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梁漱溟是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位风格独异而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的文化哲学以其阐扬和复兴中国儒家文化的努力而闻名遐迩,这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先驱者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奠基人。梁漱溟文化哲学思考的主题,是中国的历史出路与人生的价值意义的统一问题,他由此而深深陷入了“现代化”与“儒家人生”的困厄之中。梁漱溟的思想矛盾,最深刻地体现了现代化之时代大潮中古典中国儒家文化的反应及其困境。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的早期儒学思想是其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四”时期中西文化的冲突面前,梁漱溟高扬儒家文化的大旗,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改造和对西方生命哲学的阐发,创立了融会中西的“新孔学”,并从哲学的高度为中国儒学思想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由于历史的局限,梁漱溟的早期儒学思想在理论上有许多疏漏。  相似文献   

3.
对梁漱溟法律思想研究的现状是:数量不多,但涉及面较广,部分成果质量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了梁漱溟法的概念的理解、法文化思想、宪政思想、法律思想的分期、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对现代启示等多个方面。研究抓住了"文化"与"中西对比"两个显著特征。但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上,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逐步深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与陈序经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类代表人物.陈序经对梁漱溟在文化、乡村建设、宪政等问题上的主张均有过苛刻的批评,二人的文化社会思想既有自主性与普适性的根本对立,也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高度一致.思想的差别源于各自特殊的人生经历及"中心"、"边缘"的学术位置转换,二人的思想也相应呈现为"实践型"与"理念型"两种类型.两类思想各有得失,分析二者的视角,反思二者的对立,均能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在“教育救国”的主张下,倡导教育实践和乡村改革运动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乡村成人教育思想。成人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取向、社会性的目标追求、终身化的理念导向、生命化的哲理诉求彰显了梁漱溟成人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对目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梁漱溟理论心理学思想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理论心理学思想作为中国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推动了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向现代心理学的过渡,又是心理学"中国化"运动的先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他以“特立独行、一代直声”饮誉后世,在学术思想上,他自认思想的根本是儒家和佛家,从他为什么会信佛和他对印度佛学研究的贡献及对于儒佛异同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梁漱溟佛学思想不只是他终身服膺的一种思想学说,也是他一生践履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8.
新文化运动时期,受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陈独秀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民主宪政观,提出了“主权在民”“、国民参政”等一系列政治主张,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同时他的民主宪政观延续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富强为体、宪政为用”的理念,这阻碍了他对西方宪政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坚执的个性和知识人的忧患气质,注定他一生在直面惨淡现实的同时,始终保持着对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焦虑和思考。他的法治思想及实践可谓集感性理性于一体,融思想、使命感、人格于一炉;由其尚情无我的圣贤人格所决定,他的法治思想中浸润着人间大爱的精神内核,而其宪政实践中又充满着近乎宗教般的狂热。剖析梁漱溟人格特质在其法治思想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对我们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寻求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教育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相通之处,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一定的启示作用。质言之,梁漱溟教育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德性生命之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