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规划能够反映出研究机构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前沿及重点问题的宏观把握与研究希冀。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制定的《俄罗斯教育科学院2010年前基础和应用领域的优先研究方向》,反映了目前俄罗斯教育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如高度重视教育的哲学一方法论研究;特别强调对教育文化本性的研究;反思和调整正在恢复中的道德教育;以对人的基础性研究为根基进行课程、教学研究;注重研究教育与开放社会的关系,等等。这启发我们做如下思考:教育科学研究归根结底应该是对人的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在与教育有关的复杂关系中寻找生长点;教育理论是实践的、应用的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在追求国际性的同时,一定要保持对国家、民族自身传统的必要维护与坚守。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的教育思想与理论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随着教育改革与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反映教育理论整体研究水平的教育学课程和教材建设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南方分院策划并通过国立罗斯托夫师范学院审订的《教育学概论》大纲,正是反映该领域进展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为帮助读者了解俄罗斯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向,现将该文的摘译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3.
办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继1977年发表《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后,又与苏联教育科学院研究员M·帕达什尼克合著了《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一书。该书已于1982年,由基辅市《俄罗斯学校》出版社出版。本书详细阐述了现代普  相似文献   

4.
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学博士、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教育协会中央理事会理事、著名的教育家H·K·冈察洛夫于1978年12月13日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冈察洛夫从十八岁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当过小学教师、共青团干部、中等师范学校主任、高等师范学院院长、《苏维埃教育学》杂志的副主编、主编、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院士、科学院主席团第一副主席等职。冈察洛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及贵所全体同事:我以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主席团的名义,衷心祝贺贵外国教育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 俄罗斯教育科学院的同事们十分了解贵所所取得的科研成就,他们高度评价这些成就,并认为有必要在自己的工作中积极利用这些成就。  相似文献   

6.
1992年在俄罗斯的中小学出现了一门新课程——经济教育,这门课程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学生、家长、教师的兴趣。特色学校———经济学校的建立为学习经济学提供了另一条捷径,经济学奥林匹克竞赛使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再次高涨。俄罗斯经济教育已经走了十几年的历程,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教育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介绍俄罗斯中小学经济教育的实践和经验,希望对我国基础教育有所启发。一、俄罗斯中小学经济教育发展的原因。(一)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经济改革的成功取决于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俄罗斯一度出现了以错误的态度对待…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过程,介绍了本世纪80-90年代俄罗斯高师课程改革的情况,并指出其对我国高师课程改革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课程设置具体而鲜明地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育教学特色。本文在简单介绍了俄罗斯应用型大学与课程改革相关因素基础上,通过中俄应用型大学外语课程设置比较分析,提出中国应用型大学外语课程应调整课程结构,适度增加专业课程内容的比例;借鉴俄罗斯"专业化"课程设置方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东正教文化基础”课程列入中等教育大纲的要求引起俄罗斯全国轩然大波。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历史和文化中东正教特点及作用的阐述表明应正确处理世俗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关系:作为传统文化的东正教文化可以走进俄罗斯教育,但要考虑课程的名称、教学的形式及讲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教育标准是每个教育系统对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学科领域应掌握的特定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 ,它对于保障教育质量 ,形成国家教育空间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 ,前苏联集中化教育体制具有长久的传统 ,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计划型课程模式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正在积极构建一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社会要求的教育机制 ,本文试图通过介绍俄罗斯中小学社会课程内容标准 ,并以此为线索探讨俄罗斯基础教育近年来的一些变化 ,以期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九十年代初由于社会的深刻变革 ,…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20日,“21世纪初期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研究”研讨会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鲍利辛柯夫院士率领13人代表团到京参会,中国参加会议的十几位学者分别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部章新胜副部长出席了会议并讲话。此次研讨会是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于2004年5月签定的教育合作项目“21世纪初期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前身为苏联教育科学院)是国家关于教育问题的最高学术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研制教学与教育的新技术、手段和组织形式;提高全社会的教育素质;向家庭、学校、国民教育机构提供科学—教学法帮助;完善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和进修体系;发现和支持杰出的研究人员;总结和推广发展教育和教育科学的历史经验和现代经验。科学院进行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设立课题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发表科研成果;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出版学术性和科普类期刊。 科学院成员全体会议是科学院最高自治机构,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秋,因第三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的机缘,我有幸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奥克萨娜·雷泽女士有了一些关于数学教育方面的对话,特别是在观摩她所上的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分类”研究课之后,并与她交流这节课的备课思路的过程中,更加深了对俄罗斯的小学数学教育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德育》2006,1(9):73-73
“21世纪初期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研究”项目成果在京出版 8月26日,中俄两国学者合作研究的成果《20-21世纪之交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参加了8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图书博览会。 该书是“21世纪初期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研究”项目成果。此项研究缘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于2003年10月在莫斯科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院2003—2006年合作协议书”。该项目于2004年5月正式启动,历时三年。该项目的俄方主持人由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副院长B.П.鲍利辛柯夫院士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H.E.鲍列夫斯卡娅教授担任,中方主持人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的教师教育独具特色,本着重介绍了俄罗斯教师教育制度即多元化发展的教师教育层次结构,连续性教师教育体系,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特点,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期对我国的教师教育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第三代高等教育国家标准框架下,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就是统一性与差异性、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学府,也是俄罗斯著名的、最好的师范大学之一。2011年以来,在俄罗斯高校陆续实行第三代国家教育标准的浪潮中,这所老牌名校也开始对其教师教育课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体现了以能力为导向,并兼顾统一性与差异性、共性与个性结合等特点。下文主要以该校师范教育培养方向初等教育专业本科(学士)教学计划为例,来具体考察俄罗斯的师范大学在第三代教师教育国家标准框架下所进行的课程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今天主要談以下几个問題: 一、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对于教育科学發展的意义。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及其基本原理。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及其主要步驟。四、科学研究工作的各种方法的应用。五、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已經進行了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概况。一、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对于教育科学發展的意义在未講这些題目之前,应該先指出,苏联教育科学院对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花了很多功夫來研究;可是我們应該承認,对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还有很多方面沒有研究。因此,今天的談話只限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提出一个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新视野,即从信息技术教育走向信息教育。信息教育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伦理与法规教育。然后以这一新视野为基点,着重讨论了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和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与俄罗斯是近邻,在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受过苏联的很多影响.文章通过对中俄两国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普通中等学校的若干变化叶玉华最近几年,俄罗斯在实施中等学校个性化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从教育机构的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到课程结构都力求满足学生的多种教育需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看看俄罗斯中等学校的几大变化。一、中等学校类型趋于多样化俄罗斯的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