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政策的运行总是处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等制度环境中,制度为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外部组织条件。因此,健全的制度对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加坡,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激励制度对教师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都具有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的运行总是处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等制度环境中,制度为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外部组织条件。因此,健全的制度对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加坡,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激励制度对教师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都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中处于关键环节,对于公共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加大公共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对公共政策实质的认识;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认知程度,确保公共政策"利益超脱";提高公共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强化公共政策的预测性;提升公共政策的质量,确保公共政策执行有序推进;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建立有序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共政策的执行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近些年来,中西方学者对此做出了许多具有竞争性的理论解释.文章将这些理论解释概括为官僚制模型、政治动员模型和博弈模型,并对这三种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设、研究理路及其解释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现象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阐析.为弥补上述理论模型的局限性,文章指出可以运用"执行结构-政策执行-执行结果"的分析框架来建构本土化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5.
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首要环节。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执行等方面;国内对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策宣传的研究大多是借鉴和引用西方学界的研究成果,因而在实践和创新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且国内外,对某一项具体社会政策宣传的研究都不多见,这也是今后政策宣传研究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政策失真与政策执行主体优化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被曲解、替换、扩大或缩小等政策失真的现象.导致政策失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政策执行主体的政治态度、综合素质、利益需求、行为习惯及其所拥有的政策资源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通过推进政治社会化、确立责任追究制、完善监控机制、优化执行组织以及扩大政策执行主体等措施,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的执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管理过程.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要素说",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分析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计划--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前提;组织--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基础;指挥--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协调--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途径;控制--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指政策方案合法化后,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公共政策要达到其预定的目标,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政策的有效执行。现实的政策实践表明,某些政策付诸实施以后,并不能取得政策效果。这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利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趋利避害,保证其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社会利益结构分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利益意识强烈、利益关系复杂、利益竞争激剧,这种利益结构分化深刻地影响了公共政策的执行权威、执行过程和执行效益。强化公共政策执行权威、优化公共政策执行的利益整合机制和加大利益整合力度将有利于公共政策执行对利益结构分化的治理和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0.
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视角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真现象及其危害,认为政策执行过程中失真的原因在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认知失误、政策认同不足、执行者的素质和能力低以及利益驱动等方面.这就需要政策执行主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使政策执行进一步透明化.  相似文献   

11.
政策网络的动力演化机制及其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网络将公共政策理解为国家与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基于资源依赖关系的动态互补过程,克服了以往公共政策研究中完全理性和集权的缺陷,弱化了权威和制度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作用,增加了结构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策网络中,存在学习机制、隐性契约机制和博弈协调机制等内部动力演化机制。在这三种机制的推动下,政策网络对政策效果发挥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学习机制(包括行为学习、价值学习和规范学习)对提高公共政策执行效率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民主的发展、全球化的国际形势等,都要求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实现更多的公众参与.公众不仅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重要角色,而且也是公共政策实施的对象,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让公众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才能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实现公共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前提。政策执行作为政策运行过程的中间环节,是将政策从理念转化为现实的过程,是政策成败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地方政府部门、政府官员本身也是具有特殊利益取向的自利性主体。因此,从政府自利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对于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保障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乃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都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艳 《内蒙古教育》2013,(12):26-27
“互适模型”作为西方公共政策执行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工具,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解释力如何?本文以“互适模型”为理论工具,对厦门Px项目整个事件进行疏导、整理,分析在该项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执行目标群体之间互相调适的过程是如何影响政策执行的方向的,并最终得出结论:“互适模型”对解释厦门PX项目的政策执行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即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成功的互相调适过程。但同时也发现,该理论的解释力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社会利益结构分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利益意识强烈、利益关系复杂、利益竞争激剧,这种利益结构分化深刻地影响了公共政策的执行权威、执行过程和执行效益.强化公共政策执行权威、优化公共政策执行的利益整合机制和加大利益整合力度,将有利于公共政策执行对利益结构分化的治理和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6.
在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政府失灵。由于委托代理的道德风险、民众的“搭便车”行为、多重委托代理制约的失效及民主决策制度的内在缺陷,加上政府运作过程不确定因素使公共政策先天不足,导致政府失灵;由于公共政策本身的低效率、公共政策执行机构的低效率、政府本身不断扩张、利益集团博弈以及寻租使公共政策后天失调,导致政府失灵。解决政府失灵的关键是对症下药,尽可能地减少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偏差导致的政策执行失灵是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命题。社区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建构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模式,分析政策执行主体偏差行为问题,可以探究社区教育政策内容有效转化为实现效果困境的原因:社区教育政策滞后,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随意性;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过度行政化,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单一性;社区教育政采资源短缺,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利益性。因此,完善国家层面的社区教育政策,可以从政策源头上避免政策执行主体因政策模糊而出现的政策偏差。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多元化.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制衡,可以改变行政化路径依赖。在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利益博弈中.需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寻找各方利益均衡点。这是避免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科学的政策制这、执行需要公共关系的观念,方法和技巧做指导,正确认识公共政策与公共关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公共关系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对于我们科学制定政策、有效执行政策,进而树立政府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年自组织的发展如何成为公共政策的有效载体,如何保证公共政策信息的充分性与科学性,如何为公共政策执行提供有力保障,如何促使公共政策执行的多元化,如何减少政策冲突和政策振荡发生的频率等,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执行是将公共政策从理念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实施过程,它是直接决定政策绩效高低乃至成败的关键环节.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自身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执行偏差行为是最常见的政策失效诱因.事实上,坚持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都是纯粹的公共利益代表者和天然利他主义者观点的传统政策理论在现实政策实践过程中受到了挑战.因此,重新剖析和梳理地方政府承载的利益结构,研究和探寻规范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行为的制度化途径,对于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