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慧 《考试周刊》2011,(11):206-20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最先接触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实效性如何,不仅关系到其它三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而且从整体上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对国内学术界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方面的研究作了简单的回顾,以期更好地推动今后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开导。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005年国家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新课改以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当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程。面向21世纪,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如何正确定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是《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教学面临的任务。当前《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育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加强和改革《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建设,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使命,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和突出的实践性。在对西安音乐学院及其他三所艺术类院系2469名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开展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是“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如何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搞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增删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内容有的是与中学重复的内容,有的是“两课”各门课程之间相互重叠的内容。如“人生价值”这一内容,高二的“思想政治课”课中已对人生价值的内涵、特点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而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又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虽然提出和分析的角度和深度有所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这门课是经整合后的一门"新"课,但是在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后此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仍存有很多问题,笔者旨在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承担着宣传"中国梦"的重要职责。本文分析了"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意义,探讨了从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治信仰教育等方面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阐释"中国梦",提出并实践了运用专题讨论、小组课堂展示等方法将"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于桂贤  李卓 《教书育人》2001,(10):29-30
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1982年国家教委《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课的通知》下发后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全国高等学校相继开设这门课,它对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浓厚兴趣,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切实贴近生活,使这门课受学生的欢迎,是实现“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目的的关键。实践表明,当代大学生个性较…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一门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走进了大学校园,在2006级新生中全面开设。这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一个重大举措。几个月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犹如理论教育的一股清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的高校校园,滋润着莘莘学子的心田。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考核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之一。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大胆尝试,在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发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规律。一、“思想道德修养”考核方式探索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是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两门旧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新课程。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筑了这门新课程设置的哲学基础。深入地探索和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哲学基础,是学习和掌握这门新课程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问卷调查浅析任兴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中央电大统开的政治课。上好思想道德修养课,对电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电大培养目标,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分重要,国家教委和中央电大对这门课程非常...  相似文献   

13.
陈锐 《考试周刊》2011,(49):170-17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必修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这是很多学校一直面临的问题,《基础》课同样面临这一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问题,以使该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4.
计晗 《文教资料》2010,(23):216-2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考评方法直接影响本门课的教学实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特殊性决定其考核方式应以评价为主体。建立复合型的评价主体,在动态过程中进行评价,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正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如何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德育课教学的内容真正的入耳、入脑、入心,笔者在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文章就如何实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创新教育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要上好这门课课,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道德与法律、理论与实际、知与行等关系,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将所学道理践行到实际生活中,直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8.
尹丹 《华章》2012,(27)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修养的课程,是品德课中的主干课.如何搞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粗浅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挑战,切实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时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依据,以期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国家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是对原有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有机融合,很好体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统一。新形势下,如何增强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真正发挥它的育人功能,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