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6,(9):28-28
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于基于车距检测功能的车辆追踪系统以及追尾减轻控制刹车系统。目前毫米波雷达的作用是检测与前车间的车距。  相似文献   

2.
张胜宾 《内江科技》2016,(4):122-123
汽车防撞雷达必须具有测速、测距以及测角的功能。目前汽车防撞雷达的测距方法主要有:毫米波测距、激光测距、超声波测距、红外测距和视觉测距等方法。本研究在通过对远距离探测能力、黑暗穿透能力、全天候工作能力等指标进行对比,指出当前汽车防撞雷达测距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总结其未来发展方向,为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是介于微波波段和光波之间的一段频谱。与微波和光波相比,它具有频谱容量大(信息容量大),保密及抗干扰性能好,对云、雾、烟穿透能力强,能全天候工作等优点,在通信、制导、雷达、成象技术、遥感、气象及等离子体诊断等方面具有独特而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频率容量有限,为避免相互干扰,有关国际组织根据各国技术情况逐段分配电波使用频率,毫米波是竞争很剧烈的频段。我国在八毫米波段的研究工作已较成熟,但在三毫米及其以上的短毫米波段尚未形成实际应用所必须的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它波束窄、方向性强、分辨率高、能量密度大、抗干扰与抗杂波能力强……,在雷达、电子战、保密通信、微波武器、受控热核聚变等离子体加热、材料加工与改性等军事、科学研究、工业方面具有极重要的应用。它叫做高功率毫米波。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它的优越特性,然而依靠传统微波管却很难得到高功率,特别是高平均功率。回旋器件是目前毫米波波段唯一具备工程化能力的大功率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一种车载图像记录仪。采用三星S3C2410微处理器作为车载图像记录仪的硬件。本系统提出防撞预警系统纵向与侧向安全距离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了其中一些参数的取值。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采用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测距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全方位的动态扫描,实时监测目标车辆与周围车辆的距离。当进入测量领域的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达到设定的安全门限时,立即打开视频并进行语言报警,提醒驾驶员及时调整车辆的行进路线,进行相应的避让和其它处理。该仪器在汽车交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现代战争是依赖什么布下天罗地网,获取地方信息并实行精确打击的吗?知道天气预报是靠什么探测气象信息吗?知道为什么飞机可以在漆黑的夜空安全飞行吗?对,就是因为雷达——奇特神秘的超视距眼睛。它自投入军旅以来,便用无形的手左右着战局,如今,已经成了影响现代战争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出现顺应了现代雷达(毫米波雷达)的发展需求,尤其是磷化铟(InP)基和氮化镓(GaN)基器件与电路。  相似文献   

7.
<正>你知道现代战争是依赖什么布下天罗地网,获取地方信息并实行精确打击的吗?知道天气预报是靠什么探测气象信息吗?知道为什么飞机可以在漆黑的夜空安全飞行吗?对,就是因为雷达——奇特神秘的超视距眼睛。它自投入军旅以来,便用无形的手左右着战局,如今,已经成了影响现代战争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出现顺应了现代雷达(毫米波雷达)的发展需求,尤其是磷化铟(InP)基和氮化镓(GaN)基器件与电路,成为了  相似文献   

8.
因为微波频谱已经非常拥挤,以及红外和光系统具有的局限性,特别是它们在穿透烟尘、云雾等恶劣环境和夜间工作的局限性,使得毫米波出现了强烈的复苏趋势。主要介绍了毫米波的特点、应用等情况,作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由毫米波本身所具备的优良特性,引出毫米波射频组件在隐身物品山的探测和应用,并就当前隐匿物品毫米波成像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毫米波成像技术的应用上,在总结和肯定当前成像技术的同时,对隐身技术和防身隐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攻克目标,毫米波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全面用于检测、监控、修复、校正和适应等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探测上。  相似文献   

