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李昌 《中学教研》2006,(3):11-13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奥加涅相说过“必须重视,很多习题潜在着进一步扩展其数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可能性…”课本习题不仅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认真钻研教材,活化课本习题,拓展其教学功能,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重要素材,也是高考复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方法与技能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学得方法和技巧的主要“通道”。现代教育思想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教材首先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教师教学的“教本”。变“主教”为“主学”,这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始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备课主要是吃透教材,学生的学习也重在掌握教材。不少教师视教材为“圣经”,在教学中“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视教材为工具和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教材功能的转向促使教师摆脱教材的束缚和钳制,克服对教材的盲目崇拜和依赖,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所谓“活化教材”,即结合教学实际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相似文献   

4.
刘果 《湖南教育》2002,(17):49-49
教材是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版式要以“学”为本,充分发挥教材的助学功能。当前,以“学”为本的教材版式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设计者们开始注重教材版式设计的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从多方面考虑了教材版式活泼生动、准确精要等要素,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是,通观现有教材版式,便会发现其版面很少体现教材的助学功能。这体现在对教材版式进行设计时,更强调节省,而忽视了教材的实用性。学生在使用教材学习的过…  相似文献   

5.
新编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共有14个“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内或课外阅读,由于“阅读”在教学上不作要求,故考试就不涉及“阅读”知识点,长期以来被人所忽视。殊不知这些阅读材料对于深化教材内容,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增长学生才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体多翼”的劳动教育教材体系,其中“一体”指劳动教育专用教材是开展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学的主要依据,“多翼”指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的,体现劳动教育特点与要求的学科教材,是进行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学的必要补充。研究分别从自我、他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学科知识与劳动教育内容二者关系的视角,构建涵盖劳动教育教材和非劳动教育教材的体系。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劳动教育教材和相近课程教材、劳动教育教材与其他非劳动教育教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何香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153-153,155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也指出:“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以达到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责任。现行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地从课外搜集相关材料,依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美育功能就是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来源于语文教材,依托于语文教材。汉字在音、形、义上都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语文教材中有三分之二的文章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历来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客体之一。文学作品具有广泛性和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语文教材在美学上属于艺术美的范畴,其审美观具有直接性,教材内容作为一个审美观体是多样化的。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重视和挖掘教材的美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圣经式”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它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意识,而且割裂了课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材料式”教材观的兴起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习的学习生活,提高教学质量,中国还缺少从整体上拒绝“圣经式”教材观的能力,但“材料式”教材观也有其发展的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师体育教学缺乏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表现是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目标片面追求达标等。因此,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就要做到: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全方位的教学目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转变传统的教材观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教师应当在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基础上,学会“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例子”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广大教育工作,成为指导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但是对于叶老的“例子说”有不少人存在着严重的误解,认为它仅仅是叶老对语教材的专门论述。其实,认真研读叶老的教育专和书信,仔细翻阅他主编的教材,可以发现,这是对叶老“例子说”的狭隘理解甚至是曲解。叶老的“例子说”具有深邃的内容和丰富的含义,它不仅是叶老对语教育的精辟论述,也是对各科教育教学的理论贡献,同时还涉及了教材与实践关系的重大问题。综合起来,它应包涵三个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以大量史实论述了托尔斯泰“自由教育”思想是对启蒙思想家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托尔斯泰关于“自由教育”的理论,关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主张,以及重视实践、重视劳动教育、重视教材建设、提倡生动活泼教学,强调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等思想,均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教材是“金科玉律”,是“圣经”,是“范本”,是“载体”,是“例子”,是“材料”……不同的老师,受不同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全然不同,对教材的使用就更有天壤之别,传统做法是“教教材”,课改理念主张“用教材教”。不管怎样“,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笔者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根本,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基础。但是,教师在备课时有个误区:抄袭“教案”花时多,钻研教材花时少;讲究“教法”花时多,探究“学法”花时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伴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改变,教材的功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负载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功能转变为促进人的发展为主要功能。教师和学生不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因此,如何用好教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下面我以《孔子游春》第八自然段教学为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胡丽平 《天中学刊》2001,16(5):52-53
目前高师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教轻学,对课堂试讲和教育实习重视不够。高师教学教学方法应渗透数学思想,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思想,以教学手段和教材改革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要求掌握”这一教材经典式的定义,限制和束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教材”需要重新定义为“供师生学习、分析、研究、探索用的基本材料”。由此引发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及行为产生一系列的转变.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与政治学科比较,语文学科的“教书育人”功能是“隐型”的;从语文课的特点看,“隐型性”恰是语文课中贯穿思想教育的有利条件。只要教材选得好,语文课可以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功能,譬如认识功能、审美功能等。但语文课不能上成思想教育课,也不允许这种教育的面面俱到。要寻找好突破点,使思想教育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既不露痕迹,又贯穿始终。只有抓住“隐”的特点,才能更好地驾驭课文,驾驭课堂,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初一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可以被看作是以心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它标志着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已经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计划,以传统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不能完成现在心理教育的任务。所以,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活动性”的教学形式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0.
“双线架构”是指劳动教育教材体系由明线“自我—他人—社会”和暗线“国家—个人”双线组合而成。前者从内容视角体现出劳动教育的范围由“个人—他人—社会”逐步扩展的理路;后者则从功能视角反映出劳动教育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内质。劳动教育终极目标上指为党和国家培育人才,下指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二者共同构成劳动教育教材的体系。劳动教育教材“双线架构”体系是推动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抓手,是落实劳动教育政策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劳动教育教材编写和教学的重要依凭。构建劳动教育教材“双线架构”体系,从劳动教材建设的角度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可以从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劳动知识技能与思政元素的结合、学段的衔接等方面落实劳动教育教材的“双线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