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5月11日是杰出的爱国诗人王礼锡的百年诞辰。本回顾了王礼锡为国家振兴、民族解放孜孜奋斗的一生,突出表现了其感人肺腑的爱国深情,以供今天的人们对这位英年早逝的革命追思缅怀。  相似文献   

2.
流利明快别具一格──谈王礼锡新诗的语言艺术潘颂德作家、诗人、政论家、社会科学家王礼锡,是三十年代活跃在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位杰出战士。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格律谨严的旧体诗,而在他投身抗日洪流后的短短几个月里,他写下了...  相似文献   

3.
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于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在陕西汉中(当时的南郑)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八个月的戎马生活。在这里,诗人写了许多有价值的爱国诗作,足迹踏遍了汉中的山山水水,他视察军情,传递文书,有时亲自参加前线的战事,雄伟壮阔的南郑前线生活时时索绕在诗人脑际,成了他后半生创作的一个突出主题。可见汉中所经历的岁月对诗人后半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陆游在汉中生活的八个月中,曾到过今宁强、略阳、凤县、宝鸡、南郑、洋县、城固、西乡等县,那么他是否到过一水相连的安康(当时的金州)呢?史料未作任何记载,…  相似文献   

4.
艾青的诗各类语文教材多有选录。艾青是我国现当代诗坛上的杰出诗人,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艾青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历程。当时的新闻媒体,在拟发艾青去世的消息时,十分注重在标题中营构诗境,以诗化的语言为诗人送行,拟出了不少令读者共鸣的佳题。例如:1.与时代同悲欢与人民共苦乐(肩题)诗人艾青告别如火人生(正题)(《人民日报》)2.大堰河畔一保姆留得华章耀千古(肩题)诗人艾青病逝(正题)(《新华日报》)3.大堰河畔涛声远犹闻先生涌诗泉(肩题)诗人艾青病逝(正题)(《…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卓越贡献的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个阶段。作为诗人,他留下了两株诗苑的琼花:《红烛》(1923)和《死水》(1928)。他的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对黑暗社会的诅咒,如《荒村》;有对劳动人民苦难道通的同情,如《飞毛腿》;有对青春和爱情的汇歌,如《青春》、《红豆》;有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赞颂,如《雪》、《秋色》等。但始终振动干闻一多诗中的主旋律,则是高尚诚挚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朱自清极赞闻一多“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红烛》集中的爱国诗…  相似文献   

6.
田间是“时代鼓手”、“党性诗人”他的诗中蕴涵着诗人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诗心和诗魂,诗人的创作生命一直在主旋律中跳动延伸,诗人的创作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少年是在“丧乱”中度过的,由于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不幸,以及他个人在政治上遭统治集团的排斥,他的诗歌创作一开始便表现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以国家为己任的抱负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这样的思想感情贯穿在他一生的创作之中,形成一个慷慨悲歌的特点。读了陆游的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丧乱的时代,也可以看到一个满怀信心的时刻不忘抗战救国的诗人。陆游的诗数量极多,其中爱国诗占很大的比重。因为诗人无时无地不在关心国事,在任何题目下面都可能流露爱国的思想感情。这里举出一部分作品,谈谈他的爱国诗篇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屈原     
《学苑教育》2013,(1):F0002-F0002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州),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著名的诺贝尔奖中未设数学奖,所以旨在发掘数学新星的菲尔兹奖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数学最高奖.这个奖项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数学家J.C.菲尔兹(Fields)的姓氏命名的.J.C.菲尔兹强烈地主张数学发展应是国际性的,他对数学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对促进北美洲数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在去世前立下了遗嘱,把自己留下的遗产加到1924年在多伦多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剩余经费中,由多伦多大学数学系转交给第九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将这项奖金(192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结余经费和菲尔兹的遗产)命名为菲尔兹奖.  相似文献   

10.
石伟 《华章》2011,(27)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郁,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中认为陆游“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他还认为:“过去的诗文中,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  相似文献   

