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输出战略是美国外交的重要策略,在其文化传统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美国民主输出战略的实施是理想诉求和现实刹益追求的有机统一,这其中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第三次拉美移民潮以墨西哥移民为主体,它具有移民分布集中,历史与语言文化风格独特,规模庞大的特点。拉美移民族群难融于美国主流社会,美利坚文明的聚合力受到了冲击,从而招致美国社会的不满以及政府政策的限制,这引起了美国与拉美有关国家之间的外交摩擦。本文试图对拉美移民潮给美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3.
"门罗主义"自1823年被美国政府提出,它是美国孤立主义对外政策传统在拉美的具体体现。美国提出"门罗主义"是想置美洲为"美洲为美国人的美洲",变拉美为其后院的扩张主义战略,力图实现从美国的"一国孤立"到美洲的"集体孤立"。美国在十九世纪不同阶段上的对拉美的外交实践是植根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等条件因素。美国与欧洲列强的争夺是导致拉美的独立与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美国输出民主的理论逻辑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对外输出民主由来已久,并在冷战后加大了力度.为输出美国式民主,美国大肆宣扬"天定命运论"、"民主和平论"、"主权有限论"、"民主促进人权论"、"民主普世价值论"和"历史终结论"等论调.输出民主实际上是美国的一种对外战略,它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充分表现了美国的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本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外交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领导世界、维护其霸权地位。美国以武力或“柔性”施压在中东地区推行美国式的民主而使得民主失去了原有意义,变成“危险的民主”。“适应型民主”对美国与阿拉伯世界都提出了要求,它的实施对中东的民主化进程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昆西·亚当斯的外交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天定命运论”为核心的大陆扩张思想;在拉美独立运动中体现出的以中立为标志的孤立主义思想;在美英俄就北美西北海岸的主权争议中,他提出的以排它性为目标的非殖民原则思想。昆西·亚当斯的这些外交思想对19世纪的美国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翻开了新的篇章,在政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宪法、民族关系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期致力于开拓新的局面.和平共处基本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70年代初,与美国关系正常化,获得外交的重大突破.实现了外交新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外交政策作了一系列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8.
昆西·亚当斯的外交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天定命运论"为核心的大陆扩张思想;在拉美独立运动中体现出的以中立为标志的孤立主义思想;在美英俄就北美西北海岸的主权争议中,他提出的以排它性为目标的非殖民原则思想.昆西·亚当斯的这些外交思想对19世纪的美国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拉美战略是战时美国大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就逐步谋建自己的拉美战略,同纳粹争夺拉美,从中立过渡到非中立,随着欧洲战事的进展,又着手建构美洲的防务合作体系,其拉美战略初具框架。这为其后来拉美战略的展开与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为了把拉丁美洲变成一个稳固的战略后方。在该地区进行了经济、政治、军事等全面的扩张活动。但是,美国在拉美的殖民统治激起了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古巴革命的成功动摇了美国在拉美的殖民统治。古巴导弹危机揭开了美苏在拉美争霸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宜宾学院学报》2021,(1):15-22
自由国际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一方面,美国主要依靠自身实力来实现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它强调其民主价值理念的宣扬和灌输,以此推进国家利益的实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美国自由国际主义外交理念经历了威尔逊时期、冷战时期以及后冷战时期三个阶段,它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形式上的差异,但本质从未改变。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在对外政策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调整,但特朗普并没有放弃美国民主的输出,对外政策也未回到孤立主义的窠臼,实际上是对美国国家利益的简单化处理。因此,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本质上并未违背自由国际主义,只是其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外交理念中的使命感受到殖民地时期清教传统与美国立国之初各种政治信条的双重影响。使命感意识对美国外交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山巅之城"模式影响下的孤立主义;其二,输出"美国信条"模式影响下的干涉主义。在美国的外交实践中,这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即便有血与火的教训,美国仍不遗余力地输出民主。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种族、文化、制度优越感以及美式道德标准和天命意识,成为推动美国进行民主输出的三驾马车。认清美国输出民主的宗教文化背景,对我国抵御美式民主意识形态渗透,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石油是我们看待美国中东政策的一个视角和窗口.美国的中东石油外交政策在美国的中东外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维护美国垄断财团利益、美国中东石油利益的重要措施,更对美国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美国通过合作主义外交有效地维护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但美国在对外扩张的同时,也体现了其权力与自由的悖论,而这也反映了美国民主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走近拉美     
近来,中国和拉美国家交往密切,高层互访增加,特别是胡锦涛主席和曾庆红副主席先后对拉美国家访问,使远隔数万公里的中拉"距离"一下子近了许多。拉美在我国外交全局中有着重要地位。从外交总体布局看,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外交的基础,拉美是我们加强这一基础的重要环节。拉美地区总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8%,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73):34-35
"门罗主义"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重大外交战略。在19世纪初期,美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拉美殖民地革命不断,欧洲列强的武力干涉及当时美国自身实力不足和扩张野心的膨胀催生出了"门罗主义"。同时,正是这种自身实力与扩张野心膨胀的矛盾性使得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既具有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又具有进步性和扩张性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7.
一、拉美民主化进程对教育的促进 拉美许多国家在上个世纪独立后就建立了共和国并制定了宪法。但是这种民主制与当时的大庄园制、“考迪罗主义”是不能相容的,其民主徒有虚名,长期来,拉美军人政府与文人政府不断更迭,军事政变屡见不鲜。因此,反对独裁,实行民主,一直是拉美人民的普遍愿型。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2014,(21):6-6
正2014年9月21日,由欧美同学会拉美分会协办、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和北京飞舞拉丁文化俱乐部联合主办的首届"北京·国际SALSA艺术节"在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圆满落下帷幕。阿根廷驻华大使马蒂诺、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玻利维亚驻华大使恰卢普、中国驻古巴大使张拓、欧美同学会拉美分会副会长王小芳以及来自拉美和加勒比驻华使馆的外交官和SALSA舞蹈的爱好者,共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届艺术节上,来自古巴的著名乐队La Barriada进行了现场演奏,20余位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外交政策历来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国家利益为目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要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美利坚民族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诸多迹象表明,二战后发端于"富布莱特计划"的美国文化外交依托美国文化的载体,日益彰显美国外交的文化色彩,披上了厚重的文化外衣。而作为学术研究的美国研究也正日益成为美国政治、外交的载体和传播美国式民主和价值观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为了把拉丁美洲变成一个稳固的战略后方,在该地区进行了经济、政治、军事等全面的扩张活动。但是,美国在拉美的殖民统治激起了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古巴革命的成功动摇了美国在拉美的殖民统治。古巴导弹危机揭开了美苏在拉美争霸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