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远行     
路上,四人一马停下。休息。“佛在哪里?”猴子在石头上自言自语。“废话……”唐僧瞪他。“在灵山啊,猪都知道的。”猪八戒头也不抬。  相似文献   

2.
翻看近年中考满分作文,不难发现一些文辞华丽却思想空洞,经不起推敲的作文。这些作文看上去很美,读起来很顺,但细品却味同嚼蜡。文中尽是堆砌的辞藻,“潇洒”的废话。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蒙蔽了阅卷老师的眼睛,更让“废话”者浑然不觉,继续废话。此类现象,应引起我们的警惕与反思了。下面就举一例让大家看看什么是“潇洒的废话”。  相似文献   

3.
论废话     
“废话!”“别费话!”“少说费话!”都是些不客气的语句,用来批评或阻止别人的话的。这可以是严厉的申斥,可以只是亲密的玩笑,要看参加的人,说的话,和用这些语句的口气。“废”和“费”两个不同的字,一般好像表示同样的意思,其实有分别。旧小说里似乎多用“费话”,现代才多用“废话”。前者着重在罗唆,罗唆所以无用;后者着重在无用,无用就觉得罗唆。平常说“废物”“废料”,都指斥无用,“废话”正是此类。“费”是“白费”“浪费”,虽然指斥,还是就原说话人自己着想,好像还在给他打算似的。“废”却是听话的人直截指斥,…  相似文献   

4.
课堂语言,应当言简意丰,最好杜绝废话。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有些“废话”不“废”,而且成为课堂教学的必需品,适时、适度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适时的“废话”是一种有效的课堂语用策略当然,作为特殊情景下的课堂对话,由于“教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课堂语言,应当言简意丰.最好杜绝废话。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有些“废话”不“废”.而且成为课堂教学的必需品.适时,适度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四人帮”的一个死党曾经洋洋自得地宣称:“我拣了一块石头,是块有棱角的石头”。“石头”所指,就是那个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曾经在大学入学文化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课堂废话”,就是指“缺乏教育教学价值或离开课堂主题的言语”,因其“毫无意义”,故称之为“课堂废话”。然而“意义”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性概念,任何事件相对于特定情景下的不同主体,都有可能呈现出不同的主观评判。以“第三者”的身份,用脱离具体语境的、静态的、平面化的语用标准来评定“废话”,甚至武断地为其罩上一层浓厚的“贬意”色彩,这是有失公允的。一、适时的“废话”,一种有效的课堂语用策略作为特殊情景下的课堂对话,由于“教化意识”评价的强势介入与主宰,人们从来都是以教育教学的价值标准来评判的,将与之无关的话语一…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游戏,叫做“石头、剪刀、布”.玩法简单,两人或多人同时做出“石头”、“剪刀”、“布”的3种手势.“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若手势相同则平手.多人游戏中3种手势同时出现也算平手.这种游戏胜、负、平的概率都为了1/3,是既公平又简单的游戏.  相似文献   

9.
东游记     
(上)话说孙悟空的后辈孙悟东被关在一块石头里已经有上万年了。有一天,石头爆了,孙悟东蹦了出来。孙悟东一个筋斗来到了花果山。正玩得起劲的小猴突然被吓得面如土色,纷纷说:“大家快跑,妖怪来了,快逃吧!”孙悟东说:“大家别慌张,我是孙悟东。听说牛魔王在花果山称王,俺老孙想去见识见识牛魔王。”孙悟东穿过水帘洞一看,原来牛魔王是一头公牛。他问道:“你是头公牛吧?”牛魔王说:“废话,地球人都知道。”孙悟东说:“那你应该回大草原,这里是花果山,全是水果,没有草给你吃,更没有母牛给你做女朋友。”牛魔王同意了,决定回草原。花果山的猴爷…  相似文献   

10.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反馈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张先生摇摇头;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张先生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先生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说:“速度!”张瑞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确!”  相似文献   

