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世界是人的精神家园,为科学教育提供了意义基础和价值源泉,但它也是"无真理的现实",有待超越。科学教育对生活世界的抽象化内隐着遗忘生活世界的可能。把生活世界提到首位不仅是走出科学危机的哲学观念,也是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此,科学教育的改革应该走向学生的生活场景,探究生活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越出科学的边界,探究非科学的问题,还原科学家的人性。  相似文献   

2.
个体的生活世界有着内在的局限性 ,在生活世界中 ,人们仅凭经验、常识、传统、习俗、戒律而生存 ,因此人的生活世界需要批判和超越 ,使自身走出“无真理的现实”阴影。科学教育能够使人超越生活世界 ,特别是直接影响人的精神生活世界 ,但是科学教育在超越生活世界的同时隐含着疏远生活世界的可能。这在现实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有非常明显的症状。为此 ,需要思考科学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  一、人的生活世界需要提升和超越  人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 ,既包括内含着昨天的现实的生活 ,也包括潜隐着明天的可能生活 ,既包括日常生活 ,也包括职…  相似文献   

3.
我国科学教育历史考察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科技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映射到教育上来人们也就愈发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反观我国的科学教育现状,却又与当今的科技发展态势以及人们对科学教育重视的初衷是那么的不协调。究其原因何在呢?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本文拟从纵向上反思我国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界关于"教学(教育)回归生活"的困惑和争议仍在持续。在教学论层面深入探讨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科学世界的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教学论(和教育学)话语中,我们可以从三个世界,即教学世界、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视角来认识教学世界与其它世界的关系。教学世界是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中介,是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双向二重化,即化科学世界为生活世界和化生活世界为科学世界。教学就是在这种双向二重化的过程中,将其转化的结果沉淀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最终实现教学之目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提法失之片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教学面向生活世界,超越生活世界,走向科学世界。  相似文献   

5.
王丽婷 《小学生》2023,(4):145-147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要在教育过程当中渗透学生生活经验,并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生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陶行知先生同样强调教育本身就是来自生活,主张教育应当以生活经验为主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这也就体现了生活经验在教师教学中的地位。小学科学是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其探究对象更多的是现实生活,而科学学习最终也是服务于现实生活,因此,融合生活经验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能够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推动小学生提高科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对生活情景法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的应用优势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当前小学科学应用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原则,最后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应用生活情境法。  相似文献   

6.
走进生活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趋向.新课程实施十多年来,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广大科学教师都十分明确科学教育应当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都在积极探索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相关问题.那么,科学教育应当如何走进生活呢?一、由生活现象引出科学学习课题学习始于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观察到许许多多奇异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也使学生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从学生熟悉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教学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体验和情感,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生活即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8.
研究型课程:沟通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归生活世界,建构完整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体验,这是当代教育改革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研究型课程的建构正是这一价值取向在课程改革中的体现。研究型课程以其开放性、完整性和交互性有效地沟通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它既承继了生活世界的直观性与自然性,又保留了科学世界的技术性和逻辑性。现代教育的领域性断裂在研究型课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合。因此,研究型课程成为沟通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0.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小学科学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科学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科学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科学教育的真蹄。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学应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以学生为本,贴近生活。这充分说明了初中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科学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让学生懂得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体验生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内容多以学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为主,没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内容也比较简单。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育,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简化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根据"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思考"这一话题进行分析讨论,旨在促进生活化教育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难以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可言。教学来源于生活,还应回归生活。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直接经验、生活体验都是不同的,这是一笔宝贵的、无形的资源,教学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交集是课程资源最为丰富、最有活力、最具创新力的地方。本文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激发学习欲望、拓展思维空间、构建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把学习所得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小学科学教学亦是如此,这也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必然选择。在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小学科学教学应坚持生活化的方向,并切实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轻松地学习、掌握并运用科学文化知识,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引导他们充分地领略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刘红禄 《考试周刊》2009,(19):199-200
生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向生活回归,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课程论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8.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涵科学’生活世界是学生 学习科学课程的动力源泉。科学新课程揭示了科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科学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愷境中提出 科学问题,寻找科学现象,还要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一 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就如何在科学教学多个环节中实 现“生活现象”科学化和科学知识“生活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和看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 意识,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意义之源,科学世界是对生活世界的意义提升。在教学中两个世界的分化具有合理性,但实际教学中两个世界却存在着分离。建构两个世界统一的教学思路是"生活世界——科学世界——生活世界",两个世界应相互滋养,共同促进学生"成人"。  相似文献   

20.
夏杨 《广东教育》2007,(12):58-59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正是这理念让地理从"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笔者认为乡土之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教学素材,在地理教学实践中若能深入发掘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教育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