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沈光文诗作中的遗民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光文是台湾的第一位诗人,也是台湾第一位遗民诗人,在他之后,徐孚远、王忠孝、卢若腾等一批明末文人先后渡海至台,开创了台湾遗民文学和乡愁文学的先河.明朝遗民的心态早已成为众多大陆学者研究的对象,作为"开启台湾文学第一人",沈光文在台湾也得到足够多的重视.然而,沈光文诗作中的遗民心态却较少有人关注,沈光文的思乡之作、诗作中频繁出现"饥"、"饿"二字等,都与他的遗民心态密切相关,可以说,抓住遗民心态这条线,就找到了读懂沈光文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沈光文被誉为"开启台湾文学第一人",他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律诗与文赋传播到了台湾,对于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有着筚路蓝缕之功。在遭遇华夷突变之际,虽然寓居台湾,但作为明末遗民,沈光文一方面仍以诗文为武器,坚决表示不与清廷合作;另一方面却联合清人组织了对于台湾古典文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台湾第一个诗社——东吟社。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沈光文文学风格及地位的阐述,本文则从遗民心态的角度,把存在于沈光文身上的矛盾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沈光文被誉为"开启台湾文学第一人",他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律诗与文赋传播到了台湾,对于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有着筚路蓝缕之功。在遭遇华夷突变之际,虽然寓居台湾,但作为明末遗民,沈光文一方面仍以诗文为武器,坚决表示不与清廷合作;另一方面却联合清人组织了对于台湾古典文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台湾第一个诗社——东吟社。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沈光文文学风格及地位的阐述,本文则从遗民心态的角度,把存在于沈光文身上的矛盾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明末清初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沈光文诞辰380周年,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市民革、市历史学会联合举办了沈光文学术讨论会。沈光文(1612—1688)鄞县人,他为反对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及在台湾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海东文化始祖”。9月25日我市理论界,文化界及师  相似文献   

5.
《文学教育(上)》2011,(9):157-158
最近台湾文坛出了一个轰动的事件:素有“台湾第一敢言人”之称的著名作家李敖,以一部24万字的专著《大江大海骗了你——李敖秘密谈话录》,痛批龙应台和她的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在该书的《缘起》中,李敖说自己“尽管全天工作,也会有间隙的时候”。所以,这部以秘密谈话录方式、用时40天完成的书,是“抓住他呵欠之下的一些鸡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乡先贤、“台湾文献初祖”沈光文之生平进行了述考。  相似文献   

7.
郑闰同志《沈光文与晚明浙东易学》一文称《栎社沈氏宗谱》记述了沈光文与沈一贯的世裔关系,这是与事实严重相违的。其所列一贯→泰泳→延履→光文之世系,也似缺乏根据。沈光文、沈一贯与栎社沈氏同宗,至于沈光文是否栎社人,其祖辈世系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8.
扼要介绍了许建忠教授的新著《翻译生态学》,回顾了该书各章的主要内容及理论框架,对书中翻译生态学指导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主要观点做了一一介绍。该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翻译学与生态学的理论紧密结合,并将翻译研究的历史进程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大趋势渗透其中,对此笔者在文中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扼要介绍了许建忠教授的新著<翻译生态学>,回顾了该书各章的主要内容及理论框架,对书中翻译生态学指导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主要观点做了一一介绍.该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翻译学与生态学的理论紧密结合,并将翻译研究的历史进程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大趋势渗透其中,对此笔者在文中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沈光文是台湾文献初祖,他从小接受浙东易学,又深受晚明易学大师黄道周、刘宗周影响。自顺治八年冬,飘海入台,旅居台湾三十余年。三十余年中,他设馆开蒙,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弘扬广大浙东易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先前大陆出版的几部红学史著作,对台湾当代红学的描述都不够详尽。2009年,胡文彬先生《跨越海峡的记忆——〈红楼梦〉与台湾》问世,为当代红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部不可不读的学术著作。它概括了台湾红学发展的三个时期;介绍了台湾红学的代表专家和著作;就台湾红学研究的学术规范给大陆带来的启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讲述<台海击钵吟集>及其涉及的若干史实,包括<台海击钵吟集>的出版时间、收诗范围,以及文学、科举、女权、历法和闽台关系等方面的史实.本文认为,台湾文学古籍研究本有学术分工,"审查书本上的史料"(包括史实考证)亦其工种之一;台湾文学古籍的史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亦是研究者应当留意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合集补编》第一册释文校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骨合集补编》自出版以来,学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中的诸多问题。沈培、沈建华、蔡哲茂、谢济等先生都曾作专讨论过其中的问题。但是,将拓片和释对比阅读,可以发现还有一些未为诸先生所论及的问题存在。通过对其中的误释误摹情况进行校补,希望能够一定程度上得到较为完整准确的释。  相似文献   

14.
自《甲骨文合集补编》出版以来,学者们一方面充分重视、利用它,一方面也逐步发现了其中的疏漏不足之处,沈培、沈建华、蔡哲茂、谢济、王蕴智等先生都曾作文讨论、纠正、补充其不足。我们在具体阅读中,发现仍然存在一些未为诸先生所发现的问题。鉴于此,对其第一册“释文”中多出或疏漏字、辞等现象进行考察,以期得到更为准确完整的释文。  相似文献   

15.
《搜神记》为六朝志怪小说之代表作,学界对其关涉甚多,然观学界之研究成果,对书中自然灾害之书写关涉不足。通过梳理《搜神记》中的自然灾害书写,可知《搜神记》中自然灾害数量众多,除对自然灾害书写以外,作者还记述了应对自然灾害之措施,对灾害史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搜神记》中的自然灾害书写,亦具有篇幅短小凝练、风格奇崛、情节曲折之文学特点。最后,《搜神记》自然灾害书写亦具思想义涵,其中既有天人感应之思,又有根治现实与强烈的忧患意识。探其缘由,实于干宝其人生平,思想与时代思想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安子介关于汉字结构的理论和析字法提出后在学术界引起的争议,阐述几点看法:汉字研究方法与汉字难学、汉字落后与否无关;安氏“汉字是道地的会意文字”的理论和他的“新析字法”属字素分析法研究范畴,与“突破《说文解字》的中国传统模式”无关;字源分析法与字素分析法两者的作用不可互相替代,也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六朝时期的湖州为观察视域,从藏书史的角度,通过对六朝时期相关史料的爬梳、整理,于雪泥鸿爪间,辨析、发掘作为湖州文化之脉的藏书文化的初起、形成历程。认为,湖州藏书之初盛,当在六朝之时,其中标志性的史事,便是沈约的藏书活动。就私家藏书传统肇造、发育的意义言之,沈约的藏书实践“开浙江收聚之先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中国当代小说五十年》的治史特点:两岸四地的板块性结构,不同题材、不同流派作品的阐释方式,以及以论带史的整体策略。对它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在沈从文的视野里,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大书"、"小书"组成了沈从文"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王基是魏晋时期《诗经》学的著名学者,《毛诗驳》是其代表作之一。但由于此书散佚,故学界对此书的研究付之阙如。如果钩稽文献,详细考证其与郑玄、王肃《诗》学之关系,则可以看出:"依郑驳王"是《毛诗驳》的基本学术倾向;以史证诗,诗史互证是王基的基本学术方法。然而,间以谶纬之说释诗,对史籍失之详考,也造成了申驳失当之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