10.
王天正  刘宏  芦山  张建昌 《科技通报》2019,35(10):46-53
利用"华南季风降水试验"联合观测资料,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非降水云和降水云宏观结构的观测结果,定量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C波段连续波雷达、Ku波段微降水雷达和雨滴谱仪的探测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对比分析了Ka波段云雷达和Ku波段微降水雷达云-降水的功率谱密度数据,得到了如下结论:(1) 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不同类型云的探测结果在回波整体的形状、高度及随时间演变上是一致的,云雷达对云的探测灵敏度要略高,对云边缘、云底和云顶的弱回波探测能力更强,但云雷达探测积云和降水云时稍微回波强中心偏弱,两部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和谱宽较为一致;(2)弱降水条件下,Ku波段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雨滴谱仪偏弱,但偏弱的最大平均误差在-2. 84d BZ,微降水雷达的探测结果基本可靠;(3)弱降水条件下,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微降水雷达分别偏弱4. 81 d BZ和3. 01 d BZ,三者回波强度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42、0. 887和0. 920 (Ka-Ku,C-Ku,Ka-C),在考虑衰减、雷达采样体积差异、雷达灵敏度和天线积水等因素后认为3种雷达回波强度探测结果均较为可靠;(4)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分别比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偏小0. 59m/s和1. 02m/s,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35、0. 690和0. 9442 (Ku-Ka,Ku-C,Ka-C),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结果较为一致,造成微降水雷达径向速度偏小的原因与多普勒速度谱偏移和多普勒速度谱速度模糊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1.
徐玉英  李琼兰 《学会》2001,(6):46-46
目的 对毫米波治疗仪用于预防会阴侧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方法 对 5 4例经阴道助产会阴侧切缝合术后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2 4例用毫米波治疗仪照射伤口 ;对照组 30例用红外线照外阴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二者预防感染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毫米波治疗仪操作方便 ,照射过程产妇无任何不适 ,危险性小 ,克服了红外线照射过程中易造成烫伤 ,烧伤等缺点 ,治疗效果相同 ,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RoF(光载无线电)系统中,毫米波信号的产生方式直接影响架构设计和成本。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毫米波的三种外调制产生方式DSB、SSB和OCS的原理。然后设计仿真模型,运用OptiSystem软件模拟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评估三种外调制方式产生的毫米波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DSB、OCS调制方式产生的毫米波适用于短距离传输,SSB调制方式产生的毫米波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13.
在皮肤组织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差分数值法计算了Pennes生物传热方程,分析了皮肤深度、血流灌注对毫米波辐照温度的影响。讨论了35GHz毫米波辐照的温度产生疼痛刺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5、2006年6~9月西宁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资料和雷达周围11个气象站自动雨量资料,通过概率配对方法建立了反射率因子Z和雨强I之间的关系,并对2007年6月14~15日发生在青海省东北部的一次区域性降水过程进行了试报,结果表明:距雷达80km范嗣以内预报准确率较高,为短时降水定量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无源探测雷达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浅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外辐射源的无源探测雷达系统具有隐蔽性好,反隐身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强、系统简单可靠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无源探测雷达系统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给出了一种基于FM调频广播信号的无源探测和跟踪系统的性能分析,并对该类雷达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海上复杂电磁环境和雷达面临低空和超低空突防、反辐射导弹威胁分析,系统的研究了舰载雷达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解决雷达生存问题的几个方法,重点研究了低截获率雷达和相控阵雷达应用于般艇的发展潜力,得出了新体制雷达在实现雷达反对抗中发挥着重大优势.  相似文献   

17.
江戈 《科技风》2012,(6):40+43
简介雷达截面积(R CS)的计算方法和散射机理,并以鸭式布局飞机为例,简易估算头部和侧向的R CS。这种方法可以快速了解飞机、导弹等目标的强散射方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用对称三角形调频连续波代替三角波或锯齿波,解决LFMCW雷达一般都存在的比较严重的距离速度耦合问题,使其能在远距离及高分辨率场合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结果证明该方法系统具有测量效果精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一套Ka波段毫米波近程成像系统。振荡器产生频率为35GHz的毫米波,通过透镜天线照射到目标各点进行扫描,检测目标各点回波信号的强弱,采集信号并传输数据给计算机,最终得到目标各点的反射特性,做成毫米波图像。成像原理,即对低噪放和检波放大模块进行了性能测试,利用成像系统对携有金属锉刀的人体模型进行了成像实验得到可辨别的图像。此系统可用于机场,车站,码头的安全检查中。  相似文献   

20.
杨清  陈明 《大众科技》2010,(5):23-24
毫米波(millim eterwave),是指波长为10mm~1mm的电磁波称毫米波。60G及以上频率的微波在Radio over fiber(ROF)系统有重要的应用,采用传统的方法产生高频微波比较困难,而利用光学方式产生高频微波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主要讨论几种高频微波的光学产生方式,并分别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