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马忠君 《传媒》2010,(6):49-51
<芝加哥论坛报>大楼坐落于芝加哥著名的密歇根大道、芝加哥河河边.这座大厦不仅仅是一个地标性建筑,更承载着一段具有160多年历史并且还在延续的关于新闻、关于媒介变迁的传奇. 创新是<芝加哥论坛报>最重要的传统,对媒介融合的实践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电台和报纸对同一内容的传播是媒介融合的雏形,早在上世纪20年代,<芝加哥论坛报>就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1847年,<芝加哥论坛报>创立,<芝加哥论坛报>下属电台WGN电台于1924年开播,1992年<芝加哥论坛报>网站上线,1993年<芝加哥论坛报>旗下芝加哥首个24小时新闻台CLTV开播,媒介融合程度进一步深入,多媒介平台内容共享.到今天,论坛报公司是一家拥有报纸、广播电视和因特网产业的重要传播集团,现有12家日报、26家电视台和18个新闻信息网站.  相似文献   

2.
2007年元月,我在芝加哥采访期间,走访了当地最大的印刷媒体《芝加哥论坛报》和《芝加哥太阳时报》。前者拥有一栋古色古香的办公大楼,高高耸立在闹市区;后者去年刚刚搬进市区一栋现代化大楼,办公设施和条件都非常好。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芝加哥学派是美国及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会学派,因为传播学根植于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为传播学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方法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对芝加哥学派中关键人物的传播研究,解读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自凯瑞提出回到芝加哥学派之后,芝加哥学派被凯瑞及其追随者们认为是美国主流传播研究范式的对立面。事实上,经典意义上的芝加哥学派在二战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公众意见研究,这些研究,帮助确立了日后被诟病的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5.
论芝加哥学派(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黄纯元 《图书馆》1997,(6):1-3,14
文章在系统评述芝加哥学派的形成以及主要代表人物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芝加哥学派的共同的理论前提和科学规范,并联系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实际,探讨芝加哥学派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播学视阈下芝加哥学派简介在传统观念中,芝加哥学派一般被归属于社会学领域,它是指1893年至1952年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一批卓越的教师与学生,其成员主要包括库利、帕克、杜威、米德等。在传播学领域,芝加哥学派尽管并不为建立传播学学科体系的施拉姆所推崇,但其宏大的理论研究成果及质  相似文献   

7.
帕克时期正是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作为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人物,帕克是最先将报业当成社会与文化机构进行研究的学者.在芝加哥学派中,他被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他为芝加哥学派作出的努力极大地影响了传播学在美国的研究.帕克的传播学思想和研究为日后传播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导向,也为传播社会学理论的建立作出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9-15日在美国芝加哥印刷展览会(Print 05)举办期间,全印展和drupa 2008同时登场,频频亮相,一时间“红”透芝加哥。  相似文献   

9.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14(4):88-90
ProQuest学术信息公司宣布,根据与出版商RealTimes公司的一项扩展协议,它将数字化《芝加哥卫报》的历史内容。《芝加哥卫报》是一份很有影响力的非裔美国人报纸。当数字化的《芝加哥卫报》数据库完成后,ProQuest历史报纸数据库和将要推出的黑人研究中心,将会提供从1909年到1975年所有内容的在线检索,该数据库将在今年后半年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0.
传播学视阈下芝加哥学派简介 在传统观念中.芝加哥学派一般被归属于社会学领域.它是指1893年至1952年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一批卓越的教师与学生,其成员主要包括库利、帕克、杜威、米德等。在传播学领域,芝加哥学派尽管并不为建立传播学学科体系的施拉姆所推崇,但其宏大的理论研究成果及质化研究的方法传统对于传播学的学科构建及后来的理论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芝加哥学派(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论芝加哥学派(下)黄纯元(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上海200062)4分析和评价4.1理论前提在众多的芝加哥学派研究的论著中,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芝加哥学派的图书馆学是强调把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机构”〔31〕来研究的。从巴特勒的“图书馆的社会问题”到谢...  相似文献   

12.
王鹏 《新闻世界》2012,(6):247-249
互联网和移动媒体出现,受众能动性不断增强。这给传播学界和业界带来了变革。这种变革赋予了盛行于百年之前芝加哥学派理论以新的生机,使其对当下的网络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该学派的传播观、受众观、信息观和效果观。本文通过分析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和目前网络出版事业的现状,以期探究芝加哥学派理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芝加哥市政厅从街上望去是一幢普通的新古典主义大楼,但若从空中俯视,楼顶的绿色花园让它与众不同。自从修筑屋顶花园后,市政厅的空调费用降低,周边空气质量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芝加哥人希望在屋顶修建花园。  相似文献   

14.
《芝加哥手册》在国内学术界规范讨论中被多次提及,但该手册究竟有什么深层次的吸引力使得国内众多学者呼吁制定中国的《芝加哥手册》。本文翻译该手册2010年最新出版第16版的英文目录,发现了该手册内在特点优势及整体性构架,根据《芝加哥手册》的特点,提出改编我国《GB》标准的方向性思考,为我国的标准规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各国的城市中,拥有“风城”头衔的除了新西兰的惠灵顿外,恐怕就属美国的芝加哥了。与惠灵顿不同,芝加哥的风不以风速或破坏力著称,它的特点在于刮风的时间持久——飓风再牛刮一次也就几个小时,可芝加哥的风却是天天刮、时时刮,几乎没个消停的时候。难怪有人说,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相似文献   

16.
芝加哥学派——中国图书馆学实证研究之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璇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3):46-49
美国图书馆学的芝加哥学派为图书馆学引入正规的社会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可以说芝加哥学派的实证研究是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的开端[1]。回顾芝加哥学派实证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成果,并追溯我国图书馆学界实证研究的历程,指出我国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原因遗憾地错过芝加哥学派科学的改造,存在着诸多先天不足。最后,呼唤以科学的研究规范为基础,深入开展我国图书馆学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朱晖 《报林求索》2009,(4):38-38
<正>1933年,他出生在美国芝加哥的黑人贫民窟。二战期间,芝加哥经济萧条,黑帮林立,街上每天都有斗殴和抢劫事件发生。他厌恶这一切,经常会对着天空中往返穿梭的飞机发呆。他想知道,这些飞机飞  相似文献   

18.
汤喜燕 《新闻知识》2013,(1):39-40,68
本文梳理了芝加哥学派与公众意见研究,指出:第一,芝加哥学派在公众意见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在卫普斯的组织下将公众意见研究纳入传播研究,并藉此让传播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外来资金,使传播研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学术研究领域。第二,斯道弗的《美国士兵》是公众意见研究的一座里程碑,对战后美国主流传播范式的确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因而,认识芝加哥学派,中国学者需要更全面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被“报纸覆盖”的国家(下余熙在芝加哥日报社座落在芝加哥市区摩天大楼之中的芝加哥日报社,是一家非常气派的报社。报纸的日发行量为75万份,周日120万份。每天版有80至100多页,周日的报纸则厚达400至500页。该报采编及广告、印刷和发行人员共达350...  相似文献   

20.
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来源及其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加哥学派作为美国传播研究的源泉,是美国传播研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试从芝加哥学派的基本传播思想出发,梳理了其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思想渊源、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当时工业移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芝加哥学派与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它对传播学的贡献,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