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小红 《科教文汇》2012,(9):78-78,93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内在动力,是产生强烈求知欲的"激素"。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本文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学生设置最佳的学习兴趣突破口,谈一谈本人做法。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对创新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深有体会.结合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从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重视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几个方面,阐述了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有益尝试和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3.
闫素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X):151-151,169
新《课程标准》对创新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深有体会。结合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从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重视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几个方面,阐述了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有益尝试和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4.
孙瑞英 《科技风》2011,(18):180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运用课堂设问,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性的人才已是国家、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迫切需要,也是化学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归宿。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几点做法。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化学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去学习、去研究、去设…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信息时代,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这就要求对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要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在物理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笔者就该问题从三个层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就教于专家同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育教学环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物理教学中,应重视物理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1、激发、培养兴趣的途径初中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教学中必须利用这种心理特征。强化学习动机,把这种停滞在表面的新鲜和好奇,激发成真正的求知兴趣,转化成潜在…  相似文献   

8.
杨晓东 《科协论坛》2007,(3):163-163
我们必须进行教与学的创新,用探究教学改造知识授受型教学,数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载体。数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余卿 《知识窗》2013,(12):72-72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创新思维成了最主要的竞争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并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一、兴趣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兴趣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李春歌 《科教文汇》2012,(29):59-60
创新是人类进步、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当前历史时期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们信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树立创新意识、营造创新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呆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如何多角度、多层次把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郑敏 《科教文汇》2007,(11X):119-119
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本文对地理教学的探究、尝试、总结,得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这门课程兴趣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本文对地理教学的探究、尝试、总结,得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这门课程兴趣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在中专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用人单位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职业教育之重任。作为专业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吴强 《科教文汇》2007,(11X):135-135,137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和创作意识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习学生兴趣为基础,提高审美意识和学习兴趣,注重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内外结合,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项目教学法符合中职电子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中职电子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本文在论述应用项目教学法需要遵循的原则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电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赵小鸽 《科教文汇》2009,(14):201-201
创新意识是一种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不满足现状和已有成果的意识,这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原始动力,在创新活动中,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冲出“应试教育”和“减负”的怪圈找到了突破口,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运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生物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观相整合,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和创作意识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习学生兴趣为基础,提高审美意识和学习兴趣,注重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内外结合,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想学、乐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和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语文素养培养,就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能培养出个性鲜明、情趣高雅、志向高大的新一代中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