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章对“科学语境”、“科学修辞”、“科学隐喻”相关论文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给出了中国关于这三个主题的研究概况:这三个主题研究的时间较晚,而后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于大多数单位来说,主要是个别学者从事这三个主题的研究,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有限,而山西大学已经形成了团队研究的态势,是我国在这三个主题研究上的重镇,在郭贵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下,研究团队成员在上述这三个主题上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2.
ESI数据库基于高被引论文(Top 1%)间的共被引关系聚类形成一个个研究前沿。文章以ESI数据库中的11 814个研究前沿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专家遴选等方法筛选出纳米领域的研究前沿1 391个,再通过人工聚类形成若干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并选取了太阳能电池、纳米仿生孔、纳米催化、测量表征4个研究领域进行了重点分析解读,比较了各国高被引论文数量,解读了中国具有优势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采纳后行为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个体与组织两个层面,阐述了国外信息系统采纳后行为研究在理论发展、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与特点,总结了国内的相关研究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信息的存在方式的突变和运动规律的特殊性,信息时代科学认知方式的创新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产生,对信息的哲学把握,理论研究的发展路径等问题,总结概括了信息学研究3个发展阶段、3个理论领域、3个理论研究平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5.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信息行为概念、信息行为理论模型和研究范式三个方面梳理和评述了信息行为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成果。分析了信息行为定义多样化的原因,探讨了四个具有概括力的信息行为模型,最后阐释了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三种研究范式,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的技术创新差异.通过实证检验,从技术创新的能力、模式和效率三个方面比较了两个城市在高技术总体产业及分产业的差异,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其他区域间技术创新差异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Ontology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春 《情报科学》2005,23(4):515-519
文章围绕ontology在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向,选择数字图书馆、语义网、机器翻译等三个研究方向,介绍了这三个方向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ontology在这三个方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刘济群 《现代情报》2015,35(1):21-25
本文基于数字不平等与数字化贫困领域的相关研究,借助核心资本的视角,分别在数字化归因和数字化脱贫两个方面提出了数字化贫困持续模型与数字化脱贫阶段模型.这一框架的提出背景是以往的数字化贫困研究多集中于个体归因层次,而疏于宏观层面的群体研究;资本视角在数字化贫困研究中的使用比较零散,没有形成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本文在两个模型中提出了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信息资本3个核心资本概念,梳理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3个资本所构成的情境下分析了农村居民持续停留于数字化贫困状态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数字化脱贫的主要阶段.最后,本文阐明了两个数字化贫困相关模型对未来数字不平等研究的可能贡献.  相似文献   

9.
学科服务与用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业阳  樊十全 《现代情报》2008,28(2):134-136
在阐述了学科服务出现的意义与现状的基础上,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用户研究的弱化对学科服务产生的影响,接着从建立学科用户档案、开展学科用户群体研究、深化学科用户信息需求行为研究以及对学科用户进行持续性跟踪研究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用户研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与光明日报社联合对基金委资助的部分创新研究群体进行了系列采访,报道了17个优秀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本文拟对有关情况做一些介绍,并对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资助与管理工作做些探讨。1采访感受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自2000—2005年,共资助研究群体118个,资助经费6.084亿元。118个研究群体中,53个群体来自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单位,56个群体来自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6个来自解放军系统的研究单位,3个来自其他部委所属研究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