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永萍 《安顺学院学报》2010,12(1):19-20,82
伊迪丝.华顿(公元1862~公元1937)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她出生,成长的老纽约为创作背景。在《纯真年代》里华顿以其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一个新鲜又独特的老纽约社会,并揭示了美国上流社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的道德危机,以及他们为自己的保守和虚伪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文章旨在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来解读其代表作《纯真年代》里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2.
刘杰  范丽娟 《海外英语》2013,(7X):183-184
伊迪斯·华顿堪称是19世纪末美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女作家《,纯真年代》作为华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展现了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的全景。目前国内学术界较多地关注其中的女性意识,男女主人公的悲剧性等主题特征,但很少分析这部作品中的矛盾与冲突。这篇论文它旨在从个人,家族,整个纽约社会三个角度,利用女权主义理论来分析男主人公纽兰.阿彻尔,传统女性梅·韦兰和憧憬自由的埃伦·奥兰斯卡之间的内心矛盾冲突以及本身带有矛盾色彩的老纽约社会中各个家族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3.
伊迪丝.华顿(公元1862-公元1937)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她出生,成长的"老纽约"为创作背景。在《纯真年代》里华顿以其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一个"新鲜又独特"的老纽约社会,并揭示了美国上流社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的道德危机,以及他们为自己的保守和虚伪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文章旨在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来解读其代表作《纯真年代》里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4.
伊迪斯·华顿的《纯真年代》是以19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初的纽约上流社会为背景的风俗小说,其中"纯真"是其一大主题。本文通过分析纽约社会、男主人公纽兰·阿切尔、女主人公梅·韦兰及埃伦·奥兰斯卡解读"纯真"年代里的纯真和伪纯真。  相似文献   

5.
伊迪丝·华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如实地刻画了一个世纪后"老纽约"上层社会的风俗礼仪和"四百大户"表面的奢华与内心的苦闷挣扎。华顿的小说题材广泛、尤其以描写美国上流社会的世态风俗而见长,大多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天真时代》中的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6.
伊迪丝·华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她因《纯真年代》荣膺1921年普利策小说奖,是该奖授予的首位女作家。在这部作品中华顿不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描绘了上流社会生活的繁文缛节,更以艾伦在纽约的生活反映了美国内战后的时代特征,并结合自身经历探索了个人理想与社会规范的关系,使一个看似平常的爱情故事超越了风俗小说的局限,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主题。  相似文献   

7.
《欢乐之家》和《纯真年代》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扛鼎之作,两部小说都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纽约上流社会为创作背景,描述两位与上流社会传统逆流而行的女主人公莉莉·巴特和埃伦·奥兰斯卡的成长历程。从两位女主人公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本人华顿的缩影。华顿虽然并不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但她的小说大多以叛逆的女性与社会习俗的抗争为主线,反映女性的生存现状,引人深思。本文主要通过《欢乐之家》和《纯真年代》的两位女主角及作者的自身经历探讨华顿女性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虽然出身于纽约的上流社会,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出人意外地创作了小说《夏》。根植于美国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并结合夏洛特·吉尔曼、凯特·米利特以及鲁思·罗森等女性主义理论家的观点,本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妇女的经济困境、华顿对美国底层女性渴望摆脱贫困的书写以及小说所反映的当时美国社会给予女性经济选项之缺乏三个层面解读小说《夏》。小说正视了20世纪早期身处底层社会的美国女性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并敦促美国社会对其根源予以深刻的反思。它所反映的社会与性别问题,对于21世纪的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仍然具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2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教育史研究经过20世纪几代教育史研究者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2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进行了历史的回顾,认为美国教育史研究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30年代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运动时期教育史研究出现危机,40年代教育社会基础理论的创立时期教育史研究开始徘徊和遭受挫折,4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在曲折中前进,5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出现新曙光-新教育史学的滥觞,70年代新教育史学面临新的挑战,教育史研究出现了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
伊迪丝·华顿作为美国19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创作的小说《纯真年代》反映了19世纪末纽约上流社会不同人物在环境压力下的悲惨遭遇,整部作品文笔细腻优美、结构精巧,一经推出便在美国文坛引起强烈反响。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的情节、人物的背景、特点,直接定位了小说的基调,男性人物的价值观、自由间接引语的叙述手法与暗含的女性主义叙事人物、声音与情节形成对照,表达了《纯真年代》女性意识、女性话语权观念,伊迪丝·华顿有关女性出路问题予以前瞻性设置,以促进女性权利在男权社会中真正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11.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其代表作《纯真年代》为她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及在文学史上的永久声誉和地位。这部作品堪称历史巨著,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里面有象征着永恒的人和物,他们看似不朽的,永远屹立在那里,不变老不褪色,能抵挡一切新事物;也有朽的代表,他们和普通的人和物一样会慢慢老去,渐渐消退。在朽与不朽的对立中,所谓的永恒在消逝,这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旧事物的更替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2.
美国高等教育,根植于北美殖民地初期,发展于19世纪,经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调整和二战后半个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向深度和广度的推进,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此过程中。美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美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由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时期,并最终形成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奥弗德在《白脸》里描写了美国种族主义社会的深层意识和欲望冲动,探测同时代作家未曾触及的阴暗角落,揭示了种族歧视文化如何使黑人变成精神"奴隶"的主体性生产过程。该小说在创作手法上顺应了自我暴露和自我悲哀的城市自然主义文学传统,强化了性恶书写的色彩。从津巴多的人性观来看,奥弗德在这部小说里对人性善与人性恶的交织描写凸显了美国社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复杂种族形势和黑人社区的内在问题,展示了系统力量之下的人性之恶、情境力量之下的人性之恶和个体力量之下的人性之恶。奥弗德关于人性之恶的描写和主题阐释极大地提升了美国黑人城市自然主义作品的文学价值,其主题寓意与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黑人作品相比,的确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罗晓霞 《海外英语》2015,(9):175-176
亚伯拉罕·卡恩的《耶克尔—纽约贫民窟的故事》描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居住在美国纽约下东区犹太人的生活。该文试图从卡恩在小说中对犹太移民生活状况的描写和其自身的政治身份之间的矛盾出发,来分析卡恩隐藏的立场。本文认为卡恩合理化当时美国的排外风潮,用移民个人性格的缺陷来掩盖美国种族歧视现实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商业化浪潮。  相似文献   

