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句专攻无忧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蘋 《广东教育》2009,(9):26-28
【考点全扫描】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侧重于结构性病句辨析,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命题的情况。纵观历年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辨析病句考点的命题特点:1.题型较固定。主要是考查6种常见的病句类型,且每年必考。2.重点明确。选择题重点考查诸如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等,题干表述通常是“下列各句中,没有(偶尔“有”)语病的一句是”。  相似文献   

2.
李宝民 《语文知识》2000,(11):75-77
辨析病句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综观1990—1999年的高考试卷,每年都有辨析病句的试题。为此,无论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复习备考时都应有意识地加强发现纠正病句的训练,了解造句时常见的错误,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就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一类病句一“搭配不当”类病句结合高考试题进行归类解  相似文献   

3.
辨析病句历来是培养中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语病辨析题成为每年高考试卷的必考题。高考《考试说明》也明确地将“辨析并修改病句”列入考试内容,能力层级为D。其中列出的常见病句类型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由于此项考查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因而综合性较强,难度也较大。下面结合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典型题例,对病句辨析题的常见考查内容及备考方法作简要的分类评析,相信对大家2005年的备考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高原 《现代语文》2007,(4):125-125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因其考查考生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题。高考考查病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结构,二是内容。在搭配不当的语病中有一种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因为既考结构更考内容的特点,有时不好判别。现加以简单的分析,以便于考生简便、快速地识别此类病句。  相似文献   

5.
姜有荣 《考试》2004,(12):5-8,10
2004年15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4套卷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只有上海卷没有设题考查),14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共设计了40个错例,其错误类型如下:  相似文献   

6.
病句,是历年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总观2006年高考全国卷和其他各省市高考卷关于病句的考查,在考查形式上,除福建卷以主观题形式考查病句修改外,全国卷及其他省市卷均放在第1卷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在考查类型上,也不外乎是《高考大纲》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下面主要对2006年全国及各省高考试题中的语病辨析题进行一下病例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语文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高考考查的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病句在高考中的重现率为100%,这种题一直是同学们得分的盲点,而不合逻辑型病句更是难点中的焦点。笔者在复习应试的过程中,通过对高考和各地的模拟考试中典型的不合逻辑型病句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出了这种病句的十种错误类型,  相似文献   

8.
覃克良 《广东教育》2007,(10):46-51
"辨析病句"是高考语文一种常见的题型。其它考点有轮空的现象,但病句辨析没有一年不作考查。能力层级虽为D级,但在高考中得分率一直偏低,是令考生望而生畏的一种题型。究竟应该怎样应对呢?我们认为只要同学们深入了解病句考查的常见类型,见识病句  相似文献   

9.
病句辨析是历年高考的一个基本考点,尽管它是一个客观型试题,但是考生的作答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近几年病句辨析题中所设置的病句一般比较长。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另一方面是尽管《考试说明》中只要求辨析6种病句,然而这6种类型,每类下又包括了好多病症.近几年高考试题中设置的病句.所考查的语病不再是传统的、常见的、直观的病症,而呈现出隐蔽性、迷惑性等特点,这都无疑增加了辨析的难度,但仔细梳理一下,便会发现近年来高考病句辨析呈现以下十大热点。  相似文献   

10.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但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还普遍偏低。究其因。考查脉搏把握不准、高考试题剖析不透、应试对策实施不力是三大“瓶颈”。为使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46例病句作如下观照:  相似文献   

11.
"辨析并修改语病"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病句考查类型为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011年高考语文18套试题除福建卷未直接考查病句,安徽卷、重庆卷以主观题形式要求修改病句,其余15套试卷均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辨析语病。  相似文献   

12.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与难点,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语病题一直得分不高.究其原因,除了考生对一定的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掌握不够外,关键是不能把病句类型和一些常见的病句模式结合起来,不能做到迁移、对照、辨析和解决问题。若能在复习训练中掌握语句的易错部位,抓住这些“敏感点”,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搭配不当是高考病句考查的重点之一,而并列短语往往是造成搭配不当的主要“病灶”。利用并列短语这个标志词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辨析搭配不当。归纳起来,因使用并列短语而造成搭配不当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辨析病句是高考必考的基础知识之一,因此,分清病句类型并正确地对病句进行修改便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病句有6种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下面就6种病句类型作具体分析和修改。  相似文献   

15.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但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还普遍偏低。究其原因,考查脉搏把握不准、高考试题剖析不透、应试对策实施不力是三大“瓶颈”。为使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各卷中的病句题作如下解析。  相似文献   

16.
孙立志 《新高考》2004,(11):14-16
病句辨析是高考的必考题型,歧义句属“语意不明”类型,多年来在高考中屡有涉及。1998年、2003年、2004年曾专门以此作为考查点独立设题。这足以表明辨析歧义句之重要,我们在备考时绝不能轻视。歧义句的病症有多种,下面举例加以解说。  相似文献   

17.
田均 《科学教育》2009,(5):55-56
病句的辨析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赋分3分,也有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语言表达与运用的题中。高考考查的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一般有这六种情况: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以及不合逻辑。  相似文献   

18.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这些"病征"归纳起来有十个方面,也就是十个抓手。一.抓并列关系的短语(标志词为"和"、"或"、"以及"、顿号等等)  相似文献   

19.
《考试大纲》规定考生必须掌握的六种病句类型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现把2005年考查的病句按这六种类型辨析如下,以期对今后的考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辨析、修改病句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知识点,试题赋分一般高达7—8分,在基础知识的考查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该考点以选择题和字表述题两种形式出现,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判断对语病的修改是否得当、直接修改病句,而解答此类题目的基础则是对语病的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