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网络广告的出现、网络广告的发展及网络广告的特质入手,探讨了网络广告对受众的影响,并探讨了受众的接受视野对网络广告的制作、发行等造成的影响,强调了二者的互动。认为:网络广告改变受众的接受视野,而受众的接受视野也成为培养网络广告的温床。  相似文献   

2.
从篇章语用学关于交际的原理着手,运用语用学基本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指出造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并从交际的发生角度提出了避免语用失误的动态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络广告的特点,并结合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实际,指出了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精准营销,着重对精准网络广告的模式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网络广告的效果评估问题是关系网络广告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实证调查的结果,分析了网络广告内容、广告形式等因素对点击率的影响;在三地大学生中测量了其对网络广告的态度,并对网络广告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三地大学生在网络广告引起的态度、认知、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与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青睐相反,受众对网络广告却具有逆反心理。主要原因有:网络广告发布者的利益驱使和受众的非消极接受;客观网络环境导致的受众浮躁心态;网络受众对网络广告的不信任感;网络广告的形式缺乏创意和美感。逆反心理的调适策略为:微观方面,应进行科学引导,及时避免并扭转受众的逆反心理;宏观方面,应进行多级监管,规范网络广告环境。  相似文献   

6.
网络广告受众逆反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青睐相反,受众对网络广告却具有逆反心理。主要原因有:网络广告发布者的利益驱使和受众的非消极接受;客观网络环境导致的受众浮躁心态;网络受众对网络广告的不信任感;网络广告的形式缺乏创意和美感。逆反心理的调适策略为:微观方面,应进行科学引导,及时避免并扭转受众的逆反心理;宏观方面,应进行多级监管,规范网络广告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网络广告也成为广告传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广告的迅速发展和崛起,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网络广告语言。在借鉴已有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广告语言的发展、特点及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网络广告语言的特色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日趋走向成熟,利用网络方式进行广告宣传成为传统广告形式之外的新型方式,如何对网络广告进行定价是网络广告提供商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研究网络广告的形式和特点,分析影响网络广告的价格多种因素,并通过对各种网络广告价格数据的搜集、整理、对比以及分析计算,用多元回归方法给出基本的网络广告定价的数学模型,为企业和个人因特网用户提供有关网络广告定价方面的数据参考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关注新近出现的欺骗性接触形式的网络广告,分析其性质及表现方式,并从广告主体利益、相关法律法规、网络监管等方面分析产生这种网络广告形式的原因,进而从道德伦理方面对欺骗性接触形式的网络广告进行思考。文章分析了网络广告形式的创新及其原则,并结合社会各界的反应,认为网络广告欺骗性接触形式的前景并不乐观,创新应符合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盛洁 《考试周刊》2009,(13):38-39
本文从网络广告的心理学方面探讨情感化设计,并从营销、策划及人的社会文化等方面对网络广告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力求找出网络广告中情感化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1.
化妆品广告是一种劝说性言语行为,而语用预设是化妆品广告实现其劝说目的的重要策略之一.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本文将对不同类型的语用预设在化妆品广告中的应用进行实例分析,并对语用预设在化妆品广告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在传递广告信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巧妙地使用语用预设,能够使广告信息更加含蓄化;能够扩大广告信息含量;能够凸显广告的焦点信息。  相似文献   

13.
广告,作为一种语言交流方式,要取得语言交际的成功也要讲究策略,所以文章主要从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的角度对八个常用的广告语言策略的选择进行诠释。以顺应论和广告的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对11个有代表性的中英文广告进行定性分析并探讨广告语言策略的选择是如何顺应社交世界和撰稿人假设的读者的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14.
胡敏 《太原大学学报》2007,8(1):120-122
广告因其特殊的目的性而必须讲究语言策略,遵循或者违反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都是广告所采用的不同策略。但广告的策略也不乏失败的案例,通过实例分析广告用语遵循或违反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后产生的正负面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预设是一个语用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言语交际中扮演了重要的交际角色,该研究通过对预设特征的分析,同时运用大量广告语实例,研究并论证语用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功能。研究结果对广告文案制作者及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启示及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告语言的使用具有极高的目的性和意图性,无论是发话人还是受话人在使用中都不同程度涉及到元语用意识的问题。本文根据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对广告语言中的元语用意识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广告语言实例重点揭示了元语用意识标示成分所具有的四类语用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网络广告已经成为促使消费者接受新的服务方式的有效手段。但由于立法的滞后,这一新的经济形式目前处于无序无法、混乱不堪的状态,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规范、监管网络广告的法律对策,将对结束网络广告的混乱状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预设,作为非常重要的语用策略,常被应用于广告中以达到劝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本文首先阐述预设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进而通过一些广告实例探析预设在广告语言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已经渐趋成熟,全新的媒介环境正在形成,而整个广告景观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深刻变革,这无疑给现实中的广告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试从广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具体的角度提出新媒介环境下广告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