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去解读文本.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种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个体之间阅读能力的差异显现无遗。这一变化是可喜的,因为它迎来的是语文教学的新时代:但同时.对教授新教材的老师来说.它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陈淑员 《广西教育》2012,(17):20-2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对于相同的文本内容会有不同的解读,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活动。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却存在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教师的理性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的现象,这样学生就不能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丽娟 《考试》2009,(6):41-42
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的环境,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搭建理想的平台;开放课堂,让学生尽情地表达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及时化解误读,为个性化阅读指明方向。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充满活力,张扬性情。  相似文献   

4.
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目前。学生高考作文中材料老套或雷同,追根溯源,恐怕是课外阅读太少或者我们的学生缺乏个性化阅读造成的。因此。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怎样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相似文献   

5.
个性化阅读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阅读应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多元、正确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6.
简绿振 《考试周刊》2011,(20):50-51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与灵魂,语文阅读不仅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且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个性化体验和感知文本之间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是对学生、对教师和对文本最好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里提出的个性化阅读问题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个性化阅读是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实施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实施个性化阅读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择阅读内容.按照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体验和见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阅读。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赵有燕 《文教资料》2010,(26):62-63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充溢着生命激情的活动,也是最具有生命活力、人文情怀和文化远见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大胆质疑反思.拓展个性化思维:还要进行多元化的阅读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表达。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语文课堂也才能充满生命的灵动。  相似文献   

10.
《课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阅读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那么,怎么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呢?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为此,应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我生成感悟、思考和启迪,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2.
邝丽华 《学周刊C版》2014,(9):180-181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深入交流的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意识,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个性化分析,引导他们对自身阅读的思想见解进行表达。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提升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宁玲 《广西教育》2012,(33):40-40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倡导学生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其实,个性化阅读作为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起关键作用的“支点”。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由此可见,高中语文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自己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去理解和思考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充分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69):24-25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阅读过程中有了个性化的阅读思想和想法。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文本选择、阅读内容的理解等都有了一定的选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积极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构建个性化阅读环境。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阅读者与自我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的课堂形式应以情景导入激发阅读兴趣、感知体验显现阅读特征、对话探索拓展阅读途径和课堂生成实现阅读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王英娜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9):33-34,103
语文阅读本身具有个性化特点。在高职教学中,教师实现其个性化教学的途径是让学生注意重点语句的个性化细读,并在教授过程中设置具有个性化的问题,通过文本与生活的融合开拓学生的认识视角,同时给予符合学生差异性的评价。语文阅读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在于使学生能够从文本中思考、感悟并内化,从而将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并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能否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杜绝过分解读成为一个关键,其实一些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也存在过分解读的问题。因此,处理好个性化阅读与过分解读的关系成为教师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与文本"个性化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超越文本,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