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运用资产收益率(ROA)这一衡量上市银行治理绩效的指标,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1-2014年的治理结构作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方面,第一大股东性质及持股比例、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绩效负相关;组织结构方面,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对银行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董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监事会会议次数未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薪酬激励方面,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793家上市公司2005-2008年间的3172个观察值为样本,对控制权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大小呈倒U型关系;同时,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的比例及监事会人数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而提高流通股比例、增加监事持股比例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分析2013—2016年房地产行业102家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企业绩效受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利用STATA软件对各特征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从微观方面得出以下结论:在股权结构方面,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有正向的影响,实际控制人性质与公司绩效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在董事会治理方面,实际控制人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和股东大会会议次数与公司绩效有着明显的负向关系;在高管激励方面,董事及高管前三名薪酬对公司绩效有正向影响。从宏观层面来看,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对财务困境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检验了公司治理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解释力与预测力.实证结果显示大股东持股比例、国家股比例及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呈显著负相关,违规行为和管理者代理成本与公司财务困境的危险性呈显著正相关.但是,股权制衡度、国家控股地位、高管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和CEO的两职合一对困境发生概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研究2016-2020年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情况和盈余管理程度,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管理层持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检验董事会治理在管理层持股与盈余管理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管理层持股对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董事会治理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具体表现为独立董事会规模以及董事长任期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同时,独立董事会规模以及董事长任期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关系中的调节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6.
如何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使公司的股权结构对提高公司经营绩效的作用最大化,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国内外对此课题相关研究理论基础上,以安徽华孚色纺有限公司2005-2013年的财务数据为例,探讨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所有权性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得到大股东持比例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法人股与公司绩效并无显著相关;公众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最后据研究结果提出减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同时增加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减少法人股比例同时增加流通股的比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上市银行2012-2019年的数据分析董事会治理对中国商业银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发现,自愿性信息披露与独立董事比例显著负相关,而与董事会成员薪酬水平以及独立董事与商业银行工作地点一致性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注重董事会的独立性的同时不能忽略董事成员的信息获取成本,否则不利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同时,适度的股权集中有助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但大股东持股比例不宜过高。机构持股也能显著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并有利于董事会治理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若公司大股东、董事会等内部治理机制有效,则当公司业绩下降时,高管变更的可能性将增加.但高管变更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至少还受这样两个条件的影响:(1)公司业绩的变动是否完全反映了高管的经营能力和努力程度?若不能,(2)高管能否游说董事会或大股东,以降低自身在公司业绩下降中的责任?以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大股东掏空为切入点,检验该因素对高管业绩变更敏感性的影响,发现:高管变更与公司业绩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大股东掏空对高管业绩变更的敏感性产生部分影响;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时,大股东掏空显著降低了高管变更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大股东的存在确实具有一定的治理效应,但若大股东存在掏空时,这种治理效应将会减弱.  相似文献   

9.
实证研究显示,董事会特征对管理质量和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对于全样本公司而言,董事会规模和董事长与CEO的两职合一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力,外部董事比例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力。对于法人股东控股的公司,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管理质量普遍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企业规模和股权结构对董事会规模具有显著的影响力;而且,第一大股东的性质以及董事长与CEO的两职合一对董事会规模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依托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安徽省73家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来分析安徽省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公司股权结构,高管持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传统财务绩效指标,EVA考虑了包括债务成本和股权资金的机会成本在内的全部资本成本,是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创值能力的有力指标。基于51家农业上市公司2004~2006年3年的财务数据的EVA实证分析表明,EVA值为负数的公司比例较大,业绩差异显著,各个子行业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偏差。这说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还有待提高,而提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尤其是提高权益资本的有效使用;在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努力降低资本成本,以改善经营业绩。具体说来,有以下3点:1.有选择性地投资;2.削减成本、降低纳税;3.调整资本结构,使得债务和资本比例更加合理,实现资金成本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2.
以2005—2011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企业在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元年认定前后的财务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政策可以显著促进企业财务绩效,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公司的企业价值。文章进一步按照产权性质、高管持股区分样本,然后进行差异化样本分析。发现该认定政策对国有企业效果显著,对高管持股企业影响仅仅在于企业价值的提升,而对企业财务绩效并无显著影响。但是,有鉴于认定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细化创新评分标准、扶持定向企业等相关建议完善政策实施。当前国家科技政策更加注重创新效果,需要政府加大创新激励力度,促进企业创新产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股权制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其原因在于没有考虑制衡股东的个数.在建立模型验证分析结果基础上,得出结论:"双核"结构是最优股权结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接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04年12月31日前在深沪两地上市的海南省公司为样本,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与企业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国有股比例、流通A股比例、董事会活动、高管规模和管理者持股比例与企业资本结构负相关,但不显著;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资本结构正相关,但不显著;法人股比例、领导结构对企业资本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民营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高管激励机制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监事会规模及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有消极影响,独立董事占比的提高可以提升企业绩效,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及高管人员薪酬激励分别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各大航运和港口企业先后完成股权改革相继上市,如何提高港行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成为了更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选取27家港口和航运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这些上市公司2010年的数据为研究依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公司治理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直接影响着股东、董事及公司经营管理人员,从而最终影响到公司的财务绩效。公司治理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均表现出与财务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不同程度的决定了公司绩效,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绩效的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影响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薪金报酬水平的两大要素——公司绩效和董事会结构的分析,探讨董事会结构以及公司绩效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基于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数据,建立静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净资产收益率与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董事会结构的衡量中,独立董事占比与高管薪酬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跟其成反比,在两职分离的公司,高管层对自身薪酬的影响力较两职合一的公司较小。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11—2018年沪深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创新政策组合、高管激励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政策组合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高管薪酬激励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特别是能增强政策组合对高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企业产权性质不同,高管激励的调节作用也存在差异: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高管持股产生的调节作用较弱,只有非国有企业的高管持股才能产生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等距离选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202个股票作为样本,通过Stata12、Excel软件,运用二元经典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发现随着机构投资者2011年末对个股持股比例的提高,其股价涨幅相对较高,但是不算显著。两年末机构投资者持股差额(2011年末仓位-2010年末仓位)与2011年个股涨幅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上涨的股票几乎全部是具有机构投资者增仓的,绝大多数样本增减仓的比例均不超过5%。  相似文献   

20.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能够决定股东在多大程度范围内参与公司治理,同样对股利政策的制定拥有一定实质话语权。本文以房地产行业2011-2014年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的方法来研究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股利支付水平越高。(2)控股股东行为不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约束。(3)股权属性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