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是描写生命的明亮的书,小说是世界文学里拥有读者最多、最富生命力的一种文体。它以塑造多姿多彩的人物见长,又以跌宕起伏、悬念迭出的情节取胜。小说通过展示人物形象构成的多重形态,构置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形象体系,营构了广阔多面的人生图画。阅读一本小说,你会有“观古今于须臾,笼天地于形内”之感,我们会随着主人公或叹惋,或哭泣,或欢笑,或无奈。  相似文献   

2.
小说教学中次要人物作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的教学是初中语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小说的概念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它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交代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学样式。因此,在小说的教学中,必然会涉及人物形象、环境、情节这三要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说以曲折回环的情节、生动形象的描写吸引读者。我们常被文中那鲜活的人物形象所感染,感情的波涛会随之大起大落,或悲或喜。但要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惑。侧面描写带来的困惑——谁是主人公?阅读小说要抓住中心,拨开迷雾,尽快确定主人公。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生活。其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是作者写作的中心目的。但一篇小说中,不可能只有一个人物形象。出现几个人物形象时,该怎样确定小说的主人公?尤其是有的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更容易让人迷惑,例如第二册学过的《鞋》…  相似文献   

4.
正小说是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或表现人物心理,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环境、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小说构思和结构的轴心。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中心任务。鲁迅的小说《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劳动妇女的悲惨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呢?一、通过典型环境关照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5.
张波 《考试周刊》2011,(12):59-60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语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表演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既生动又直观,融思想性、艺术性及趣味性于一身,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上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效。下面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用好表演法谈点体会。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课文中精选的小说更是如此。如何指导学生分析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关系到学生对课文中心的把握。表演法生动直观地再现了课文中小说人物的神态和动作,使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有一种亲切感…  相似文献   

7.
小说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小说的概念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它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交代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因此,在小说的教学中,必然会涉及人物形象、环境、情节这三要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它是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的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但是在小说的三要素中,它最重要的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固然.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是他或她的存在.都是为表现主题而服务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在社会生活当中.有很多人身上都有小说中人物的影子,似乎你在读小说.也在读自己。  相似文献   

9.
小说写人,或喜或怒,或哀或乐,作通过作品及其人物形象征服读,使读同样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这就是小说的艺术感染力。《红楼梦》的艺术感染力在于,客观冷静地塑造人物形象,给人以个性、以生命,并不过多提示读人物是好是坏,而是多侧面、多层次地描写、渲染。读有时确实闹不清作到底是褒还是贬。其中最典型的是对薛宝钗的描写,引起了热烈的无休止的争论,有人甚至为此而“几挥老拳”,这种感染力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至。  相似文献   

10.
人物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分析人物形象是解读小说的基本手段。本文以《哦,香雪》的阅读教学为例,从不同视角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香雪这一人物形象作了具体、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归纳概括出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张利珍 《学语文》2004,(6):17-18
在语文阅读中,小说是最受欢迎的文学样式。任何一篇小说都是通过生动曲折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它容量大,与现实生活贴近,因而深受读者喜爱。写人是小说的主要任务,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读罢一篇小说,文中那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无不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相似文献   

13.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情节和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我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具体步骤一般都是抓住“三要素”这样设计的:一、了解分析情节结构;二、鉴赏人物形象;三、分析环境。  相似文献   

14.
《左传》是一部伟大的史书,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其预言是实现《左传》文学性的重要手段。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使得小说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同时,它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题材,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为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写作提供了技法经验等。  相似文献   

15.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小说的情节、环境和人物这三要素中,人物是中心要素。因此,阅读小说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分析小说创作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就必须把握人物性格这个关键。而人物性格分析得透彻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乃至对整篇小说的把握。因此,教师的对新教育观念、独特的分析角度。不仅会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和创新欲望,使学生记忆深刻,学到的东西实在。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方案一教学目的1.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其典型性。2.理解小说所揭示的深刻主题。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学习的重点。正确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方法小说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打动人,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理解。但切忌过早地对人物形象加以定论,以免束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教学思路说明一、提前两周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祝福》。教师可提示学生用顺叙的方法编排三幕剧:第一幕:初到鲁镇;第二幕:再到鲁镇;第三幕:悲惨结…  相似文献   

17.
<正>人物形象的赏析是小说阅读考查的核心。高考所选的小说(或小说片段)或只写人物性格的一个小凸面,或只写人物心理上的一道波痕,或只写人物情绪上的一丝变化,或只写人物思想意识上的一点升华,或只写人物命运中的一次小小撞击……这对考生准确、全面、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类试题的命题角度一直是稳  相似文献   

18.
轶事琐闻类小说是唐代较为发达的一个小说门类,与传奇相比,这类小说与史书创作保持了更为密切的关系。不同于唐传奇以虚构的故事表现人物形象,琐闻轶事小说讲求“实录”,力图用较为真实的一人一事,表现一个时期的历史风貌。虽然轶事琐闻小说没有创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但它篇幅短小,内容丰富,补充正史,有助于展示一个时代的侧影。  相似文献   

19.
小说是集中了几个人物为一人,或集中了几个不同的场景为同一主题服务的作文方法,它要求文章有合理曲折而引人人胜的情节、具体可感而最能展现人物特征的环境、形象生动确切典型的人物形象,这是一篇小说之所以是小说而不是记叙文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小说由于篇幅长、涉及面广以及人物众多等原因,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找准切入点,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启发,最终提升教学质量。一、从人物形象切入小说反映社会最主要的手段是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每一篇小说当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或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所以我们只要对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揣摩,就可以完全理解小说当中所体现的中心思想。在小说写作过程当中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