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9月,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疆电视台创作的《热血铸警魂——人民的好警察赵新民》以全票获得了一等奖。评委、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评价说:“《热血铸警魂——人民的好警察赵新民》是新闻专题的典范,可以做教材使用,是一部优秀的电视作品。” 作为这部作品的参与者之一,我就作品的创作过程来谈谈我们是怎么样争创中国新闻奖的。  相似文献   

2.
“做好一个人民的记者”———石西民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杜翔石西民同志是我党“宣传文化方面杰出组织者、著名报刊活动家”。作为石老的同乡晚辈,我从小就听说有关石老的事迹,但认真研究他的作品,却是在他逝世10年后的今天。展读他的新闻作品和晚年回忆录,我为那...  相似文献   

3.
予民毫无顾忌地将他的第二本散文集命名为《书生气》,并在付梓之前送来清样,嘱我为序。对此,我感到十分荣幸。我们都爱读书,对于书生的优长劣短,有共同的感受。他既然给了我这么一个发言的机会,我也就不避“佛头着粪”之嫌,写出如下一些文字,与予民及喜欢予民作品的读者交流。予民曾长期主持《中学生阅读》杂志的“杂文精品档案”专栏;为便于阅读理解,时常邀我评点其中的一些作品,以期在学生中起一点儿提示和推介作用。去年夏天,他携来谷长春先生的《“书生气”辨》一文,要求仍然是不走诸如“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作品评…  相似文献   

4.
阎锡山于1917年独掌山西的军政、民政大权以后,提出并开始推行他的用民政治。他基于自己对中国历史上政治变化的认识,从与安民政治相比较的角度给用民政治作出了解释:“适时之政治作用与人生之发展企图相反者,为消极的安民政治;与之相顺者,为用民政治。”他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通过“洗心术”与“六政三事”用民政治措施,大力加强其在当地的政治实力,维护其“山西王”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代报刊的开拓者——王韬,一八七四年一月五日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编。该报每天都载有一篇政论文章,大多出自王韬的手笔。在十年时间里,他以“弢园老民”、“天南遁叟”、“遁窟废民”等笔名,发表了数百篇评  相似文献   

6.
补白     
《报人生活杂忆——石西民新闻文集》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张友渔在序首写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石西民同志记述他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斗争实践,和他晚年对开展近代新闻史的研究、对建设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思考和探索”。收入该书的29篇文章,主要是石西民晚年撰写、散见于各种报刊的作品。内容大致分三类:1.个人从事新  相似文献   

7.
王丽璇 《出版广角》2017,(21):10-14
民文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优质民文出版项目,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出版人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文章梳理了民文出版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并以部分民族出版社的典型民文出版项目为例,就民文出版工作展开历史文化和地理区域方面的研究,同时对民文出版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民文出版发展.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生活的晚清时期,是中国在列强以军事力量为后盾,从政治、经济、主权等方面瓜分中国的时期。自1840年后,清廷进行了三次图强变革,都未获成功。梁启超经过“戊戌维新”深刻地认识到“新民”在救国中的重要性,他在流亡日本接触了西方新文化后形成了新的“人学观”,其中爱国精神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主要从“人学”角度探讨其爱国精神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启蒙价值。  相似文献   

9.
卢宥玮 《兰台世界》2024,(1):132-135
清代士绅作为官与民之间的中介力量,在承担大量社会职责的同时满足了官与民的实际需求。由于清代社会结构等级分明,官与民之间难以实现有效沟通与联系,士绅通过参与地方各项事务紧密联系、积极接触了官与民,不仅维持了官与民之间关系的稳定,还将存在“隔阂”的两个阶层紧紧“联接”在了一起。士绅之所以能够在官与民之间发挥“联接”作用,一方面与士绅的数量、分布、特权、收入有关,另一方面清代县级以下存在行政真空且地方官员“量少力微”,为士绅提供了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以民为本——21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路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天,大家常常讲“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但是我认为:只有当我们真正地把“以人为本”落实到“以民为本”的时候,才是我们图书馆事业真正全面发展的时候。“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具有明显的差别:在某种程度上,“以人为本”更具有与“以技术为本”相对的意味,或者说,“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作为整体的“人”。因此“以人为本”所说的“人”相对而言比较模糊,比较宽泛,并不具体。“以民为本”强调的是重民(民为邦本)、爱民(爱民如子)、富民(下富才能上富,民富则国强)、从民(顺从民意)、同民(与民同甘共苦)、信民(取信于民)等等,更多地体现…  相似文献   

11.
柴秀波 《兰台世界》2006,(23):57-58
孟子作为战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十分重视教育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由于他对教育的重视,决定了他对教育者也提出许多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对于今天的教育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孟子从教育者的知识素养、职业道德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育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对教育者知识素养的要求。孟子认为,优秀的教育者应该学养丰厚,知识渊博。他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  相似文献   

