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风事件的举足轻重作用的三次论争,同时也构成了文学在40年代发生意识形态转折的三个关健环节,因此,胡风事件的历史根源也可以表述为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文学的意识形态转折以40年代初期的“民族形式问题”论争为发端,在与胡风论争的左翼主流派一方,民族形式的讨论实际上就是以《讲话》为集中体现的毛泽东文艺理论体系这一“集体智慧的结晶”酝酿成熟的过程,这就自然决定了胡风与左翼同仁的思想分歧具有意识形态的严重性质;40年代中期的“主观”论争以胡风和“才子集团”共同发起重庆反教条主义运动为起点,他们的本意是响应延安整风,但由于学术与政治意识形态逻辑的错位,实际上变成了对《讲话》的不自觉冲撞,因而他们反而成为由胡乔木主持的、名至而实不宣的重庆整风的对象;1947、1948年的香港批判是将1945、1946年对胡风的缺席批判公开化,同时也是以《讲话》文艺模式全面改造和规范文艺运动的意识形态询唤的发出和示范,而胡风则以《论现实主义的路》这一答辩表明,意识形态对其的询唤最终落空。  相似文献   

2.
胡风事件的举足轻重作用的三次论争,同时也构成了文学在40年代发生意识形态转折的三个关健环节,因此,胡风事件的历史根源也可以表述为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文学的意识形态转折以40年代初期的“民族形式问题”论争为发端,在与胡风论争的左翼主流派一方,民族形式的讨论实际上就是以《讲话》为集中体现的毛泽东文艺理论体系这一“集体智慧的结晶”酝酿成熟的过程,这就自然决定了胡风与左翼同仁的思想分歧具有意识形态的严重性质;40年代中期的“主观”论争以胡风和“才子集团”共同发起重庆反教条主义运动为起点,他们的本意是响应延安整风,但由于学术与政治意识形态逻辑的错位,实际上变成了对《讲话》的不自觉冲撞,因而他们反而成为由胡乔木主持的、名至而实不宣的重庆整风的对象;1947、1948年的香港批判是将1945、1946年对胡风的缺席批判公开化,同时也是以《讲话》文艺模式全面改造和规范文艺运动的意识形态询唤的发出和示范,而胡风则以《论现实主义的路》这一答辩表明,意识形杰对其的询唤最终落空。  相似文献   

3.
胡风事件的举足轻重作用的三次论争,同时也构成了文学在40年代发生意识形态转折的三个关健环节,因此,胡风事件的历史根源也可以表述为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文学的意识形态转折以40年代初期的“民族形式问题”论争为发端,在与胡风论争的左翼主流派一方,民族形式的讨论实际上是以《讲话》为集中体现的毛泽东文艺理论体系这一“集体智慧的结晶”酝酿成熟的过程,这就自然决定了胡风与左翼同仁的思想分歧具有意识形态的严重性质;40年代中期的“主观”论争以胡风和“才子集团”共同发起重庆反教条主义运动为起点,他们的本意是响应延安整风,但由于学术与政治意识形态逻辑的错位,实际上变成了对《讲话》的不自觉冲撞,因而他们反而成为由胡乔木主持的、名至而实不宣的重庆整风的对象;1947、1948年的香港批判是将1945、1946年对胡风的缺席批判公开化,同时也是以《讲话》文艺模式全面改造和规范文艺运动的意识形态询唤的发出和示范,而胡风则以《论现实主义的路》这一答辩表明,意识形态对其的询唤最终落空。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7,(2):17-22
抗战时期,文艺理论问题已成为构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并关系着共产党政权的合法性。文艺理论的"民族形式问题"论争逐渐演变为意识形态之争并介入文艺论争。在这一过程中,胡风通过积极参与论争显示出他在左翼文艺界的特殊地位和异质性,促使文艺论争跨入了思想领域和政治领域的论争,因而胡风的"跨界"逸出了文学理论问题探讨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40年代文坛掀起“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的讨论热潮,这不仅是属于文学本体意义的建设性探讨,同时更凸显论争作家的思想政治的立场和意识形态的诉求,特别是1940年以后以“文艺工农兵方向”为背景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则主要体现了延安中共意识形态对国统区文艺界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左翼文学运动史上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胡风较早地对左翼文学运动中的现实主义理论及其左倾化理解进行了深度的反思工作,检讨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有助于深化对左翼文学思潮特别是现实主义文艺的认识。胡风的文艺思想一个鲜明的特征在于要求作家具有强烈的个体独立意识。胡风把“五四”的个性意识和战斗精神渗透到了现实主义理论内容的阐释当中。另一方面,胡风文艺思想非常强调现实主义文学的革命性、政治性以及阶级倾向性的意识形态诉求。胡风把“五四”这个复杂的文化政治事件整合进了革命主流话语的叙述当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处于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问的胡风文艺思想所导致的悲剧具备了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胡风文学批评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风是怀着对国际普罗运动、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创作和批评活动中来的。胡风解放前的批评主要收录于《文艺笔谈》等七部评论集和《论民族形式问题》《论现实主义的路》等论文中.建国以来的批评主要是“三十万言书”。胡风的文学批评是中国现代革命文艺阵营中最有个性的批评。足以跻身“五四”以来最富原创性的批评之列。胡风的文学批评在现代革命文艺史发挥过重要作用,产生过巨大影响。我们至今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某种活力和理论冲击波。  相似文献   

