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生亲子关系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50名中学生进行“应对方式类型”及与“亲子关系”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积极解决、积极求助、积极宣泄的应对方式与来自父亲(母亲)的精神支持有正相关,与来自父亲(母亲)的人生观、思维的影响有正相关,与来自父亲(母亲)的感谢、爱情有正相关,其中消极宣泄是负相关;积极解决、积极求助、接纳、包容诉说、转移、日记法的应对方式与脱离父亲(母亲)的精神独立有正相关;忍耐、消极宣泄的应对方式与来自父亲(母亲)的精神压抑有正相关;幻想的应对方式与作为人生楷模的父亲(母亲)是负相关。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重视家庭的作用,让家长高度的重视自己言传身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动辄埋怨生活不公平 ,是初涉教坛极容易陷入的生存误区。这种误区 ,可以使人消沉 ,像缺水的花 ,蔫头搭脑 ;这种误区 ,可以使人委顿 ,像被风抽干水分的土豆 ,一身软遢遢的褶皱 ;这种误区 ,可以使人乖戾 ,牢骚满腹 ,怨气冲天 ,仿佛全世界的人都亏待了他 ;这种误区 ,可以使人绝望 ,自暴自弃 ,虽满眼是如花的少年 ,虽每日沐浴于教书育人的诗情画意中 ,但也觉度日如年。其形态 ,虽悄悄“起于青萍之末” ,但其锋刃 ,却毫不留情地直奔“腠理”。表面看 ,埋怨 ,是在宣泄对客观事物的不满 ,实质上 ,却是在鞭笞无辜的自己 ,是在对自身一时无能为力的刺…  相似文献   

3.
翻开小学生的作文、日记,经常是千篇一律,空洞无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生活基本上是在“学校——家庭”的二点一线中活动,缺少生活导致了小学生的作文难的现状。“情动于中而发于言”,作文是心灵的宣泄,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没有心灵触动,让其无病呻吟,作文的质量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50名中学生进行“应对方式类型”及与“亲子关系”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积极解决、积极求助、积极宣泄的应对方式与来自父亲(母亲)的精神支持有正相关,与来自父亲(母亲)的人生观、思维的影响有正相关,与来自父亲(母亲)的感谢、爱情有正相关,其中消极宣泄是负相关;积极解决、积极求助、接纳、包容诉说、转移、日记法的应对方式与脱离父亲(母亲)的精神独立有正相关;忍耐、消极宣泄的应对方式与来自父亲(母亲)的精神压抑有正相关;幻想的应对方式与作为人生楷模的父亲(母亲)是负相关。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重视家庭的作用,让家长高度的重视自己言传身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时尚妈妈们带着宝宝出入商场、健身会所、练歌房……生活得五彩缤纷。实际上,许多流行的运动、生活方式并不适合儿童,时尚的妈妈们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爱宝宝的举动,可能是在对宝宝的健康“犯罪”。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觉得自己“笨”。由于这种孩子在刚入学时理解、接受能力差一点,家长就以为孩子“笨”,没有出息,并经常以“你真笨”来责怪他。又因为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渐渐地孩子自己也觉得自己“笨”了。孩子一旦形成了“我笨”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就必然缺乏进取心,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在决定人的发展与成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的行为、感情,甚至才能经常受着自我意识的支配。你把自己想像成哪种类型的人,就会不自觉的按照那种类型人的特…  相似文献   

7.
心理虐待,也可称之为精神虐待,也有的把它叫做心灵施暴或情感虐待,是指那种在教育过程中无意或有意、经常性或习惯性地发生的任何导致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言行。与“滥施暴力”相比,它虽然不会使孩子受到皮肉之苦,但这种伤害是一把割肉的“软刀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的人格将会被扭曲而畸形发展,精神受到严重的摧残。一位儿童心理学权威曾痛心疾首地说:“这种伤害不会显现在形体方面,  相似文献   

8.
曲天立 《师道》2005,(8):46-47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教师们将会获得更多“发言”的权力与“发言”的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把教师从知识“受压迫”的状态下“解放”出来,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专家权威的“话语霸权”,建立起教师与教师之间、专家与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这种交流对话的基础和平台就是学术期刊,交流对话的方式就是论的写作与公开。  相似文献   

9.
沈虎根 《家庭教育》2004,(9B):26-27
先介绍一下我的外孙:沈青君,小名青青,五星幼儿园的学生。说他聪明吧,聪明得有点淘气;说他笨吧,又笨得很可爱。这种特点,早在他进幼儿园之前就有了。举个例子:妈妈特别喜欢他的时候会唤他“青青是妈妈的好宝宝”,他在特别喜欢妈妈的时候也会学着说“妈妈是青青的好宝宝”——他不知道“宝  相似文献   

