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有20%的决定作用,其余的80%来自其他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情绪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应树立"情智兼备"的教师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然而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农村高中物理教师.针对农村物理教学的现状,本人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现实"的物理教学、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让农村高中学生找回"自我",找到"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学,最终学会学习物理.  相似文献   

3.
孙俊 《教师》2010,(20)
初中物理学习是综合性很强的学习,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变教师的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阵地,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的发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我行"的心理等几个方面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然而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本人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新课程改革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是一门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学生认为高中物理是一门很难的学科.提高教学效率,指导学生学好物理,分析和探讨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就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关爱学生.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的助力器,与自己喜欢的教师在一起学习.才能得到更深的教诲.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科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强烈的兴趣下所获得的物理知识会得到迅速而牢固的掌握.而师生之间的感情与学习兴趣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通常取决于对物理教师的喜好程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主体性教学,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以下四个方面能有效帮助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投入诚挚的感情,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随时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之心,以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对物理教师的爱戴崇敬会很快地转移到物理学科的兴趣上来,从而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并把兴趣落实到学习中去,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马利明 《物理教师》2013,34(1):23-25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开放、高效,但教师的自我开放才能换来学生真实的自我开放.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具体案例,围绕良性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自我开放,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物理教学要求教师自我开放,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教师自我开放,教师自我开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个方面,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何要进行自我开放,如何进行自我开放,作了阐述,以期教学更加开放和高效.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知识较为复杂,教学难度也大。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只有做到民主化,师生关系平等,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研究的是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民主化教学的实施。通过民主化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广泛交流,促进学生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袁媛 《教育导刊》2014,(6):17-19
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们感知、认识、把握世界,形成独特的世界观的中介.物理教学语言受物理学科特点、物理教学传统的影响强调科学性、客观性、事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科学观的兴起以及教育哲学的转向,物理教学语言由崇尚客观转向“聆听”、“关注”、“对话”、“体验”和“人文关照”.这一转向意味着教师必须拥有教育智慧,其意义在于物理学科的教学重新关照生活世界,重建基于教育爱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摆脱物理教学中出现"偏难怪错"题的痼疾,物理教学工作者曾提出了"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的导向作用、物理教材编写知识面拓展以及物理错误试题的归纳与整理等思路.然而仍需反思的是"应用"并非物理学的完整内涵,物理课程的知识面与知识结构应共同变化,并且规避物理错误试题仍然任重道远.对未来的展望包括整理我国物理教学历史的思想成果,促进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合,发扬我国物理教学研究的独立性与前瞻性,并以物理教师教育促进教学痼疾的矫治.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有20%的决定作用,其余的80%来自其他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情绪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应树立"情智兼备"的教师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实验教学还是解题训练,教师们在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心态下,让许多物理课堂缺失了"学生对物理过程的理解和解读".而"物理过程"正是物理学科的精华.本文试从实验教学、习题教学、物理学史教学中如何重视物理过程,培养师生的"过程意识"入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论的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师生互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个性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教学内容本身,还取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养成等任务的完成,需要和谐的、积极的师生互动关系来保证。 一、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我们把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专制型。在专制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力,学生唯老师马首是瞻。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教师→学生”两点一线单向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突破以往的"授业者",而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  相似文献   

15.
王伯财  罗贤平 《考试周刊》2008,(15):169-170
物理学是由一些基本实验、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等组成的体系严谨、精密定量的科学.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学好、教好物理,首先必须认真学好、教好物理概念.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中学物理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而其中"探究"一词给物理教师们带来很大的视觉冲击.如何将"探究"理念运用到物理概念教学中,似乎成为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杨建新 《考试周刊》2013,(7):141-142
<正>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是物理教师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物理教学应当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观点,充分挖掘物理实验教学的"美",展示实验教学的魅力。1."美"在行动,培养能力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就要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和热爱后进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了解并关注后进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发展,使后进生喜爱学习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时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要改变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要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使不同类型后进生获得程度不同的学习上的成功,逐渐成长为自立自强、有益于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8.
赵民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12):41-42
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于物理问题之中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对此有明确的规定.近年来中考试题、初中物理竞赛试题中出现了"数理"渗透的新趋势,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必须重视数学与物理的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许多进入初中的学生都感到物理难学,怕学物理,而且课堂上也不愿听;教师也感到难教,不管教师多么用心,学生成绩难以提高,甚至出现教师花的时间越多,学生越反感的反差现象.新课标的出台呼唤教学的改革,物理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动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要想使学生能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如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现快乐,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充满快乐气氛,在作业设计中也让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物理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同时又与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相b.物理教师在具体操作时,主要应做到物理问粤乒活化、物理探究生活化、渗透STS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有用,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