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桅水     
桅水是我顶好的朋友,我们一起长大.因此,她的一切全在我心里.因此,她的一切全在我心里.  相似文献   

2.
我8岁那年就失去了我最好的朋友.她的确是我第一个最要好最要好的朋友.露西几乎从来都不抱怨嘀咕,当我们玩牛仔游戏,而她只得扮演配角时,她也是乐呵呵的.她也从来不哭,我们玩躲球游戏时,有的大孩子扔球扔得那么重,使她站都站不稳时,也没有见她哭过,她真是世界上最棒的女孩子了.  相似文献   

3.
人人都有朋友。我也有不少朋友,其中一个最好的朋友,她每天陪伴着我,为我所奏乐唱歌;给我讲国内外的大事;谈当前两个文明建设的大好形势……。要是一天听不到她的声音,我就好象丢失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学会说话     
一位当大夫的朋友最近被单位劝退回家,正值不惑的年纪,当然感到很委屈.她跑到我家来诉苦,想得到点公正.而听罢她的故事,猜我说什么?"换我当你的头儿,第一个劝退的也是你."  相似文献   

5.
朋友失恋了.与之相恋两年男友突然去追一个爸爸极富的女孩--对某些人,金钱的感召力总是胜过真情.我一早去看她时,她将自己娇小的身体藏在宽大的晨褛下,屈腿抱膝,脂粉不施,缩在沙发的怀抱里.我因为刚爬了六级楼梯,脸上红扑扑的,与画惯了妆的朋友一对比,但见她无精打采,萎萎蔫蔫,似一朵缺了养份的花,可怜兮兮.  相似文献   

6.
萨冈走了     
洁尘 《出版经济》2006,(10):44-45
九月末的一天,有朋友突然对我说,萨冈去世了. 吃了一惊.问,哪个萨冈?朋友说,还能是哪个萨冈?弗朗索瓦兹·萨冈. 就去世了?多少岁啊?前不久还从网上扒了一张她的靓照,拍照时间是她因《你好!忧愁》出名的时候,18岁.出名趁早的所有满足和快乐都写在那张非常美丽又非常年轻的脸上. 2004年9月24日,萨冈死于肺栓塞(不是前些年误以为的胰腺癌),终年69岁.我真没想到她如此高龄,印象中她似乎不到50岁吧.可能是把第一次读她的时间等同于她的创作时间了.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个朋友,现在是一家国际广告公司的创意副总监.说到她的求职经历,直到今天依旧有如传奇一般.  相似文献   

8.
《出版经济》2006,(2):36
我二十七岁有了女儿,多少个艰辛和忙乱的日子里,总盼望着孩子长大,她就是长不大,但突然间她长大了,有了漂亮、有了健康、有了知识,今天又做了幸福的新娘!我的前半生,写下了百十余部作品,而让我最温暖的也最牵肠挂肚和最有压力的作品就是贾浅.她诞生于爱,成长于爱中,是我的淘气,是我的贴心小棉袄,也是我的朋友.我没有男孩,一直把她当男孩看,贾氏家族也一直把她当做希望之花.  相似文献   

9.
四十年前,我在山西做新闻.一位朋友吟诵一首诗给我听.她告诉我,这是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省军区的孩子,名叫郑渊洁. 小郑当时已是社会青年,经常出入军区歌舞团,和阎维文等一帮兵蛋子捣乱.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一位做记者的朋友来访,给我讲了一则笑话:她去工地采访一位外国老工程师,因为是第二次见面,老远那位外国朋友就用生硬的中文给她打招呼,她灵机一动也用“生硬”的英语回应他: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给我说过他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和这样一个人: 大学毕业,我从外省被分配到中央一家新闻单位工作.我第一次进办公室时,看见坐着一位中年女编辑,穿着打扮不洋不土,言谈举止一派淑女风度,加之模样长得美如天仙,看着她实在是赏心悦目,美啊!说实在的,连我这个小青年对她都有点动心.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长期遨游在另一个世界--微观世界里的缘故,从她的镜架里透出来的目光是清亮透澈的,迎着这目光我看出了一种纯真和慈善,这不由得消除了我初时的紧张和一丝不安.尽管在进门时看到门上镶着一块刻有"朱静院士"的铜牌,但在这时我忘了她的身份,而只把她当作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一个能与之倾心长谈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时间:周末地点:小区花园场景:周末无事,在楼下的小花园里看报纸,不远处几位阿姨的谈话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个戴眼镜的阿姨怀里抱着个婴儿,一脸的笑容,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他张姨啊,你这个大  相似文献   

14.
听壶     
我有一位精于茶道的朋友。某天,我将从宜兴为她买的紫砂壶,给她送去。她小心翼翼地拿捏起来,细细品玩,久久不放。我心里一片感动。朋友之间,凡有所赠,应投其所好。送他的,必将要成为他的心爱之物,才值得一送。这样做,才不至于唐突一件佳物,而是得其所哉。 良久,她说:我请你听壶吧。 壶也能听吗?要听什么呢?这些问号  相似文献   

15.
有朋友向我请教:"我三岁的女儿喜欢在杂货店里跑来跑去,向我要糖、要口香糖、要杯子蛋糕什么的。如果我拒绝她,她就会爆发坏脾气,让我难堪。我不想在人多的时候处罚她。可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6.
认识王小柔是十年前.那时,她刚出版她在天津《每日新报》的专栏结集《把日子过成段子》,是文坛崭露头角的"专栏女作家".而那时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也不过四年,刚编辑了我策划的第一套书——赵婕的专栏随笔集"纯棉时代".正因为"纯棉时代",赵婕"认定"我是一个好编辑,正好她的朋友王小柔想出第二本专栏结集《都是妖蛾子》,于是赵婕就推荐了我,帮我们结了这个缘.  相似文献   

17.
寻找金蔷薇     
数年之前,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故事发生在巴黎.那时有一位老清洁工名叫夏米,他的朋友死去了,留下一个名叫苏珊娜的小女孩,朋友要求夏米帮助他把小女孩抚养成人.为了让小姑娘过得更快乐,夏米时常讲故事给她听,曾经讲到了一个关于金蔷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我认识路华是在广告论坛上。她或为嘉宾、或为听众。从她的分享中,我听到了睿智;从她的静听中,我看到了学习精神。我在广告界15年的生涯中,从昆明风驰传媒到TOM户外集团到组建上海赢城传媒,认识了不少的朋友。但有一类人我是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19.
爱机病     
我有个朋友,咳,你又不信了,那就先说我吧。 我,嗯,还是说我的朋友吧,这世界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她除了最近剪出一个超雷的发型,还干出一件狠事。某天,她早晨起来不想上班,这本来不奇怪,奇怪的是她居然叫喳喳地录了时长一分钟的微信,大肆描述了她对上班(其实主要是对老板、老板亲随、顶头上司)的各种不满,并阴差阳错地按动了群发键……当她发觉这个惊天大错的时候,微信涉案人员已经纷至沓来地回馈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郑光信 《现代出版》2011,(4):F0003-F0003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成立于2001年,我是第一任社长,至今已伴随她走过10年的路程。10年来,因朋友结缘图书,又因图书而结缘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