10.
元代是一个民族融合的特殊时期,民族压迫与民族反抗充斥着整个社会,元代文人处于社会的底层,为了表达他们的愤懑与不满,文人画家们借绘画来宣泄感情。表达主观意趣.他们在“时代苦闷”中转向自我反思、自我关照,并加强了对自由的要求、对自然的皈依、对隐逸生活的怀念。秉着这种精神,元代文人画家们在绘画领域反俗尚雅,打破传统束缚,发挥个性自由,开创了中国文人画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在扬州大学开文学讲座,系里的书记向同学们介绍我说:“这是王作家。”我的脸刹那间红了。我从来没有认同“作家”这一角色,如果说我笔下还能写出些打动人的文字。那也只是寻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作家只能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副产品。每当有人这样称呼我,我就会想起一个人,我的小学老师——张金宝。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上,近代以来主要有马克思提出的“人类解放”理论和缘起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整合重构,而这种重构在两种理论中是否存在统一的学理基础,这相关性的理论课题是过去人们较少关注的,本文在考察两种理论的来源与特点前提下,认为实际上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涵盖了“现代化”论题,这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分析时得到了涵指,在现实上,现代化不管是以资本主义的方式进行还是其他方式进行,都是不发达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不过,在现实上,“人类解放”虽然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但“现代化”不等于“人类解放”,它不过是“人类解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罢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引入“市场经济”,就是从上述两种理论的这种相关性出发,对现实落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的新结晶。  相似文献   

13.
我儿不笨     
儿子星儿两岁多一点时,有段日子颇具逆反心理,让他去做某件事,他明明能做得来,就是不肯做,我和妻子便斥之为“笨”。起初,儿子尚无反应,时间久了。他居然以笨为荣,再逢他不想做或确实做不来的事时,干脆径直自己吆喝“星儿苯”,而拒绝尝试。  相似文献   

14.
谈到儿童的早期教育方式,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做法比中国人更矛盾了。家长们普遍对自己的孩子呵护备至,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舒适安逸的环境,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冻着。以至当武汉育才小学五(四)班推出命名为“感悟亲情”的活动时,会让人立刻联想到“虐待”之类的字眼,认为这是对孩子的折磨,是“伪教育”。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众对文化生产的要求是带有越来越多的娱乐性和游戏性的文化消费,各种各样的“吧”应运而生,都市生活的多元化以及彼此的包容性就在“吧文化”的流行中被充分显现着。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的休闲方式已由过去那种随大流、赶热闹的从众心态转为追求个性特色,讲究文化内涵,注重生活质量。小而适宜人宣泄情绪和放纵心灵的吧成为都市人的精神依赖。同时,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象征着小资情调的各色“吧”里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吧文化”为作一种时尚消费文化,唤醒了人们的潜在消费欲望。应对目前蔚然成风的“吧文化”进行冷静的理性分析。以便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民众的文化生活,效力于健康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静 《文学教育(上)》2010,(14):126-126
捷径一:学会观察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就会活泼的,昼夜不息。”人永远生活在感情的世界里,要想宣泄这些情感就要找到适当的对象,而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或情境都可以引发人们的某种情感波动,于是观察生活就实现了这种迁移,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3,(A3):182-183
听障学生不良情绪宣泄方式长期以来都是工作在特殊教育前线的工作者们探讨的问题。本文从认知干预策略的角度,以校园文化熏陶为例,探讨了校园文化对听障学生不良情绪宣泄方式的影响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宗尧 《家教指南》2003,(6):11-11
编发了《新“八旗”一族》一文,感触颇多,让我再次想起“吃苦”这个人生永恒的主题。想起这个问题的缘由是如此严峻的现实:生活日益充满希望,孩子却日益令人失望。如今,在大多数家庭中,对孩子的呵护可以说是关怀备至,无以复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种过分的爱护之下,孩子们的生存能力严重弱化,根本经不起生活的任何风吹雨打。可见,优越的生活条件在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有关专家明确指出:如此严重的后果,与家长的错误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马卡连柯有句名言:“父母对于自己…  相似文献   

19.
阳春三月,阿笨看着明媚的春光蠢蠢欲动道:“吹总,咱们明天去春游吧。”吹总边埋头看牛皮边回答道:“好,要记得带剪刀哦。”阿笨不解道:“干吗,剪草啊?现在讲究生态平衡,随便剪草花可能挨罚款的。”吹总这才抬头白他一眼道:“剪睫毛啦!你想想,万一踏青路上碰到个把睫毛特长以至于影响到生活起居的朋友,那我们不帮他剪,谁帮他剪啊!”阿笨若有所思道:“有道理,三月学雷锋月,也应该顺便做做好事了。”[编按]  相似文献   

20.
黄昏意象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符号,在时空意义上内蕴丰富深刻,是诗人们借景生情、依象兴意的媒介物,诗人们“以情观物”、“寓情于景”,在心境与物境的交融中,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透过黄昏意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们丰富、凝重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