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捷科技自1998年开始精心打造自有品牌,经过几年的发展,冠捷(AOC)的品牌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有着优异的表现。掌管着冠捷中国区庞大的业务,带领着冠捷人向“巅峰”迈进,他就是冠捷科技中国区总经理——段振华先生。在他的带领下冠捷中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秉承“巅峰之作,感受巅峰”的冠捷在中国扎下了深根,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2.
师话实说     
徐珊 《大学时代》2003,(1):28-29
个性时下的学生越来越喜欢有个性的老师。个性一词含义丰富,但大抵也不过以下三种:最有生命力的个性是学识突出。鲁迅上课,把讲义一丢——“态度冷静而又充满热情,语言朴素而又娓娓动听,无论是评论历史,或是分析社会,都能入木三分,他的言论是当时在别的地方难以听到的”(冯至)。学识渊博即便技巧不济也无伤大雅,沈从文初次上课,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消息传出后,有人说:“沈从文上课,半小时讲不出一句话。”这议论传到胡适的耳朵里,胡适笑笑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儒道合一。有的表现为外儒内道,有的是外道内儒;有的是先儒后道,有的是先道后儒:有的却是穷时则道,达时则儒……很少有真正的儒家或道家。东晋的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归隐田园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似乎应该是以道家为主。但是,关于陶渊明是儒是道,历来就有不同看法。朱熹说:“渊明所说者庄、老。”(《朱子语类》)梁启超说:“他虽生长在玄学佛学的氛围中,他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却都在儒学。”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6,(3)
胡适博士曾写过一篇杂文《麻将》,尖锐地揭示了国人沉溺于此的弊端。他写道:革命家说中国有三害,即鸦片、八股、小脚,但中国还有第四害,就是麻将;前三害巳被革了命,“麻将之害”却仍旧方兴未艾。胡适作了估算——中国每天大约一百万张麻将桌,以每桌八圈、每圈半小时计,共耗费400多万小时,相当16.7万天光阴。所以他痛切指  相似文献   

5.
“五四”文学革命又称新文学运动,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开端。几十年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对于“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和起点问题,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议。有人认为:“五四”文学革命是胡适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起和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学运动。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一文中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钱玄同也说:“适之是现在第一个提倡新文学的  相似文献   

6.
《淮南子·要略》与近世章胡诸子学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要略》首次从外缘方面探讨了诸子缘起之历史实相。20世纪初叶,章太炎作《诸子学略说》等,重提刘、班旧说。而胡适则因《要略》之言,作《诸子不出于王官论》,驳章太炎之说。章胡的这种学术史言说均具有创立中国新的学术范式的意义。这至少说明,任何一种建立中国近现代学术范式的努力,都无法漠视十分丰富的中国传统学术资源。这是胡适钟情于"清儒家法",章太炎诸子缘起说虽遭批判,但其诸子学仍大行于世、并仍能于近现代学术建立有所贡献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6,(3)
胡适曾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文中云:“中国最有名的人物姓差,名不多,各省各县各村人氏。”差不多先生办事只求“差不多”。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说“红糖白糖差不多”。河北西边是山西,他当成陕西,别人纠正,他说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进化的文学观念,是胡适文学史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胡适建构白话文学史观的基础和支撑。对这个问题的剖析,有助于把握胡适倡言新文化运动的动机与目的,也有助于对这一观念的得失作一重新评价。胡适曾对这一观念作过反复的表述。1915年6月6日,他提出词乃诗之时化②。次年4月5日,他顺日记中记载了自己对于中国文学史上文学体载演变的看法。他认为,“三百篇变而为骚,一大革命也。又变为五言、七言、古诗,二大革命也。赋之变为无韵之骈文,三大革命也。古诗之变为律诗,四大革命也。诗之变为饲,五大革命也。词之变为曲,为剧…  相似文献   

9.
1917年10月,胡适把他一年来写作的白话诗编成《尝试集》,给钱玄同看,并请他作序。钱玄同和胡适还没见面时,1917年7月,他就对胡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些新诗提出过意见,说胡适的“白话诗”“犹未能脱尽言的窠臼”。胡适看了钱玄同的批评,给钱玄同复信里说:“此等诤言,最不易得……”所以胡适后来在北京所写的白话诗。就都不用言了。  相似文献   

10.
永运的森林     
杨朔是散文大家,他所写的散文都是精典之作。《荔枝蜜》一文被选入中学生课本,更是堪称典范之作,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当我正在说这篇散文怎样美的时候,一个学生私下里说:“这不是没有缺点”我于是停下来问他有什么缺点?他说:“文中‘我’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就写得很呆板.你说,我说,一点变化都没有。”我一想,这  相似文献   

