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勰《养气》篇提出“养气”说的思路重在“养”与其在《原道》篇中提出:“自然之道”是吻合的。“养气”以作自然逍遥的态度、自然而为的方式而养自然之气。刘勰的“养气”说在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道和魏晋曹丕的“养气”说和“气”说的基础上确立了“养气”的实质和特征,具有重要的创作论、作论、批评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申雪 《老年教育》2009,(11):54-54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相似文献   

3.
游西夏王陵     
自然山水、人文景观是一本大书。要善读此书,蕴天地山川于胸中,以养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反自然的。高度城市化的结果,就是越来越远地疏离自然。乡村是自然的,而城市是反自然的。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反自然正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并发展的必然代价。从乡村到城市,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第一代优秀的人类,他们是农业文明的创造者;第二代优秀的人类,则是擅长建造城市的动物。但是,人类的天性是追求自然的。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分子。所以,居住在城市的人往往有被困在牢笼的感觉。犹如鸟丧失了蓝天和森林被养在金丝笼里。城市里树木很少,更没有森林。城市有的,是混凝土建筑丛林,无数的人就栖居在那些笼子一样…  相似文献   

5.
刘勰《养气》篇提出“养气”说的思路重在“养”与其在《原道》篇中提出 :“自然之道”是吻合的。“养气”以作者自然逍遥的态度、自然而为的方式而养自然之气。刘勰的“养气”说在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道和魏晋曹丕的“养气”说和“文气”说的基础上确立了“养气”的实质和特征 ,具有重要的创作论、作者论、批评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议论为诗在初盛唐不同题材的诗歌中广泛存在。唐诗中的议论往往与其他表现形式相结合,并直接以议论为抒情的手段,其表现手法灵活而自然,在议论诗的发展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刘雪芹 《山东教育》2004,(11):17-19
西方思想分三种不同模式看待人和宇宙:超自然的,集焦点于上帝,把人看作是神创造的一部分;自然的,集焦点于自然,把人看作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人文主义的,集焦点于人,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自己、上帝、自然了解的出发点。人文主义的信念是:每个人在他自己的身上都是有价值的,都有其潜在能力,这些能  相似文献   

8.
白沙历明初程朱理学向心学转向之文化转型期,禀儒释道三家于心性修炼上的进一步交融互摄之时代思潮,在岭南地区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兼宗儒道,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道家心性修养理论,提出了“自然为宗”、“率乎自然”的修养宗旨,阐明了“求之吾心”、“养之以静”的修养方法,体悟出“物我两忘”、“自得无累”的修养境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沙心学。  相似文献   

9.
话语歧义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之琳在《十三陵水库杂诗》中 ,有这样一句 :“我是养满湖活鱼 ,这倒是一个自然飞跃。”老舍在《读诗》一文中 ,指出前一小句有多种理解 :1 我要养鱼满湖。2 湖中原来有鱼 ,我去饲养。3 湖中原来有鱼 ,但是不多。所以养满了湖。4 我养活鱼 ,不养死鱼。对后一小句的批评 ,他说 :“这是某件事自自然然的飞跃呢 ,还是大自然的飞跃 ?”同一个语言形式 ,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在现代汉语中是常见的 ,而它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 ,这里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讨论 ,歧义在话语表达中的积极修辞作用 ,即运用“歧义”故意造成幽默的表达效果 ,以适应某种…  相似文献   

10.
题记:“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亦可养也。”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中,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指导孩子甄选书籍,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们在优秀的文字中浸润成长,在字里行间碰撞思辨,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整个班级自然也就能够形成勤读善思、沉静儒雅的班风和学风。  相似文献   

11.
万物     
<正>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或在身边,或在旅途中,或在书中……自然界的万物和我们相遇、相伴、共生。《与自然共生》杂志编辑部向你约稿,请以“与___的相处之道”为题,谈谈你与自然相处的美妙时刻、体悟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各班都有自然角,在自然角经常会养一些鱼虾之类的水生动物,主要以鱼为主。在饲养过程中,鱼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而死掉。鱼死掉后怎样处理呢?1引导幼儿找一找原因是没有及时换水还是换水不当?是喂得过饱还是忘了喂食?是蟹夹死了鱼还是小朋友捞鱼时捏死了鱼?...  相似文献   

13.
蒸馏水:一般指将含盐量降低至较低程度的水。(以上见第四册《向沙漠进军》)咸度:指物质中盐的含量。矿物质: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大部分是固体,如铁矿石、煤等;有的是液体,如石油等;还有的是气体如天然气。咸水湖:即没有泄水道的湖泊。一般蒸  相似文献   

14.
心与物,情与景,这是历代文艺评论家所探讨不已的理论课题。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主体的心理情感与客体的自然物象之间,仿佛总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西晋陆机第一次将心物对应关系引入文艺创造的审美范畴。他在《文赋》中说:“仁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子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这就是说,万物随时令的变化,在不同的季节里会呈现出不同的外部特征,从而也会引发观赏者相‘应的喜怒哀乐之情。到了六朝,刘娜继承和发展了陆机这一美学思想,他在《文心雕龙·物象》中…  相似文献   

15.
本分析自然情境中的中国人与外国人汉语交谈的录音语料,考察此种情况下操母语(native speaker)的语言使用,初步探讨与外国人交谈语(foreiper tdlk)的存在状态,以及其可能对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认为自然情境中的与外国人交谈语以可懂为最终日的,有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但作为语言学习材料本身亦存在不足。课堂教师语和自然情境中与外国人交谈语对语言学习有不同作用,应相互补足,共同促进学习第二语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杨敏 《家庭教育》2007,(11S):43-43
坚果是植物的精华部分,一般都营养丰富,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含量较高,对儿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美国《时代》杂志曾评选它为现代人的十大营养食品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对个体的影响是无法抗拒的,而个体存在于自然中,因对自然的态度的相异,而由此带来命运的迥然不同。究竟自然在个体的存在中起何作用,个体又是如何反应其影响使命运不同?从中又显示了什么样的命运意识?本篇以此为切入点,来探讨哈代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命运观:自然决定一切,性格即命运。  相似文献   

18.
人是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的存在,同时具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属性。在人身上,这三种属性是彼此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一)“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中同时渗透着社会和精神的因素,具有社会和精神的表现形式;(二)“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但社会的存在又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和条件,同时也离不开意识的参与和作用;(三)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精神属性,但人的意识必须以人的自然存为基础,同时人的意识又是社会的产物和反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摆脱尘世的烦恼,缓解自身与社会的冲突,劳伦斯与郁达夫同时在创作中产生了返真主义的冲动,多姿的大自然成了他们笔下烘托人物的客体,然而两者在审美意识上却表现出不同的取向;劳伦斯试图在自然客体中张扬主体的存在,而郁达夫却在自然客体中消融其主体的存在。尽管两者之间有着艺术上的具体差别,但是创作的宗旨是相同的,作为时代叛逆者,他们从各自对自然美的理解立场出发,以达到作家心目中的“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太极拳运动作为祛病、强体和防身的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初学太极拳时,要掌握太极拳运动规律,按照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要求去练习,持之以恒,多下功夫,以见成效。太极拳运动中不同流派的风格和技术特点个异,但是其基本要求大致相同。练好太极拳的共性要求可归纳如下: l.意念的要求轻松自然。练太极拳时,松静自然要贯穿于意念、呼吸、形体之中。松静,要求身体放松,心神安静、周身舒服、思想集中、用意念引导拳式动作和尽力的运用。自然,要求神态自然,配合呼吸自然和运动协调、自然。 2.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