11.
杜甫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人送外号“诗圣”,那可是诗中圣贤(xián)哟。不过,这个圣贤的一生并不幸福,他饱经战乱之苦,生活颠沛(diānpèi)流离。他又是一个非常非常爱国的大诗人,在国家发生内乱即安史之乱的时候,他追随(suí)当时的皇帝唐肃(sù)宗南征(zhēng)北战,很是卖力,可到头来还是被这个狗皇帝给抛弃了。∨-∨杜甫出生在巩(gǒng)县(今河南巩义)。唐肃宗乾(qián)元二年即公元759年,他拖(tuō)家带口从秦州(今甘肃天水)流浪到四川成都。在成都,他依靠做小官的表弟王十五的大力帮助,在城西的浣…  相似文献   

12.
国际数学家大会(ICM)是由国际数学联盟(IMU)主办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每4年举行一次,第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是1897年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除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外从未中断过,至今有一百多年历史,已经举办了25届,这是国际数学界的盛大聚会.  相似文献   

13.
被梁启超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的陆游,是南宋有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南宋以后,许多著名诗人都深爱陆游,把他和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杜甫相提并论,说实在的,他留给我们的九千三百多首诗,“言恢复者十之五六”,不仅在当时打击了敌人和投降派,而且也鼓舞了一代代爱国的人民。 陆游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作家,在他的诗作中,像“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后犹能作鬼雄”,“雪上急追奔马迹,官军夜半入辽阳”这样大量的“金戈铁马”式的爱国诗篇外,还有许多别具…  相似文献   

14.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诗人.他忠于祖国、关心人民、眷恋故土的爱国情感,坚持进步思想、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嫉恶如仇、修身洁行的高尚品格.对后世的影响极其巨大而深远。他心系国家安危,哀叹民生多艰,多次遭佞臣的谗毁而被流放.他痛感国家的败亡,而自己又无力挽救,悲愤地投入汩罗江殉国。  相似文献   

15.
何一军 《物理教师》2007,28(4):50-51
1907年12月17日,苏格兰的内瑟霍尔,一位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在这里逝世.他被英政府于1866年封为爵士,并于1892年晋升为勋爵;他在1877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90-1895年间任伦敦皇家学会会长;1904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他的逝世得到了几乎整个英国和全世界科学家的哀悼,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牛顿墓的旁边.他就是被看作英帝国物理学家的开尔文(LordKdvin).  相似文献   

16.
第1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1)于多008年7月6日至13日在墨西哥的蒙特雷市举行.这是ICME历史上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作为新莱昂(Nuevo Leon)州的首府,蒙特雷是墨西哥的第三大城市,拥有4百万人口,属于墨西哥的文化、教育中心和工业重地,举办过多次大规模的国际会议,也是国际A1汽车大奖赛的举办地之一.本次大会的会场设在新莱昂州自治大学(简称UANL)的校园内.  相似文献   

17.
牛顿(1642—1727)生于英格兰.在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求学.22岁刚结束大学课程时,伦敦流行鼠疫,大学停办,牛顿回到乡下.在此期间,牛顿发明了流数术(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完成了白光的分析.25岁回到剑桥,被选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26岁继任他的教师马鲁“洛卡斯教授”的职位,在此岗位工作了27年.后因病放弃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老舍和王礼锡、陆晶清夫妇建立在爱国主义和诗人品质基础上的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19.
北宋大诗人黄庭坚(1045——1105)一生经历了两次贬满,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死在贬所的诗人之一。黄庭坚所遭的两次贬满都是他在人生的晚年,在两次贬液中,诗人的年龄越来越大,所贬处所越来越远,所处的环境越来越恶劣,但诗人的意志并没有消沉,他以自己大量的创作经验,指示人们作诗的规矩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黄庭坚从少年时代起,他就开始了诗歌写作。六宗治平四年(1067),黄庭坚赴礼部试,登进士第,调汝州叶县尉.神宗熙宁五年(107幻,黄庭坚参加了学宫考试,试中,被任命为国子监教授,留京八年。元丰三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这个民族尊敬诗.也尊敬经典。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以诗歌和行动,特别是以生命诠释了他的爱国情怀;杜甫以诗词表达了对社会的忧患、对国家的担忧;还有陆游、文天祥、辛弃疾等一大批诗人本身就是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的诗人。他们以自己的人格和诗歌的魅力唤醒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学习个体的角度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中职生更注重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往往忽略对美的体验、感受与陶冶。再综观时下,语文课的文学味被一些丰富的“活动”取代了,课堂气氛热闹,真正打动心灵的东西却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