8.
两种不同的现实主义创作论——胡风周扬创作理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风与周杨,是我国三十年代以来有代表性和重大影响的文艺理论家。他们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研究文艺问题、总结文艺实践经验来形成自己的文艺理论的。但从三十年代以来,围绕典型问题、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与国防文学问题、民族形式问题、《文艺报》的错误问题,不断的展开争论。胡风认为以周扬为代表的一些理论家的理论是“机械论”或“庸俗社会学”,周扬及其战友则认为胡风的理论是“唯心主义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反现实主义的”。那么,他们的理论到底有一些什么区别呢?形成这种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20世纪40年代左翼文艺界眼中的“都市文学”为对象,讨论左翼文艺与城市通俗小说之间牵涉到的复杂情况。此时,所谓的“都市文学”与以农村为中心的解放区通俗小说相比,显然具有不同性质。论文主要通过堪称“小市民小说”的《虾球传》,探讨在40年代后期“一体化”的文学实践过程中,左翼文艺对“都市文学”的态度和他们所设想的“都市文学”的理想以及评价尺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风与周杨,是我国三十年代以来有代表性和重大影响的文艺理论家.他们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研究文艺问题、总结文艺实践经验来形成自己的文艺理论的.但从三十年代以来,围绕典型问题、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与国防文学问题、民族形式问题、《文艺报》的错误问题,不断的展开争论.胡风认为以周扬为代表的一些理论家的理论是  相似文献   

11.
《太原大学学报》2017,(1):56-59
后期创造社以《文化批判》为平台大力提倡革命文学,并与鲁迅等人展开了革命文学论争。通过夺得象征资本、借用权力资本等策略,后期创造社在论争中实现了重新划分文学场域的愿望,并巩固了自己在文坛上的地位。《文化批判》对左翼文艺理论和作品的译介,在为其树立革命文学旗帜的同时推动了整个左翼文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30年代的三次文艺论争可以统称为"大众语运动"。其中前两次属于左翼文学内部的文艺论争。第一次论争规定了新文学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大众化方向;第二次论争则涉及了大众文学的语言问题,焦点在于批判"五四白话",建设所谓的"现代中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3.
1958年的文坛出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其中之一是文艺界的“再批判”事件。所谓“再批判”,是把1942年在延安批判过的王实味、丁玲、萧军等人的文章拿出来再次批判。“再批判”与历次的文艺批判运动同属于政治权威开辟新道路、清除旧基地的战略选择,目的是使人回想起1942年的文艺整风和1948年的《文化报》事件,维护和重建延安文艺整风以来建立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艺术创作规范。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大的发展,这个运动和当时的革命战争,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革命文学论争是这个“大的发展”的重要开端,它揭开了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和对胡风的政治清算有一个渐次升级的过程。其中,在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中,胡乔木起了重要作用。1945年10月,胡乔木随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后逗留重庆,借批《论主观》来清除胡风文艺思想的影响;1948年香港的《大众文艺丛刊》对胡风发起的公开批评,也得到了胡乔木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头两年,胡乔木多次奉命找胡风谈话,试图解决其思想问题,他还借舒芜发表自我检讨文章的契机,组织过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文章。《人民日报》转发了舒芜的自我检讨文章,胡乔木亲自加按语,第一次正式公开提到“以胡风为首的一个文艺上的小集团”,事实上为后面的文艺批判定了基调;1954年之后的对胡风大批判过程中,胡风写给舒芜的私信被披露直接导致了胡风问题升级为“反党反革命”问题。这件事与胡乔木建议写胡风的宗派主义的文章有间接关系。但是,对于把胡风及与胡风问题有牵连的人定性为“胡风反党集团”,胡乔木是不赞成的,并在毛泽东面前替胡风作过申辩。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是抗战时期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论争.围绕民间形式是不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论争主要在向林冰和葛一虹之间展开.中共中央南方局也发挥着积极的组织和指导作用.但这场论争并未得到中共中央的认可.问题的根源应该在于中共党内高层领导人文艺指导思想的歧异.  相似文献   

17.
几点看法     
我谈谈对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中三个问题的看法。 一、从历史发展过程来评价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 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是“五四”新文学中社会主义因素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我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毛主席领导延安文艺整风,制定马列主义的文艺方针、路线的重要历史根据。“四人帮”全盘否定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污蔑为“黑线”,就是拦腰  相似文献   

18.
1947年12月,张爱玲及其《太太万岁》突然遭到疾风暴雨般的挞伐。详考其渊源,可以推知这是上海地下党为争夺话语权而策划的一起文化事件,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战后上海的一次具体的话语实践。它上承重庆文艺界1945年关于茅盾《清明前后》、夏衍《芳草天涯》的论争,下启1951年《武训传》批判及此后一系列的文化整肃和思想清理,服膺于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范“战后”国家意识形态生产,构建新的话语秩序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民族形式"论争因其特殊的战争背景,使得论争中文学属性淡出,更多体现为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碰撞与交锋。政治文化和战争因素构成了论争的核心,并最终决定了论争的进程和战时文艺民族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四十年代的杂文创作主要表现为"为政治的文学""为人民的文学"和"批判的文学"三个方面,其中,为政治的文学构成了郭沫若文艺观的基本点,为人民的文学是郭沫若文艺观的中心,批判的文学是郭沫若文艺观的介入方式。郭沫若的文艺观深受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是左翼文艺思想的典范,是中共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