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院校地质教育工作创新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资源、环境问题已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地质教育工作亟待创新。文章从地质教育工作要超前于实践、高校地质教育工作要结合学生职业生涯以及打造高等院校特色地质教育三个方面阐述了地质教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4):F0004-F0004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07年10月11~12日,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召开了“和谐社会与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研讨会”。来自22所高等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河北省教育厅、国土资源厅、地质勘察局和地质出版社的领导,近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的内涵及相应对策、举措”和“地质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研讨,并组建了《中国地质教育》第四届编委会和成立了地学教材建设咨询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3.
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地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在简述“积极发展地质教育”主要内容后,分析了地质人才供求现状与地质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按照《决定》精神提出了“积极发展地质教育”的七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一线地质人才严重不足、创新人才不足、领军型人才不足、人才机制不完善,极大地制约了地质工作的服务功能与作用。强国必先强教,强地质必先强地质教育。因此,地质工作发展必须加强地质人才培养,将地质教育纳入地质工作,并优先发展。在未来20~30年,我国应建立起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本概念的地质学科体系,使地质人才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地质学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从高等地质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地质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地质工作的加强,社会对地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类型上均明显增加。从地质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领域分析,认为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来培养人才以满足我国地质行业市场需求。通过分析单一教育模式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问题,指出地质类研究生教育模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模式的转变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硕博连读、企业培养和工程硕士是今后我国专业式主体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和扩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由传统地学院校转型而来的多科性院校,在发展新的学科专业的同时保持并发展地学类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类本科专业教育对打造地学类专业的办学特色、在专业建设上实施品牌战略、理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以及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建议重塑地质专业精神、加强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努力打造西部地区资源、环境、地质基础研究的知识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介绍国内外合作教育模式,分析了国内地质工程专业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地质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确定了地质工程专业合作教育机制,建立地质工程专业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地质工程教育为国家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及人们对于地球科学认识的更新,我国高等地质工程教育模式中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工程实践单一等问题日益严重.文章指出必须以创新为目标,实现地质工程教育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武警警种学院地质类任职教育的特点,从现代教育观、教学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五个方面探讨了任职教育教学模式。任职教育已成为武警警种学院教育的主体,部队建设是地质类任职培育赖以生存的土壤,胜任岗位需求是检验其教育质量的最佳标准。  相似文献   

11.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本文从专业学科分布、学位结构、专业技术职务和年龄结构等方面对目前从事高等地质教育的师资队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今高等地质教育的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等地质教育教师队伍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高等地质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地质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就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发展地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创新战略,以人才强校,以特色建校,加强地质教育改革,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教育》2014,(4):F0004-F0004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于9月27~28日在吉林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企业界代表100余人。会议的主题是“全面深化地质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孟宪来主持。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韩晓峰致词.对会议的召开表示庆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学地质填图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美国大学开展地质填图教育的一些特点,指出美国大学具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地质填图人才培训体系,培养了大批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及宽广知识面的、自主能动性较强的地质人才。文章认为我国大学在地质填图教育中也要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地质特色的培养系统,培养和储备地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F0004-F0004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06年9月,在长安大学召开了“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十多所地质类高等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有关领导,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质教育》2011,20(4):7-7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新版《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  相似文献   

1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地质教育新发展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文章总结和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地质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并给出今后推进地质教育新发展的四个举措,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稳固教育基石谏言献计。  相似文献   

18.
地质教育是新时期地质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十二五"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给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于加强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对地质环境保护特别是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监测评估、综合治理和应急体系等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在此新的形势下,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召开的"我国地质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对于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地质教育改革发展大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质教育》2016,(1):F0004-F0004
2015年10月23—24日,“深化地质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研讨会在江苏徐州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中国矿业大学承办。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出版社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40多个单位的12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0月,首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在成都理工大学成功举办,吸引了全国26所高校的61支队伍参赛.竞赛分为地质技能综合应用、地质标本鉴定、钻井岩心地质编录、综合地学知识及技能4个单元.竞赛成绩分析表明:参赛学生对地质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而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差,且各地质类高校参赛学生之间差距明显.根据本次竞赛具体情况,结合当前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现状,分析了我国高等地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5个方面探讨了高等地质教育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