12.
刘黄娟 《大观周刊》2012,(47):99-10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蛋糕逐步做大。怎样切蛋糕和分蛋糕关系到我国公民的幸福指数及共同富裕理想之实现,是解决社会不公的根源所在。目前,财政收入大幅增加,GDP分配不公,存在明显“国富民穷”现状。“国进民退”现象的存在和人民一直期待的“藏富于民”没有得以实现的现实呼吁着“还富于民”,但“还富于民”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在对还富于民的途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富民的新的路径选择,即着力于构建“还富于民”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3.
民文出版是保护文化生态的需要,是培育共同文化的需要,是维护法律尊严的需要。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程度如何。目前,我国的民文出版单位大多是“事业体制,企业管理,定额补贴,盈亏资助”。在这种体制下,一般来说,国家财政只负责一部分定额拨款,出什么民文书,出多少几乎与汉文图书没有区别。出民文书成了出版单位“自主经营”的事,由于民文书的特殊出版规律,多出可能多赔,少出少亏,影响了民文出版的积极性,出现了市场上民文图书品种少,群众选不到书、买不到书。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是廓清公益性民文图书和经营性民文图书的边界;二是划分公…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最近访问美国,一路走来可谓“花絮”不断,诚如中新社记者吴庆才在一篇报道中所说:其“官话民说”、“有话直说”的风格,”凸显了他极富故事性和人情味的独特话语方式”.而这种不再僵硬、灵活变通的柔性外交,对改进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善中国的国际传播;显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我收藏了三种人民日报,现在人民日报的全套号外我也有。所有报纸中,我最爱集藏的是党报。”在纪念人民日报创刊45周年的读者座谈会上,李铁光的一席话令大家耳目一新。李铁光今年46岁,是北京北人集团公司(原北京人民机器总厂)的工人。他集报30多年,已拥有中外报纸1万多种,10万多份,在我国集报界享有“集报大王”的美誉。他收藏的报纸珍品、早期的报纸,在  相似文献   

16.
郑红霞 《浙江档案》2006,(12):38-40
加强“涉民”档案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是新时期档案工作转型、创新、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的努力方向和重要任务。加强涉民”档案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涉民”档案的形成、收集、利用三个方面必须同步进行。一、盘活馆藏,熟悉“涉民”档案家底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实现涉民”档案为百姓服务,档案馆除了要有亲和的形象,在空间和心理距离上离百姓更近之外,关键的还是要有与百姓工作、学习、生活、休闲等息息相关的原始档案。在档案馆浩瀚的馆藏中,蕴含着丰富的“涉民”档案。仅就建国后…  相似文献   

17.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议会思想是个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其最初萌芽始于1888年的《上清帝第一书》,书中他提出了“增设训议之官”的建议,表露出朦胧的参政要求。到1895年5月,康有为的议会思想明朗化。在作为变法开端的“公车上书”中,他完整而详细地阐述了以“结合民志”为宗旨的“议郎制”设想,实质上正式提出了开议会的主张。1896年《上清帝第四书》中又主张“设义院以通下情”,并把设议会要求由中央推广到地方,并在概念上接受了“议会”,尽管如  相似文献   

18.
刘彦 《出版参考》2010,(9):32-33
不幸的童年 王江民刚开始记事的时候,他的腿就“已经完了”。王江民腿部的残疾是3岁时小儿麻痹症留下的后遗症。“我只知道自己下不了楼,一下楼,就从楼顶滚到了楼梯口。”下不了楼,王江民每天只能守在窗口,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寂寞时,拿一张小纸条,一撕两半,将身子探出窗外,一捻,往楼下“放转转”。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老农民》是编剧高满堂“工农商”三部曲《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的收官之作。“工农商”前两部作品都收获了一定的影响力,而电视剧《老农民》也在众多文艺作品中脱颖而出,做到口碑和收视率的双丰收。本文主要从《老农民》的叙事特色出发,探讨其成功原因。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处南疆,在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经学兴於汉,诗肇於唐,古文盛於清”。清代的学者都知道有桐城派,而桐城者则“视吾桂为重镇”。桐城宗派流入广西,吕璜则是先导者。吕璜,字礼北,号月沧,晚年改号为南郭老民,广西永福县人。其父茂纶,县诸生,因“冤狱论戍江右(今江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生君於戍所。”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父获赦,璜随之回家乡,这时他已十五岁了。璜幼年从父读书,益刻苦自励。嘉庆十六年(1811年)获进士,任过浙江庆元、山阴、奉化等县知县,后迁海防同知。在官仅七年,所断千馀狱,无能翻异者,受到民众的喜爱,於是“民祠祀之奉化”。他多从善政,为政以勤求稳,他说:“欲求政简心常苦,到得刑清凌亦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