章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往往也是文章的感情基调。教学时如果能抓住文眼处勾连拓展,欣赏  相似文献   

10.
廖小宁 《学苑教育》2012,(16):35-35
我国的古诗文源远流长,意境清新,含义深刻,韵律优美,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一座宝库。课文摘选的古诗文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极好材料。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配乐诵读、创设情境、引导摘抄和引导写作的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1.
卞学军 《广西教育》2013,(21):70-70
学生学好古诗文,不但可以提升文化品位,而且能陶冶情操,但当前的小学古诗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大多数教师采用"读讲背模式",在课堂上没有体现出诗的美;教学的方法单调,学生提不起兴趣,老师也很无奈。因此,教师必须探索适用的教学方法,提升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的具体做法。一、创设情境一篇优美的古诗文充满了情味、情趣、情韵。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可制  相似文献   

12.
陈东生 《山东教育》2011,(35):28-29
古诗文教学现状首先,古诗文教学退化为死记硬背课。有些教师从传统文化里找到依据:古人死记硬背,大学问家比现在还多。不过只听说古人背原文,现在,教学"创新"到连译文也让学生死记。诚然,"背"法行之有效,只有"背",才能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是,"课程标准"强调的"背"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与死记硬背有本质区别的。其次,古诗文教学窄化为"说文解字"课。古诗文与现代文语境  相似文献   

13.
从近几年新课改高考命题来看,古诗文阅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考生对古诗文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成了拿分的关键.古诗文试题的材料都是古代的人物传记,语言和表达等方面都与现代差别较大,试题不像现代文阅读那样得心应手,加上平时接触的较少,学生往往不感兴趣.因此,学好古诗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好和兴趣在学生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能正确地运用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境.  相似文献   

14.
诵读,是古代私塾教学的重要方法.古人一再强调"书读百遍.其叉自见".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诵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诵读古诗文具有思想教育的作用、提高文化知识修养作用.我们应当督促学生加强诵读,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使他们在诵读中品味古诗文的语言风格,懈悟句句箴言,顺应层层波澜,体会种种情感.  相似文献   

15.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诵读古代诗歌,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内容,同时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然而,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缺乏兴趣,更谈不上具有独立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本文就初中古诗文教学现状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现状 1.古诗文教与学的目标认识不清晰 有些教师以为,只要学生能读课文、记住翻译,要求背诵的课文能背诵、会默写就够了,至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则没有必要;还有的教师竟不知道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目标和大纲要求.有的学生则认为学习古诗文是为了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让自己顺利毕业.由于师生对古诗文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清晰,所以教学中只重视讲读课文,而忽略了阅读课文的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正一、当前古诗文教学存在的误区古诗文在现行教材中所占的重要比重,使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古诗文教学中煞费苦心。但很多语文老师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古诗文最基本的模糊美,重讲解轻赏析等问题突出,使得原本最具语文气息的古诗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甚至让学生感觉不到该有的"语文味",从而对古诗文课堂感到厌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古诗文积累与高考满分作文关系密切。如果作文中恰当引用古诗文,就能使作文增色,拓展文章意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中学生能较快走出古诗文学习的困境,提高背诵的效率,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要学好古诗文,熟读、背诵、理解是最好的法宝。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得法,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而且背诵、理解能力也会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古诗文情趣化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古诗文教学对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具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古诗文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引入古诗文情趣化教学,能有效缓解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