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基于本体的组织知识地图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潘有能  丁楠 《情报科学》2008,26(12):1856-1860
知识地图是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基于本体的组织知识地图不但能为用户提供知识导航和检索,还可以促进组织内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实现知识创新.其模型包括三个层次:展示层、本体层、资源层,Prot6g6及相关可视化插件是构建知识地图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
V型知识地图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目前知识地图在企业知识管理应用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V型知识地图的设计方法、应用模型和技术架构,试图通过V型知识地图开放式的框架体系,启发式的知识构建,促进组织中知识的应用与创新,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新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制造企业知识内容、特点、来源以及影响知识转移因素的分析,提出我国制造企业与跨国公司合资重组的知识战略发展模型.认为在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筹建和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其知识转移的内容和特点是不同的,并结合该模型讨论了在每个阶段的知识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根据传统知识地图建模方法在电网知识中应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电网知识地图构建方法,使用本体语言对电网知识进行规范化描述,最终建立电网知识地图。通过电网知识地图使得电网知识结构清晰明了易于管理,解决了由于电网知识结构复杂导致的知识存储多样性给电力企业知识共享以及知识管理等方面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隐性知识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隐性知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0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隐性知识、部门隐性知识和企业隐性知识对企业智力资本和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影响,智力资本在隐性知识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应重视并合理利用其不同层次的隐性知识,积累智力资本,进而提升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有的定义,知识员工包含了太多不同类型的人员。依据知识员工的本质特点——知识更新和知识创新——2个维度将知识员工划分为4类,对多样化的知识员工进行了有效区分。并依据ERG理论,构建了知识员工差异激励模型,以科技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探索不同知识员工的激励因素和中介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薪酬等浅层激励因素通过工作嵌入影响知识员工的留职意向等浅层次的工作行为,而职业成长等深层激励因素通过工作激情影响知识员工的创新行为等深层次的工作行为,并且上述关系在不同类别的知识员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支持了知识员工的分类框架和差异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地图的多领域本体语义互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数字信息资源组织的多领域本体语义互联为切入点.通过对国内外本体映射的研究现状及本体映射聚类的分析,构建了基于知识地图的多领域本体语义互联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8.
作为知识管理活动过程的重要一环,员工个人知识组织化已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论文建立了单一知识和多种知识背景下的员工个人知识组织化模型,并通过数据验证,探讨了员工间知识传播效率、组织化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目标员工比例等变量对员工个人知识组织化的影响.根据模型启发,分别提出了成长期企业和稳定期企业促进员工个人知识组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白杨  邓贵仕 《情报科学》2012,(9):1348-1352
为了提高虚拟实践社区知识转移的质量,促进社区内的知识共享和创新,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级的虚拟实践社区知识转移模型构建方法。从虚拟实践社区区别于实践社区和虚拟社区的特殊性出发,运用混合本体方法构建了虚拟实践社区的知识集成框架;构建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消息的形式化模型,进而从内容感知的角度,结合相似度计算给出知识转移参与者的选择算法。基于本体构建的社区知识存储模型有利于用户间从语义层次上进行交互,提高社区内知识转移的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提出现代制造环境下的知识工作效率概念,从现代制造企业知识工作的工具、对象和认知心理学本质三方面对其进行定义,并阐述其本质属性、主体性、群体协同性和不确定性.提出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者认知模型.提出包含主体层次和知识工作类型两个维度的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效率的外延模型,并从知识工作类型维度阐述概念的外延.  相似文献   

11.
张瑞  周万坤  陈倩竹 《科研管理》2020,41(10):210-217
知识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为了提高知识的价值,企业需要促进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以增加其竞争优势。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依此分析影响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探究组织信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数量、知识贡献系数、共享奖励系数和共享惩罚系数与知识共享行为正相关而共享风险系数和成本系数与知识共享行为反相关,情感信任促进知识获取而认知信任促进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12.
企业隐性知识外部化过程中企业与员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条件需要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外部化,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与员工的相互博弈。据此提出一个动态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与员工在隐性知识显性化进程中的博弈过程,探讨了企业与员工最佳博弈策略的选择.最后提出了基于博弈结果的政策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芮正云  马喜芳 《科研管理》2022,43(9):176-184
本研究探讨并验证了反思性知识重构与即兴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196家科技型企业为样本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反思性知识重构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并且,反思性知识重构可通过培育组织即兴能力间接地促进创新绩效。当环境动荡性较高时,组织即兴能力的中介效应更强。此外,还发现技术环境扰动会增强反思性知识重构对即兴能力“创造性”维度的影响,而市场环境扰动会增强反思性知识重构对即兴能力“即时性”维度的影响。本文打开了反思性知识重构影响创新绩效的“黑箱”,并且明确了反思性知识重构提高创新绩效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刘冰 《科技与管理》2007,9(2):132-135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论知识型企业岗位与薪酬结构的设计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型企业是由知识型员工构成的知识联合体,知识型员工有着与一般员工明显不同的特点,如何对知识型企业的岗位和薪酬结构进行人性化与柔性化的构建,以便有效地激励员工,将是知识型企业成功的关键。对传统岗位与薪酬结构设计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知识型企业人性化与柔性化岗位与薪酬结构的构建以及管理模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新兴管理方法,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是对组织成员和人力资源的知识管理。传统的知识管理方法基于封闭的企业管理历史数据,不能深入地挖掘企业管理知识。本文拟从网络数据的行为建模和多源数据融合的角度,探索新的企业知识管理方法。以企业知识管理为研究目标,以石化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以自然语言分析和处理为模式表示方法,以统计机器学习为知识分析工具,重点研究如何通过网络行为建模和多源数据融合,从而更全方位地对企业员工的性格、日常行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机制,实现在开放网络时代的企业知识管理和绩效管理。在石化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实验性尝试表明,所提知识管理方法,能够更深入地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进行分析和理解,能够更有效地将员工行为和企业人力资源中的若干关键指标建立相关性模型,从而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决策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为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与员工的相互博弈。据此建立一个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分析知识共享过程中企业与员工的行为,论述基于企业与员工博弈的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从企业和员工两个方面提出各自的知识共享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伟  张庆普  单伟 《情报杂志》2012,(1):134-141
企业内知识共享风险是影响企业知识管理活动成败的直接因素,做好企业知识共享风险预测工作,能够有效地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帮助企业及时做好事前控制。首先,在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定义了知识共享风险的概念,并对企业内知识共享风险从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两个方面进行识别,并从知识、人员、组织以及技术4个方面分析知识共享风险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内知识共享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两者结合起来,建立了GABP的企业内知识共享风险预测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得知该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评估企业内知识共享风险大小。  相似文献   

19.
孙长索  郭名 《科研管理》2021,42(6):184-193
非正式地位是员工竞相争取的宝贵资源,它能有效地改善个体的自我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本研究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将创新期望与差错氛围引入非正式地位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分析框架中,构建差错氛围调节创新期望在非正式地位和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模型,对问卷调查法收集到461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非正式地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期望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差错氛围正向调节创新期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还进一步正向调节知识型员工非正式地位通过创新期望影响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