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合作”一词曾被释作“当行”、“当家”或“合于法度的书画诗文”。本文通过对“合作”一词的若干例析后认为,“合作”虽与“当行”“当家”均有称说书画诗文之意,但在指称范围上却有宽有窄,“合作”仅限于书画诗文之类,即专指书画诗文的精妙或精妙的书画诗文。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文言诗文教学“文化价值”理解的偏误,文章从汉语言文字本体特性的分析入手,提出文言诗文教学是以文化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文化本位观既关注文言诗文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又关注文言诗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以此观照当前的中学文言诗文教学,其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失。根据文化本位的核心观点,文言诗文教学目的定位应以“文化素养”为价值取向,文言诗文选文应按“定篇”的性质去规定、设计。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诗文“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本文对其诗文“序”在善叙事理、读解正文和佐证校勘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同时,其诗文“序”是绝妙小诗美文,在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也加以论述。重点对其诗文“序”表述的文学观念进行了多层次的历史和理论探讨,揭示了其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特别指出其诗文“序”表述的文学观念对于全面研究陶渊明尤其是创作倾向、审美意识和生活思想等有着特殊价值。并为陶渊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蔡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他秉持“诗以道情志”、为文“以义理为先”的诗文理论。蔡清的诗文创作也践行了其宗旨:不注重诗文的外在形式,而重视其内涵。蔡清的诗文成就虽然不是很高,却闪烁着理学的光芒,典型地反映了理学家在诗文领域的普遍共性。  相似文献   

5.
借描绘景物来抒发情感是诗文中一个普遍的表现手法。诗文中的景是一种带有情感内涵的审美画面。诗文中的情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过程。在诗文鉴赏中应该注重分析作者在作品中为读者描摹的“景”与作者所希望表达的一隋”之间的关系,必须从“景”的象征性寓意中,去体味作者所寓于此中的“情”。  相似文献   

6.
“一”是最普通的数字,古往今来,许多人在诗文中将“一”字运用得十分巧妙和别致,给诗文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相似文献   

7.
苏轼《后杞菊赋》"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一语,从来解者"南阳"不误,而"西河"则牵附"子夏退老于西河之上",其实大谬。苏轼崇信道家养身之说,多服食药饵以求祛病延年,其诗文中多见反映。"西河"乃用《神仙传》故事,与所谓"子夏退老"全不沾边。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代,人们著书作文都写在竹简上,写有文字的一片片竹简用牛皮绳联起来,首尾完整的诗文称为“篇”,很多篇诗文集在一起称为“册”。于是,“篇”就成了诗文的单位名称。唐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现在,“篇”这个单位多用于文章。每篇诗文都有起首,后来,人们又把一篇诗文称为“一首”。现在,我们只将诗称做“首”。“首”是诗歌最常用的单位名称。中国的诗历来有入乐的传统。入乐,必含于曲调,所以,诗又称为“曲”。不过,这种说法仅见于诗歌中,我们平时,是不会说“一曲诗歌”的。古代奏乐时,曲调…  相似文献   

9.
一、诗文诵读教学“本土化”策略的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是“诗词之乡”,从北流的丰厚文化积淀这一本土资源出发,把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与本土诗词文化相结合,既体现了追求“爱国爱乡”的核心价值,又体现了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典诗文诵读的“本土化”策略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刘薇 《文教资料》2012,(33):31-33
明代诗文流派诸多,尤其是在江浙一带,文人作家繁茂,创作成就十分突出。储罐便是其中一个佼佼者。既与邵宝等人一扫郎署文学的沉闷之气,也多次参与茶陵派诗文活动,主张诗文复古,反对台阁体。同时,储罐也与“前七子”、“金陵四家”交好,多诗文唱和之作。有许多精彩的诗文著作。  相似文献   

1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用诗文能使文章含蓄典雅,富有很浓郁的文化气息,所以很多优秀的文章都善于引经据典。一、巧引诗文靓标题化用诗文拟标题既新颖别致,又含蓄深刻,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2005年高考有的直接引用诗文作标题,如“留得残荷听雨声”“何处散发弄扁舟”“掀起你的盖头来”。有的改变形式,化用诗文,YSW2006.11升级作文为我所用,如:“雨正大路也正长”(化用了鲁迅的“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生如夏花”(借用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化用米兰·昆德拉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明代复古文坛“后七子”的盟主,王世贞声名卓著,交游甚广。本文研究他与俞允文的交游紧紧围绕他们的“诗文书法”展开,阐明他们的书法交游以诗文交游为基础以及诗文对书法的重要性,深入揭示书法交游对书法理论和创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大多具有一种象征意蕴,并与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内在联系。在彻底归隐前及归隐初期,其诗文中的核·讳象征性意象大致为“鸟”、“园田”、“门(窗)”,归隐后期则主要为“鸟”、“桃花源”、“舟”、“宅”、“松”、“菊”、“酒”。象征性意象不仅使陶渊明的诗文呈现出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同时也折射、隐示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轨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品读“点滴”一词,让学生体味诗文的深情。举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实例.揣摩“点滴”一词的深层涵义,品味诗文所表达的深情和所营造的艺术境界。通过品读精美的诗文.学习锤炼字词的技巧,提高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海南诗文注释的几部代表著作,如《王弘诲张岳崧诗选》《苏轼文集》《苏轼海南诗文选注》《唐胄诗文集注》《张岳崧诗文集》《琼台诗文会稿》的字、词注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杜康”不是周朝人,而应是夏朝人;“紫金”不是一个地名,而应代指富贵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东晋诗人陶渊明作为中国田园山水诗的鼻祖,后世多赞颂其诗文精神的醇美真意。综观陶渊明的诗文及其入仕、出仕乃至归隐的过程,贯穿其中的都是这浓浓的“真意”。本文从《饮酒》(其五)的“真意”入手,从而阐发“真意”不仅是陶渊明诗文的灵魂,而且是他人生的圭臬这一见解。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第19课。 教学目标1.读通诗文,读懂诗意。2.抓住“枫桥”“夜泊”“愁眠”等重点词语解读诗文,体会作者深深的思乡、忧国之情。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其中规定必背古诗70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中古今优秀诗文的背诵基本上能落实到位,而“课程目标”中“背诵优秀诗文”的要求往往被忽略,甚至无人问津。那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陆续问世的语文教材中文言诗文所占比例明显提高,高考以及各地中考试卷中文言诗文所占分值也明显增加,文言诗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文言诗文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除了教学方法陈旧呆板外,根本原因在于急功近利的应试原则在主宰着教学全程,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显然,这样的现状不加以改变,仅靠文言诗文“量”的增加是难于获得理想效果的,更无法实现教改的目标。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言诗文教学也应该引进“源头活水”,才能展示独特的魅力,放射出绚丽的光彩。这“…  相似文献   

20.
闵支农 《江西教育》2014,(10):25-25
为了弘扬中化文化,让经典诗文走进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们体会经典诗文的艺术魅力,赣县城关第四小学举行“回顾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诵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