11.
胡适与大学     
杨庆辰 《教书育人》2002,(22):48-48
胡适72年的人生差不多有一半岁月是在大学里度过的。他在中国学习、工作过的学校有中国公学和北京大学,在美国则有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他读过从学士到博士的各级学位,也担任过从教授、教务长到校长的各级职务,应该说他对大学是有发言权的。浓重的大学情结横亘胡适胸中,可谓终生不变。1915年,胡适25岁,在这年2月20日、21日的日记中他感情激越地写道:“吾他日能生见中国有一国家的大学可比此邦(美国)之哈佛,英国之康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嗟夫。世安可容无大学之四百万方里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绘画重“神”思想可分为三个阶段:苏轼的文人画形神论开其端,汤壁的“写意”说和倪瓒的“逸气”和“逸笔”说发展之,石涛的“神遇迹化”论和“不似之似似之”论为其巅峰。  相似文献   

13.
温利 《今日教育》2013,(5):39-39
偶读集录胡适散文、随笔的《读书与胡说》一书,对这位“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位中心人物”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20世纪50年代初期,胡适被冠以“资产阶级思想代表”,那场对他全面否定的批判运动后,人们曾一度对其噤若寒蝉。然而,从唯物主义的历史眼光来看,胡适在文学、史学、教育等诸多学术领域中的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他一生毁誉双重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曾经给香港乐坛培养出许多天王天后的香港华星唱片公司在一九九九年的成绩不错,旗下歌手陈奕迅、杨千(女华)在几大颁奖礼上都拿了不少奖项,而作为“华星三宝”之一的梁汉文相比之下就有些黯然。其实,论年资、论样貌、论歌唱实力,梁汉文都算是拿得出的人,但是,这么多年来他都是“半红不黑”,始终不能达到自己事业的巅峰。有人会说这是时运不济,想来梁汉文心中也是十分焦急,不过他仍是十分努力地为自己的事业奋斗。现在香港乐坛“大器晚成”的歌手也不少见,所以,对年近三十的Edmond(梁汉文的英文名)来}兑,二十一世纪他会“风生水起”也说不定哦!  相似文献   

15.
鲁迅批判“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的文章很多。就其杂文而言,比较集中地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的就有《十四年的“读经”》等10多篇。在中国现代文化界,对于儒家思想认识之深刻,批判之尖锐,恐怕莫过于鲁迅了。但我认为,在鲁迅所有的所谓“批儒”的文章中,最有分量的一篇是《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可以说,这是鲁迅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篇纲领性的文章。这篇文章,视野广阔,侧重说理,不但居高临下给我们论述了许多问题,而且启发我们去思考更多更深的问题。关于文章的内容是大家所熟知的,这里不需多说。我想说的是我读这篇文章时所想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一个颇多争议的人物,而其“全盘西化”论尤遭贬斥。最近李振霞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现代哲学人物评传》(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胡适”一章中对胡氏“全盘西化”论进行了辨析,令人耳目一新。掩卷沉思,我得到了一些启示:胡适的思想基本上是前后一贯的,他一生都把实用主义作为自己思考一切问题的指导思想,“全盘西化”论虽然走进了死胡同,但却留下了一些值得反刍的思想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先秦诸子智道德观论略沈继成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智”古代作“知”,《说文解字·矢部》说:“知,识词也,从口从矢。”徐颢《说文解字注笺》解释说:“知,智慧及知识之引申,故古只作知。”由上可知,“智”有二义,一是聪明...  相似文献   

18.
《随想录》五卷是巴金第二创作高峰期的巅峰之作。艺界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思想界也称,这是一部反映现代知识分子良心良知的书。这部书代表了当代学最高成就,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学范畴。  相似文献   

19.
一就一般的史料所言,郁达夫与胡适的交往始于一九二二年“夕阳楼”论争之后,近读中华书局出版的《胡适来往书信选》方知此说是不确切的,实际上早在“文学革命”开始时,他们就有书信联系了。一九一七年胡适、陈独秀等人发动“文学革命”,唤起了一批希望改革,谋求民主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觉悟。当时留学日本的郁达夫就是如此。他对胡适在《文学改良刍  相似文献   

20.
本从胡适评红的百年反思中,指出考定红楼梦作曹雪芹及其家世、发现“甲戊残本”和扫清索隐红论迷雾是胡适建立的历史功勋;而学性之阙如和后四十回另一重要作程伟元之遗漏.则其缺陷所在。他评红的功绩与局限在近百年的影响极大,给予我们的启迪是提供了看清红楼梦真面目的可能。今后应在胡适开辟的道路上前进,并对其缺陷作针对性的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