11.
在人的一生里,总有不少“石头”,时不时的悬挂在我们的心里。它们的“形状”各式各样,如有“说谎石”、“考试石”等等。有的“石头”,只在我们心里悬一会儿就掉下来了;而有的“石头”,则久久地悬在那里,让我们担惊受怕、心情难受,很不是滋味。今天我要说的,就是藏在自己心里的这后一种“石头”。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关垭小学六(2)班的石磊,也许是名字里全是石头的缘故吧,小小年纪与众不同,竟痴迷于寻找石头,钟情于收藏石头,俨然像是位“资深”的石头收藏家。说起他的石头情结,故事有一串呢!萌生爱石意有一年国庆节,石磊参观了十堰市的一个奇石展。在展厅里,玲珑剔透的墨湖石、七彩纷呈的汉江石、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等让石磊目不暇接,特别是一块“鹤驾端云”的石头简直把他惊呆了:“世间还有如此奇妙的天然艺术品,我也要收藏石头!”一个星期六的早晨,石磊带上干粮悄悄地出发了。他沿着汉江而上,走着走着,河道出现了分汊…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悖论     
孙志毅 《师道》2002,(11):21-21
“上帝能创造一块连自己也举不起的石头吗?”这是狡猾的无神论者对基督徒的一个经典性的刁难,其目的是借以反驳“上帝万能”的结论。你回答“能”与“不能”都会上当。你说“能”,那么就意味着世界上还有一块石头是上帝举不起的,而连一块石头都举不起,那还能算是“万能”?你说“不能”,那么,就等于说“上帝不是万能的”———因为连一块石头都造不出,谈何“万能”?这样的二难推理,在世俗世界的论辩中,它固然可以置对方于死地。可惜在宗教世界里,逻辑推理、科学实证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信仰便是信仰,无须考证、推理的。你…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悖论     
“上帝能创造一块连自己也举不起的石头吗?”这是狡猾的无神论者对基督徒的一个经典性的刁难,其目的是借以反驳“上帝万能”的结论。你回答“能”与“不能”都会上当:你说“能”,那么就意味着世界上还有一块石头是上帝举不起的,而连一块石头都举不起,那还能算是“万能”?你说“不能”,那么,就等于说“上帝不是万能的”———因为连一块石头都造不出,谈何“万能”?这样的“二难推理”,在世俗世界的论辩中,它固然可以置对方以死地。可惜在宗教世界里,逻辑推理、科学实证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信仰便是信仰,无须考证、推理的…  相似文献   

15.
朋友告诉我,他小孩二三岁时,常听孙悟空出世的故事,于是在山中捡来一块石头,放到家里盼望着石头崩裂,钻出个孙悟空来。朋友没说那是胡闹,而是对儿子说:“石头要在电闪雷鸣中,才能裂开。”儿子听说后,每到下雨天,便把石头放到窗户外,期盼着“孙悟空”能从石头中钻出来。  相似文献   

16.
我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上《石头》(鄂教版自然第三册)一课让学生讨论石头的作用时,我引导学生看图回答,像挤牙膏一样,好半天学生才回答出“石头能做房子”、“石头能修路”。这时,有一个叫刘拓的男生喊起来了:“老师,石头能吃”。顿时,教室里一阵哄笑,我也望着他不吱声。刘拓同学一见这情景,急了,  相似文献   

17.
石头家塑料大棚离家挺远的.石头的爸爸办了必要的手续后,立了几十根电线杆。买了一些铝质电线,请了当电工的舅舅在大棚里装了照明灯.石头发现大棚里的100W灯泡没有家里100W的电灯亮.石头说:“我要量一下灯泡两端电压.”石头舅舅把多用表调到250V电压档,问石头:“怎么量?”石头看着灯泡。摸摸脑袋说:“就得把灯头上盖拧下来了.”说着就要蹬梯子上去拧.舅舅说先别忙。说着把灯关了.过了一会(1.为什么要等一会?)才对石头说上去吧.石头上去拧开上盖后,舅舅把多用表递给他,并嘱咐道:“用测棒尖接触接线螺丝,千万不要把测棒的金属头向里伸!”(2.为什么不能向里伸?)石头小心地测出灯泡两端电压,告诉舅舅是190V.舅舅问石头:“这种电线每10m长的电阻是两欧姆.你能不能算出用了多长的电线?”石头想了一会说:“得回家量量电压.”回家吃晌午饭前,测得家中接往大棚的闸刀两端的电压是215V.  相似文献   

18.
吃石头     
巧巧是一只顶顶聪明的鹦鹉,很多事情它一看就能明白。一次,它见小鸡吃东西时,把一颗小米粒般的石头也吃了下去,就笑着说:“小鸡呀,你太粗心了,把小石头吃下去,肚子会疼的。”“不。”小鸡说,“我吃石头是为了磨碎食物,帮助消化。不吃石头肚子才会疼呢。”又一次,它和山雀一块儿玩,看见一头非洲大象用牙齿凿下岩石,用鼻子卷着往口里塞。山雀大吃一惊地问:“呀!大象怎么会吃石头呀?”巧巧笑了笑说:“这有什24么奇怪,他吃石头是为了帮助磨碎食物哩。”大象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摇摇头说:“小鹦鹉,你说错了。我吃的这种岩石…  相似文献   

19.
你问我,这堆成了一本书的文字是什么?我会拍拍你的肩膀,告诉你:“废话,就是一本书啊!”  相似文献   

20.
本期互动     
近日,备受关注的2007年广东高考考试说明正式精彩亮相。一直牵挂于心的“石头”终于落地,接着是对“石头”的百般审视,希望能找出些有利于高考的“所以然”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