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勤 《中小学电教》2011,(12):109-109
面对新的课标,面对新的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新的评价体系.我们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的异同,吃透地理教材的特点,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师要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反思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的课标,面对新的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新的评价体系,教师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异同,吃透语文教材的特点,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如何运用反思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智雄 《双语学习》2007,(10M):58-58,59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话题,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尝试之一的语文反思性教学在语文课改中有重大意义。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要进行反思性教学,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本文从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核心的理论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反思性教学理论的含义及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的课标,面对新的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新的评价体系,我们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异同,吃透语文教材的特点,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要进  相似文献   

5.
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进行反恩性教学,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还要在课改中充当教研的先锋。本文从反思性教学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内容、意义、方法策略,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进入到了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持,反思性教学是关系到教师的发展,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种新的尝试。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题“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那么,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丰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教师在实践中感悟教学合理性,并为新的教学实践提供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是反思性教学的主要特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宁 《考试周刊》2012,(80):33-34
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反思性教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外在表现和语文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所谓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为了保证自己反思性教学的成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作为意识对象,迅速地认知教学情境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并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控、调节、改进,进而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做出最佳调节和修正。  相似文献   

9.
朱秀华 《小学生》2011,(2):42-43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根据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内容及教学程序,反思性教学实践一般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周鑫 《小学生》2011,(4):4-5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恩”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根据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内容及教学程序,反思性教学实践一般有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反思性教学策略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是教师自我反思的一种艺术性思维,是魅力课堂的一种体现。高中语文教学就像是深邃的海洋,其知识的渊博程度不可计量。为了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必须要运用反思性教学策略,它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革新。能够积极有效地把握学生的主体位置,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并给予了相关策略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一贯 《山东教育》2004,(13):21-22
所谓教学反思,通常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应当说,教学反思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不仅指反思课堂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以反思性教学作为理论指导,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反思行为。然而,在日常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单纯停留在课堂中,往往忽视了课堂前以及课堂后。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全面实行反思性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由师及生,从而树立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兴趣,全面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期待。  相似文献   

14.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二元对立,是影响语文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分析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做反思性实践者、建构语文教师自身的本体教学理论,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话题,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尝试之一的语文反思性教学在语文课改中有重大意义。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要进行反思性教学,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本文从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核心的理论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反思性教学理论的含义及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ing how toteach)’与‘学会学习(lear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面对新课程理念的挑战,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新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最关键因素。在教改实践中,我们要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地将改革目标和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在教育观念、专业能力及教学方法上有一个大的角色转变。其中,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素质和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型教师的过程。我国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因此,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教学形势下,反思性教学应当成为每个数学教师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8.
谈谈反思性教学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性教学总结也称“教学札记”或“教后记”,它是教师总结反思自己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的方向,从而不断地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它的主要特点,一是针对性,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总结,是教师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所作的解剖、分析;二是反省性,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总结,是教师面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情境和经验,立足于自我之外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我意识能力的体现;三是过程性,一方面指教师对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更强调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反思转变观念,改进教学策略。熊川武在《论反思性教学》中指出: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仅要有“知识”,还要求教师“形成终身学习和研教结合的理念,具备研究教学、反思教学的能力”。“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此时代背景要求下应运而生的崭新教育理念;同时,“反思型教师教育”也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研究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对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善教育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