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最本质的问题——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学过的知识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呢?一方面,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在“精”字上下工夫。要精心选择针对性强、综合性高的习题作为复习的题目。另一方面,在使用习题时,要在“多”字上作文章。笔者认为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是“三多”,即一题多问、一题多思、一题多变。  相似文献   

2.
练习与复习课是指在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和复习,让学生概括地理解和掌握学过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一类课型。练习与复习课主要有巩固新知、加深理解、形成技能、拓展思维等功能。该文以学习历程案为抓手,通过驱动问题融通“教”与“学”的目标、问题统整贯穿核心任务学习、学习评价建构创造关联、共同合练促进思维提升等关键步骤,建构练习与复习课的教学路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3.
“出活题、查基础、考能力”是高考数学命题的基本思想,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和复习中必须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训练落实到位,不仅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构建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脉络,系统基础知识,形成网络结构,而且要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和“知识块”的搜索引擎与“浏览器”——记忆、思考、联想、应用的策略和方法,使之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我在进行毕业班应用题总复习时,按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二条线索,设计出应用题的“阶梯式”题组和“平行式”题组。用这两类题组对学生进行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阶梯式题组 阶梯式题组就是以一步计算应用题为基本题,使其条件按照由简到繁、问题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为一系列应用题,组成题组。通过阶梯式题组的训练,能使学生深入理解一步应用题与多步应用题之间的关系,掌握多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推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初中学生通过二年时间的学习,对物理基本知识与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已经初步掌握与了解。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并把它们熟练地运用到具体的物理问题中去是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由于物理问题繁多,在复习过程中面面俱到足不可能的,时间也不允许。但是重点知识又必须让学生融会贯通、透彻掌握,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在复习中必须加强知识方法的迁移与辐射。而“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正是体现这种要求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认知学认为,数学学习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化和顺应是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方式,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缺少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或者原有观念不稳定、不清晰,就应设计、组织一些引导性材料,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架设一座“认知桥梁”.■一、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提供稳定固定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总要涉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总是从其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在备课时,一…  相似文献   

7.
董入兴  钱宁 《中学数学研究》2010,(3):F0002-F0002,1,2
高三教学有别于新知识的教学,它是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中学数学知识体系,具备了一定的解题能力的基础上的复习教学,也是在学生基本认知了各种数学基本方法、思维方法及数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再认识、再实践、再发现的复习教学.其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综合性较强的练习中获取知识、学到方法、学会“数学地思维”,并能充分地、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达到锤炼思维,  相似文献   

8.
政治学科高考十分注重能力考查。在此,根据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以高三《思想政治》为例,谈谈复习中能力培养的方法问题。 一、点面结合与结构图示复习法 点面结合,即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相结合。全面复习法,是全面系统地复习教材所有内容的复习方法。复习时对知识的掌握要做到全、准、熟。“全”,就是指在复习时依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对知识点的掌握要全,覆盖面要广,不留知识死角,不漏知识要点。对“四题”即课题、节题、框题和课后思考与讨论题要全面理解。例如,高三《思想政治》有前言加五课,共有13节、36框、18道题。复习时要逐一进行复习,避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复习课的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讲了不少题,学生也做了不少题,但一遇到新题,往往还是不会。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应变能力,怎样才能帮助同学们提高应变能力呢?我们认为在复习课的教学中,采用一题多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法即是由基本题出发,通过纵横的变型,将基本题变成较复杂的问题,帮助同学们把握题目的结构特征,了解复杂问题的来龙去脉,掌握解题的思维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同学们开阔视野,提高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一般应用题 1.复习要点及要求使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一般复合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解答步骤;能独立、正确、灵活地解答稍复杂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复习建议 (1)一般应用题的复习重点是:弄清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突破找“中间问题”这个难点。 (2)对简单应用题的复习,必须让学生掌握常见的“部分数与总数”、“两效相差”、“份总”、“倍数”等数量关系。 (3)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分析应用题常用的分析法和综合法,此外,还应指导学生用线段法、图示法,列表法等基本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整理与复习”要精心设计习题,使学生通过复习,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一、通过教材第1题复习乘、除法的含义和应用;通过第2题复习“倍”的概念和应用;通过第3题复习全部乘法口诀。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设计如下练习: 1.填空 (1) 算式“7×6=42”,表示( )个()相加的和是( );也表示( )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据此,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确定了“问题探究式”复习课模式。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掌握教学大纲完成相应教学任务之后,如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双基,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总复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笔者打破初三化学常规的“四大块复习法”,采用了编拟题组复习法,即在统览教材和驾驭纵横知识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组组相关题组,并在每一题组中,选择一道或几道典型例题,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讲解、提问、讨论与学生练习为主线,来强化教学目的与要求的一种复习方法。现将题组简要归纳如下。理解型题组对每一个概念或定律,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和运用恰当,往往要注意弄清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对象;  相似文献   

14.
“复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学习形式。知识的掌握有一个认知、巩固、再现、重复、应用的过程 ,复习和应用是关键。学会复习就等于学会了有效学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综合复习……表现在课堂上 ,则称之为“复习课”。复习课该怎么上呢 ?这需要搞清复习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复习课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复习课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什么 ?复习课不是新授课 ,不能简单的知识再现 ,不能一味的解题、练题 ,不能以教师的“辛苦”代替学生的思考。“温故”是知识的再现 (有机再现 ) ,“知新”是重新组合 ,积极创新。中学数学复习课的基…  相似文献   

15.
分数乘除应用题分“基本题”和“稍复杂的题”两种。“稍复杂的题”的解题基础与“基本题”相同,但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主要是已知数量或要求数量的“对应分数”没有直接给出。因此在练习时,首先要做好有关的基础知识的复习整理工作,使学生掌握好解题的关键。1.找对应分数的练习某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几分之几?(1/5)  相似文献   

16.
复习课是一种通过再现教学内容,巩固和完善认知结构,强化双基教学的课型,复习课的目的是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概括和综合知识,掌握和应用知识。复习课的层次、类别、目标虽有差异,各任课教师的教法也有差别,但作为复习课教学,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复习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但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复习的目的绝不仅止于此。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学生懂得如何归纳所学知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从而形成良好的技能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创造性水平。总之,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便全面发展自己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是:把握命题结构,解析知识要点,建立命题网络,贯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四看”是指纵看、横看、俯看和逆看。“四看”复习法是纵看过程、横看对比、俯看联系、逆看典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审视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对生命现象和本质的感悟,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 ,各种知识的认知、理解、掌握到综合运用直至发现、创新 ,都离不开“阅读理解”这一基本环节。而阅读又是人类接受知识的最高形式 ,也是“学会学习”的基本方式。因此 ,研讨化学学科的阅读理解策略 ,优化学生的阅读过程 ,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本文从化学学科学习特点、知识特点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化学阅读理解的途径和阅读理解的认知反思等方面加以讨论。1 化学的学习过程与阅读理解学习途径1.1 实施阅读理解学习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  所谓阅读理解是通过阅读获取信息 ,揭露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一种能力。学生、教师、…  相似文献   

20.
复习课是一种通过再现教学内容,巩固和完善认知结构,强化双基教学的课型。复习课的目的是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概括和综合知识,掌握和应用知识。复习课的层次、类别、目标虽有差异,不同任课教师的教法也有差别,但是复习课的教学,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觉得应该拥有以下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复习课的功能 1.巩固基础知识,熟练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现知识的缺漏、薄弱的环节、模糊的认识,并分别给予弥补、加强和消除。 3.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