15.
亚伯拉罕·卡恩的《耶克尔—纽约贫民窟的故事》描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居住在美国纽约下东区犹太人的生活。该文试图从卡恩在小说中对犹太移民生活状况的描写和其自身的政治身份之间的矛盾出发,来分析卡恩隐藏的立场。本文认为卡恩合理化当时美国的排外风潮,用移民个人性格的缺陷来掩盖美国种族歧视现实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商业化浪潮。  相似文献   

16.
《商洛学院学报》2017,(5):40-43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和查尔斯·达德利·沃纳的名作《镀金时代》被认为是展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风貌的经典作品。小说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一般民众到政治人物,投机逐利、贪污腐败等社会状况。而现实之中的"镀金时代",即南北战争结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阶段,也正是美国历史上腐败现象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因此,试图从小说中所展现的腐败现象说起,探讨19世纪中后期美国社会中腐败问题严重的原因,以及对于变化社会之中腐败现象与反腐败等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是斯坦贝克在艺术上走向成熟并创作出最具代表性作品的时期.农业工人三部曲真实反映了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和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作家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那个年代美国的历史,阐释同时代人的梦想和追求,突现梦幻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18.
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是20世纪早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她的作品《夏季》一反她一贯采用的上流社会背景,描写了下层社会的切丽缇·罗亚尔反叛现实,追求理想却又被现实所困的悲剧故事,展现了她成长过程中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本文从成长主题这一角度切入,着重分析成长主题,以及小说如何凸显成长主题的。  相似文献   

19.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情况下,美国曾出现第一次大的新闻报道揭丑浪潮。其杂志新闻界发起了一场揭发当时社会弊病的社会运动,史称黑幕揭发运动。黑幕揭发时期新闻媒体的大众化是推动黑幕揭发运动得以进行的外部因素。其发展过程经历了19世纪80年代报业"新式新闻事业"的出现,到90年代以"煽情"闻名的黄色新闻年代,直至90年代末20世纪初黑幕揭发时代黑幕揭发新闻的兴起。黑幕揭发者通过一系列黑幕揭发作品对美国的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劳工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黑暗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揭露,在社会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推进了进步主义运动的深入。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之下,当权者不得不加强立法,规范司法与行政。然而,媒介所传播的精英文化意识无疑也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美国媒体对政府的批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捍卫资本主义的价值标准。舆论监督对社会变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探讨该问题对我国社会变革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等教育,根植于北美殖民地初期,发展于19世纪,经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调整和二战后半个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向深度和广度的推进,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此过程中,美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美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由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时期,并最终形成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