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生态批评理论重读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美国现代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中蕴涵了19世纪文学作品中朴素的生态思想。其中的名篇《我自己的歌》更是以自然为背景,从时间和空间双重角度兼收并蓄,营造出涵盖人类、自然和神性的不朽"自我"。这种"自我"已经初步透露出20世纪深层生态学所倡导的"生态自我"的萌芽意识。  相似文献   

2.
当习作逐渐成为儿童自我情感交流的内需时,习作教学才真正发生意义,习作水平才真正有所进展。本文试图从"为什么我要写""写我什么""我也可以改"三个方面帮助儿童发现原来习作的那些事儿都与自己有关,习作就是在写自己,从而证实帮助儿童从习作中发现自我,是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材。成材为什么?为了孩子今后独立生活时,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能对他人有所服务,能对自己的发展有所帮助。而无论是贡献社会,还是服务他人,以及发展自我,前提是自我必须能很安全地生存。因此,可以说,安全地生存是成材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入职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朝着三个境界去努力。一是自然,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真实的性情与想法。二是自得,在自己有所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入更高层次的鉴赏平台,从共鸣中找到生本对话更恰当的切入点。三是自我,每个人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将特点放大,形成自己专属风格。  相似文献   

5.
有关自我觉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我觉知与自我标准差异、对归因的影响、与情绪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自我觉知作为个体对自己有所认识或有所意识的主观状态,可以使个体意识到自身与标准之间的差异,并进而对个体情绪产生影响。适度的自我觉知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但过度的自我觉知却是诸多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此外,将来用脑科学的方法对自我觉知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生理机制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表达了对自然和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这与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女性主义命题相契合。从自然、自我与爱,父权、非我与恨以及自然、爱与自我回归的三个维度出发,可以明了小说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许凯 《教育导刊》2005,(6):20-22
一、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其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 在心理学上,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操作行为时,对自己能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把握与感受.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则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价值以及自己是否具备教育好儿童的能力的认识和判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一般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理解: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吉安 《教学随笔》2008,(11):52-55
[一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无不是从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开始的。培根说:"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更难。"一个人能否准确地认识自己,往往是一生中能否有所创造、有所成功的关键。愿我们所有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地理课堂呼唤新一轮的教学实践变革,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对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自我对话也就是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对话是学生正视自己、透视自己、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积极过程,是决定学习效能的根本动因。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的自我对话教学指的是学生自己经常性地思考学习方法以及什么样的方法适合自己学习地理的过程。下面笔者就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书面访谈来看出学生自我对话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校长自我领导力是校长在工作岗位上的自我要求、自我需求和自我追求,是通过自我领导来改变自己,影响他人。校长自我领导力包括学习力、约束力、创造力和榜样力。面对变革,校长首先要通过学习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人,培养训练有素的思想和行为。约束力即“日有所持”,校长要通过锻炼形成坚持的“肌肉”,同时做好时间管理。保持创造力,需要校长沉浸校园,体会教育,感受师生,通过创新组织建设集体创造力。榜样力要求校长寻找自己的精神坐标,在做事中让自己成为榜样,并且帮助教师成为榜样,通过互为榜样彼此赋能。  相似文献   

11.
高中地理课堂呼唤新一轮的教学实践变革,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对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自我对话也就是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对话是学生正视自己、透视自己、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积极过程,是决定学习效能的根本动因。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的自我对话教学指的是学生自己经常性地思考学习方法以及什么样的方法适合自己学习地理的过程。下面笔者就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书面访谈来看出学生自我对话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杜凯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2(10):152-154
自我思想道德教育是个体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自己完善自己主观世界的精神建筑活动。自我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矛盾以及矛盾运动是其发展的动力和根本源泉,它推动着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主体自己形成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和自己完善自己。从整个自我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来看,包含三对内在矛盾: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主体与统治思想的矛盾;自我思想道德教育客体与统治思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理念】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对外在环境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方式也都有所不同。性格是高中阶段学生自我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生关注自己的个性发展情况,关心自己性格方面的特点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高中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在未来的生涯发展中清楚自己该如何选择。本节课运用MBTI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利益相关者革自己的命。利益相关者的自我革命既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最大难题。利益相关者的自我革命应当首先从优势人群做起。优势人群的自我革命,有必要首先从更高者做起,从更强者做起,从更优者做起,从获利更多者做起。本文所论或可视为教育改革的一种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创造动机是促使个体的创造能力从潜在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动力,创造性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所具有的创造性的一种信心和评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初上讲台的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从提升自己的厚度、宽度和深度;提升教育实践和研究能力;打造自我品牌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对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圣诞颂歌》是狄更斯《圣诞故事集》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塑造斯科鲁奇这一由自私冷漠到慷慨大方,由心灵荒芜走向精神富饶的典型人物,狄更斯辛辣地讽刺了资本主义的虚伪贪婪和金钱之上的功利主义,并以此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的精神家园的守望。基于此,从精神生态视角解读狄更斯的生态关怀,以期启发现代人对自我精神生存状况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育》2018,(4):29-34
生命的意义在于通过自我寻求以成为自己。留守儿童的各种反常行为亦是其自我寻求的表现。"坏孩子"是成人站在自己的立场而给那些有反常行为表现的儿童所贴的标签;但在儿童看来,这些行为则是他们用以凸显其存在与价值的方式。留守儿童虽不如成人那般具备更多的经验、知识以及全面整合信息的能力,但他们亦有自己的存在意识和价值追求,而那些反常行为不过是确立存在感和价值感的非规范的表现。因此,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者应意识到自己关于留守儿童的认知错误,帮助剪断留守儿童的"心理脐带",并以社会所许可的方式来确证自我,并为留守儿童提供源源不断的爱。  相似文献   

19.
著名哲学家李德顺先生在他的著作《生命的价值》里,对人的价值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人群共同体,他所提供的价值是满足他自己需要,那么这种价值就是他的‘为我’价值。‘为我’是指自己既是价值客体,又是价值主体的情况。这种类型的价值,叫做‘人的自我价值”’。“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人群共同体,他所提供的价值是满足自己以外的他人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教学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的物化形式,更是教师自身教育行动的成果。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撰写论文至关重要。我们认为,会不会写论文、写出来的论文有没有技巧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没有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来自教育、服务教育、发展学生、提升自我、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如果文章的思想贫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