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大量的文献调查、景区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进行细致的剖析和重新认识,并立足于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体潮流之一;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是构筑地区旅游特色的关键;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特色浓郁,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极富发展潜力等这些基本点,提出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的一些设想和方案,为广西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军  刘小明  向军 《体育科技》2015,(1):25-26,29
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寻找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之策。研究发现,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面临主要生态危机,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商业化过度开发,竞技化趋势明显,传承危机日渐加剧;提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加大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开发民族体育产业,加强政府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统计法、综合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特征、起源与演变、项目分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呈现出多元性、交融性和涵摄性特征,其项目按活动适宜人群年龄可划分为儿少体育、青壮年体育和老年体育项目3类。建议开发当地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为群众体育服务,利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分析了甘肃省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指导思想、市场定位和社会支撑体系建设,旨在推动甘肃省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及其文化背景资料进行研究和考证 ,发现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的形成与生产方式、军事、民俗、文化崇拜及文化生活密切相关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既具有本民族独立的个性特点 ,又具有几个相似民族的交叉特点以及多个民族间的普遍特点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还具有自成体系、历史积淀深厚、保持原始传承性、与节日民俗相亲和以及同时向文化核心聚合和向世界体育拓展的双向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永 《体育科技》2013,34(2):1-4
布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以身体化形态、客观形态和制度形态三种基本形式存在。广西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创造出璀璨的民族体育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当前广西民族体育文化资本出现不少的问题。通过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民族体育节庆经济化、民族体育器具商业化、民族体育文化品牌化等途径进行文化资本的转化与再生产,可以帮助实现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西地级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构建广西14个地级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估了广西14个地级市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竞争力水平。在影响广西14个地级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竞争力的43项评估指标体系中,城市综合发展实力、旅游竞争业绩、旅游吸引物、相关依托、对外联系、旅游环境支持、环境质量等等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广西西南部的南宁市、东北部的桂林市和柳州市、西北部的河池市和百色市等地级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竞争力排在前5位,而广西东南部、中南部等地级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竞争力普遍较弱。  相似文献   

8.
广西抛绣球体育产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绣球"特色产品的现状及资源开发进行分析.认为绣球产业的开发前景以及所带来经济效益是令人乐观的,提出了以体育搭台、培养相关人才、结合高科技的研发等相关对策来促进广西绣球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河 《体育科技》2007,28(3):1-4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非常丰富,其布局及融入旅游综合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特点突出,没有形成一个能够综合发展的态势,目前,它的发展应依托旅游业,过去由于受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人们进行旅游消费的时候其重点主要放在自然景观上,旅游产业的重点也放在开发自然景观上。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旅游消费的重点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消费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对旅游地的人文景观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对旅游地人文景观的挖掘、开发、整理,成了今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广西少数民族人文资源非常丰富,而少数民族体育是人文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既依托于旅游产业又极大地促进和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欣赏研究——以射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射弩"项目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欣赏视角和视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欣赏的步骤和方法3个层面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欣赏进行了研究,以期构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欣赏思路,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和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从民族学、生态学、社会学角度出发,对广西壮拳的地理人文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壮拳积淀了浓厚的壮族文化底蕴,受到壮族地区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结构、心理结构等影响,是广西壮民族文化特有的人文景观,反映了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蕴涵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宗教观等,体现了壮族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面貌。对壮拳进行保护与发展,将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发掘、继承及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抢花炮在桂北侗乡的传承体现了当地民众的需要和民间精英的需要,同时又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关联,在这种仪式性体育活动的传承过程中体现着民族的信仰文化,折射出当地的文化特征和社会文化的变迁。通过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的传承可以透视社会、文化及民族性格。仪式性体育活动是传承和再生产地方性知识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李志清 《体育科研》2006,27(5):11-21
桂北侗乡有仪式活动的传统。人们通过仪式祈福、禳灾和除煞,甚至把各项集体活动都建构成表达其信仰的仪式活动,在仪式中分享快乐、互助合作、共度难关。这就是抢花炮的本土文化环境,也是抢花炮活动深厚的乡土基础。在桂北侗乡,花炮是信仰的载体,抢花炮是一种圣福流动活动,也是社会秩序的宣示。花炮节在桂北侗乡是一个渗透到村落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节日。仪式化使抢花炮的功能超越了体育和娱乐活动层面,人们通过这种原始竞技活动期盼获得神灵护佑、展示村寨实力、强化传统社会秩序,同时也在欢愉中释放压抑的情绪。抢花炮的实践证明,仪式化使少数民族体育实现功能的扩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0年至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7—18岁瑶族儿童少年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发育状况的两次调查发现:5年间,7—18岁瑶族儿少的心肺功能有一定的提高,而在身体素质方面,城市男女学生情况较乐观,而乡村男女身体素质降多提少,尤其乡村女生情况令人担忧。提示当地政府、学校要加强农村学生,尤其是农村女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灵活措施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广西仫佬族7~15岁学生体质发育差别及其变化趋势。根据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的测检方法,对1419名7~15岁仫佬族学生进行检测,并与全国汉族和广西汉族、壮族乡村学生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仫佬族男、女生身高、体重指标低于全国和广西汉族乡村学生平均水平;肺机能状况优于全国汉族和广西壮族乡村学生的平均值;女生柔韧素质较低于全国汉族乡村学生,优于广西汉族和壮族乡村学生;视力不良率低于全国汉族和广西汉族、壮族乡村群体学生平均值。该地区仫佬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与汉族乡村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建议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香火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流行于广西壮族同胞生活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其源于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古元坡村村民张元亨与其母艰苦生活的美丽传说。香火球运动极富地方民族特色,活动规则类似于现今的羽毛球,区别在于用手代替球拍击球。香火球运动延续了广西壮族同胞对火、祖先和英雄人物的崇拜,表现出坚韧与和谐共存的人文精神,以及明显的地域边缘文化色彩。香火球运动的传播应充分考虑全球化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保留和发挥香火球文化中传统的精华部分,使香火球这一独特的壮族历史文化遗产日久常新。  相似文献   

17.
以同处祖国西南红水河流域的山城广西马山县的壮族与瑶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民族在运动风格、活动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体现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和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差异。研究这种差异,对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85~2000年广西壮、汉族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85~2000年广西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壮、汉族学生样本,对7~22岁壮、汉族城乡男、女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进行多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广西壮、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迅速;生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柔韧素质呈下降趋势;除肺活量指标壮族学生优于汉族学生外,其它各类指标汉族学生平均增长值超过壮族学生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志清 《体育科研》2007,28(3):37-44
抢花炮的引入既是商业活动渗入少数民族山区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促进村寨的开放、使传统与现代相连接的作用。在国家的现代性建设中,该仪式性体育经历了几度起落、盛衰轮回。当代乡土生活中的抢花炮,迷信色彩在淡化,娱乐性功能在强化,吸引投资、吸引旅游的成分在逐渐增加,传统"内演"的取向正转为"外演"的趋势。族群建构与认同是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功能,它在现代背景下增加了新的意义——国家认同、整合社区、增强民族自信。通过自下而上的过程抢花炮的规则的逐步地完善,对民众现代意识的培养有一定意义。桂北侗乡的抢花炮历史经验表明,现代背景下,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出的循环与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