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总书记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时提出的,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总书记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要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要了解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上看,第一,强调了“先进性”的主导原则,第二,突出了“慎终如始”的发展过程论;第三,注重了“三个代表”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2.
本把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作为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提出原因的逻辑起点,论述了当前党所面对的客观环境的特点,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是符合客观环境要求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章在表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党的先进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并且要求我们党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永保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建党学说。“三个代表”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是“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切实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其领导楷模作用发挥如何,影响着其他众多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及行动。为此,本文试就实践“三个代表”与党员领导干部修养这一问题进行精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总结历史经验,立足当今实际,着眼未来发展提出的一个意义深远的科学论断,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指导党的各项工作的伟大纲领和行动指南。当前,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用“三个代表”思想解读我党历史上三个22年的发展历程,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创造辉煌的业绩,根本原因在于党坚持了“三个代表”思想;在探索着前进的道路上犯的严重错误.归根结底是违背了“三个代表”思想。“三个代表”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着巨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建理论之一,是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六大把它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在当前形势下我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国际背景,也有国内背景。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与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思想有着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两一脉相承,内在联系,具有统一性。“三个代表”思想是对“三个有利于”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搞清楚两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和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审视中国共产党,可以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在“三个代表”的历史客观必然和自然实践“三个代表”的主观必然中诞生的。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根本历史条件,历史依据,这种必然相应地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是好“三个代表”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和宝贵思想武器。必须切实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学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学习主体和实践主体;青年学生应学习历史,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青年学生应自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思想提出后,广大理论研究者就“三个代表”思想与中共历史研究的理论探讨,围绕这一理论而建构起了一套全新的中共历史研究的理论范式。首先,中共历史研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成为中共历史研究的内容。再次,中共历史研究要把“三个代表”思想“还原”回历史。第四,中共历史研究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衡量标准。最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解读中共历史。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的思想是三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长期进行不断探索的科学结晶,是中国共产党近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以“三个代表”作为检验党的建设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与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致的,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党的建设上的创造性发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有着丰富的内涵,富有时代新意,对党的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今年5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主持召开党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理论创新、思想本质、指导实践等重大问题,深刻地说明了它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并且指出“三个代表”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治党治国新理论的内涵更加鲜明和丰富。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思想是我党八十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实践证明:党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历史;是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化前进方向的历史;是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历史。违背“三个代表”思想,党就会遭受挫折、乃至失败。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再次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产物。通过对“三个代表”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可以明确“三个代表”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推进和深化,以及“三个代表”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新形势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其中的每一个“代表”都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着紧密联系。本着重论述了现阶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运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从而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的公正廉洁的党,更好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其中关于党代表先进化前进方向的论述是“三个代表”的灵魂,本分析了先进化的实质和特点,提出党代表先进化发展方向是历史的必然,并阐述了应该怎样代表先进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根本要求,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图书馆工作的新要求,应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实践到图书馆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图书馆服务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使“三个代表”得要思想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江泽民同志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深入探究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这一思想体系的形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产党执政反历史经验的总结,顺应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三个代表”思想体系的形成有着内在的客观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