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疫工作一直是实验动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医学与生命科学实验室特点以及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具体情况,采取6项有效措施,探索了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了安全、健康的实验环境,加强了实验动物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了实验动物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和科研支撑能力,有效地保障了实验教学及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高爽  夏薇 《教师》2012,(32):80-81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已经成为实验室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日趋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因此,加强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的生物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师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物安全存在问题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生物安全防护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机能学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了集人体机能实验、动物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为一体的机能学“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强化人体机能实验、优化动物实验、引入ESP虚拟仿真实验,改革机能实验课程体系;建立智慧实验教学平台规范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数据、精细指导实验流程、实现信息集成化管理;并完善实验教学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形成了“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新体系。新体系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实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创新能力与临床思维的培养。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提升了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制药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教学资源不足提出新思路,即以基金项目为基础,提出适合本科生的实验项目,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以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转化为探索性实验为例,阐述了实验方案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基金项目的不断更新,保证了探索性实验课程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基金项目的开发为本科生创新实验教学提供了新资源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致力于文科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但至目前国内在文科课程实验的实践问题上仍存在一系列困惑。试图从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入手,结合《会展项目管理》探索性实验的教学实践,探讨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提出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的三大重要路径,即项目体系构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互动方式创新以及探索性实验教学的考核创新,系统总结了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五大特点。借此推动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免疫学是既古老又前沿的生命科学,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是该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卓越医师计划的免疫学实验内容为试点,在充实实验教学内容、注重技能和兴趣的培养、加强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及医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动物医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执业兽医师制度的施行使得该领域更加规范化,对于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作为培育动物医学专业的高级人才的摇篮,我们应该探索如何改进对研究生的实验教学模块。积极地给予政策的扶持并落实行动是探索研究生实验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良好的实验条件,丰富的教学人才,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是基础;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良好地调动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是最终教学改革成功的结果。动物医学专业在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将会建立探索与实践相融合、共享、高效的动物医学科研模式,加速动物医学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SPF级实验动物即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动物,是生命与医学科学研究中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科学的设计、建设、使用和管理SPF级动物实验室,是提供该级别实验动物的前提条件.本文对我校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建设具有特色的医学机能实验设计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注重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就在机能实验学实验课程建设中如何将改革的课程体系、“创新”的观念和思维方法引入实验教学、开展探索性实验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传统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淘汰了部分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环境需求的实验,开发新型实验内容,使基本技能实验更具全面性,综合性实验更具新颖性,系列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实验更具深度和广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3阶段(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4层次(基础规范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实验-创新实践)、一体化(理、工科实验)的递进式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体系,并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实践。同时,大力推动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工程需求的整体性和可行性,共性整合、突出特色,让学生充分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不断强化实验的工程观和经济观,增强了综合实践能力,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